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63831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四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14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喑( yn)哑 破绽(zhn) 断壁残垣(yun) 不屑(xu)置辩 B.惬(qi)意 分泌(m) 戛(g)然而止 屏(bng)气凝神 C.戳( ch)破 蓬蒿(ho) 脍(ku)炙人口 恃(sh)才放旷 D.蓑( su)衣 迸(bng)射 苦心孤诣(y) 万恶不赦(sh) 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2 分)A. 驽钝 稔熟 口头禅 白驹过隙 B. 徜徉 搏奕 里程碑 融会贯通C. 憧憬 广袤 闭门羹 大庭广众 D. 桑梓 恻隐 明信片 断章取义3、下列各项中标

2、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孔庙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直言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B.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同学们是想学习一些特长呢?还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 2014 年重点工作时提出“三最”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D.那条路两侧的枫叶落了一地,深红色的、浅红色的、红黄相间的、红黄莫辨的或一片片贴在路上,或一叠叠铺在路旁,令人不忍落脚。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写景物时,适当调遣笔墨,使动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那么,所写的景物也就

3、更生动而富有情趣了。 B、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做摘要,但只限于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2C、要想摆脱教育困境,只有实行改革。因地制宜,才是教育出具有个性学生的根本手段。D、统筹城乡区域反战,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各得其所。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B.范进中举中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语言和行动。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谁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D.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

4、思想上要重视,另一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史铁生,现代作家,其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B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代表作醉翁亭记 秋声赋 。C记,古时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可以记事,可以记物,可以记游,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比如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D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 。主要著作有我生活的世界 走出黑暗 三天所见等。7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可以(可以凭借)为

5、师矣。 (论语十则 )B佳木秀(树木秀美)而繁阴。 (醉翁亭记 )C猿鸣三(数词,虚数,几)声泪沾裳。 (三峡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同“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 (核舟记 )3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 21 分)8、默写(7 分)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 ,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请写出和离别有关的连续的两句诗: ,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 分)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6、,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0 分)与顾章书吴均仆 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 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 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 相杂绵绵 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 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注释】仆:自己的简称。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屈原楚辞九歌山4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

7、隐居。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幽岫:幽深的山穴。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韵:和声。葺,修建。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办,具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仆去月谢病 谢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徒 (2)请用标点符号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2 分) 蝉 吟 鹤 唳 水 响 猿 啼 英 英 相 杂 绵 绵 成 韵(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4) 本 书 信 从 表 达 方 式 上 看 , 先 , 再 写 景 , 在 写 景 中 又 穿 插 , 最

8、后 , 表 达了 作 者 的 思 想 情 感 。 ( 2 分 )( 5) 请 从 遣 词 造 句 或 者 修 辞 手 法 运 用 的 角 度 赏 析 下 列 句 子 。 ( 2 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三、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1-14 题(13 分)兰花的智慧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句,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 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

9、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5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茵拉上了关系,在 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茵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

10、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 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 ,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 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

11、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 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1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 分)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612.根据第 2 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4 分)13.“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 4 段至第 7 段文意,分点简要回答。

12、(3 分)14.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 (17 分)草记贾平凹1982 年 10 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

13、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

14、,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7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那走过的草坝子

15、上怎么没这种草?”“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它只能在沙地上长?”“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15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3 分)16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 ,请概括佛手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 (3 分)17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 (4 分)18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19面对佛手肿, “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 , “只有我记下此草” ,请谈谈这一8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