院感知识培训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63973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知识培训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院感知识培训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院感知识培训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院感知识培训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院感知识培训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感知识培训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知识培训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感知识培训概念 定义: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院感研究对象: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同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 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医院,所以院感的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 分类 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1.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力功能受损,健康状

2、态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感染。 2.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引起的感染。 院感危险因素: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1.岁以下的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岁以上的老人脏器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低下抵御力下降,女性特殊生理状况如:月经期、哺乳期个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 2.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血液病、放疗化疗的应用 医院方危险因素: 1.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和脑室引流等 。 2.抗生素滥用:如无适应症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等,均易致耐药菌诛增加,菌群失

3、调。 3.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医院建筑步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良、消毒灭菌存在缺陷。 院感传播途径: 定义:指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病原体排至其在新的易感者体内繁殖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分为直接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备和用具通过接触这些物品所造成的传播)院感传播途径: 2、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空气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如患者咳漱、打喷嚏)。 3、消化道传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甲肝、感染性腹泻)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通过污染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血器械

4、等途径传播感染(输液、输血中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肝等) 院感控制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措施。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洗剂、机械去污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适用于:地面、墙壁、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处理。适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消毒1热力消毒灭菌: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导致其死亡.2干热法:燃烧污染的废气物、病理标本、带脓性的敷料、纸张。3湿热法:煮沸消毒、压力蒸汽灭

5、菌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 1)用途:常用于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的消毒。 2)方法:将物品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灭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等 .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250270nm。 紫外线作用机制:1用于微生物的DNA使其失去转换能力2破坏菌体蛋白质3降低菌体氧化酶活性4使空气中的臭氧电离产生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消毒方法: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2030分钟。物品消毒:

6、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照射时间2030分钟。 消毒注意事项: 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相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适宜 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拭1次,发现有污垢应随时擦拭。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戴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且定时翻动以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记录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开始,如需再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个月1次,低

7、于70Wcm2时应予以更换,或建立登记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定期作空气培养监测消毒效果。 化学消毒剂 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微生物代谢、生长、繁殖的消毒灭菌方法。如:患者皮肤黏膜、排泄物及其周围环境、含有金属器皿等的消毒。灭菌剂 甲醛 戊二醛高效消毒剂 过氧乙酸中效消毒剂 醇类、 碘类低效消毒剂 酚类 、胍类消毒剂使用原则: 坚持合理使用。 根据物品性能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熟悉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 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须用盐水冲洗,以免刺激人体细胞。 消毒剂中不能放纱布、棉球等

8、,以防止减低消毒效力。 消毒剂过期更换,易挥发得到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打开的无菌包有效期4小时 无菌盘有效使用时间4小时 打开的消毒液连续使用有效期3天 打开的棉签有效使用时间24小时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启用日期、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容媒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氧气湿化瓶等管道消毒方法: 首先应彻底清洗干净,擦干 用0.1%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长期使用的湿化瓶每日更换,呼吸机管道48h更换,临时使用的一人一用一消毒。手消毒 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的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医院感染。

9、洗手是防止院感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流、水温 湿润双手,关上水龙头并取清洁剂涂抹 按序揉搓双手 打开水龙头,流平冲净 擦手纸或毛巾擦干或烘干机下烘干。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手掌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

10、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职业暴露 定义: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是被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局部处理措施: 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 口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2%0.5%的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报告科主任,根据伤口情况采取主动、被动免疫措施。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分类

11、医疗废物分五类,分别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1、感染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感染性废物分类:感染性废物是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2)感染性废物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

12、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将锐器与其他物品分开,将锐器置于利器盒中,其他物品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并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部一回收,当日焚烧。2、病理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病理性废物分类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2)病理性

13、废物处理病理性废物应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手术后产生的废弃大肢体由病理科保存,定期由殡仪馆收取后焚烧。3、损伤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损伤性废物分类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瓶等。(2)损伤性废物处理:废弃的损伤性废物,应放入利器盒密闭包装,贴上标签,科室对其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利器盒密闭后不允许再打开。4、化学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化学性废物分类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2)

14、化学性废物处理: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及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先到预防与感染管理办公室登记后,预防与感染管理办公室再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置。5、药物性废物分类与处理(1)药物性废物分类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菌素、非处方类药品等。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及免疫抑制剂。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2)药物性废物处理: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应统一交到药品管理科、药品管理科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处理。6、其它废物处理:对使用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输液袋可视为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装后,与普通生活垃圾分开放置,贴上标签,由医院统一回收处理。二、废物的收集、包装及处理的几个重要环节1、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3/4时,科室医务人员应当使用有效封口方式,使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的封口紧实、严密。2、入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内的感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