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63811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工马哲历年考试真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南理工大学 2008-2009 年第二学期(07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统考试题(A 卷)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答题纸上;3考试形式:闭卷;4.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2、马克思主义是(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

2、论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E、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E、量变4、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A、物质和意识相互起决定作用 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E、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实践产生了认

3、识的需要C、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D、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E、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 )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9、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体现在(

4、)A、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B、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C、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会创造剩余价值 D、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E、它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源泉10、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 )A、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B、“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C、 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D、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E、科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1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C、垄断组织内部之

5、间互相支持 D、垄断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E、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全包下来12、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包括( )A、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的实际控制者C、资本家和工人是平等合作关系 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E、蓝领减少,白领增加13、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因为( )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C、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E、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的道路14、下列对于“共产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

6、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E、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D、不仅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且还作了详尽的细节描绘E、脱离资本主义社会来谈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二、辨析题:(先判断,后说明;每题 6 分,共 30 分)1、和谐不包含矛盾,因而

7、建立和谐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2、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三、综合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

8、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华南理工大学 2008-2009 年第二学期(07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统考试题(B 卷)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答题纸上;3考试形式:闭卷;4.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 D、唯物史观E、人民群众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D

9、、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E、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新变化包括()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B、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C、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D、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E、制度具有共产主义性质5、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上层建筑E、社会结构6、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

10、)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E、社会分工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直接由( )A、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C、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的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E、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8、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 )A、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B、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源E、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9、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 )A、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B、社会总产品在价值

11、上实现补偿C、两大部类的生产在规模上保持一定比例D、两大部类的生产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E、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 )A、时而尖锐时而缓和,但总体趋势是缓和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 生产资料增长与消费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E、固定资本增长与流动资本增长之间的矛盾11、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12、导致经

12、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B、各国文化的变革C、跨国公司的发展 D、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E、国际关系的松散13、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D、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E、国家和阶级依然存在,只不过不存在剥削阶级14、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13、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5、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B、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C、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二、辨析题:(先判断,后说明;每题 6 分,共 30 分)1、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2、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真理和谬误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意义”。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14、,工人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三、综合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所进行的巨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推动了全党的思想大解放和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才铸就了一个闪光的年代。创新,已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请结合哲学有关原理来分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性?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华南理

15、工大学 2007-2008 年第二学期(06 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统考试题(A 卷)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答题纸上;3考试形式:闭卷;4. 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马克思主义是( )。A、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C、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D、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E、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

16、部分构成的理论体系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E、空想与科学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E、量变4、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描写的东西决非出自想象和虚构,而是无处不存在,无处不发生的东西。他说他自己不过是一个客观地观察他周围活动着的人物和发生着的事件的人。他说;“法国本身正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我不过是一个记述它的书记而已。我一面作恶行和善德的记录,描写性格,记述社会生活中的最主要事件,一面恐怕写着历史家忘却了的历史正在描写风俗史。”巴尔扎克的话表明( )。A、社会意识源于他的天才 B、社会意识的产生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C、社会意识纯属虚构 D、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E、社会意识是现实生活的反映5、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C、产品分配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