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文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63533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法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法文化.(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书法篆刻艺术鉴赏,书法艺术概述,一、书法的概念与人文内涵 1、定义:(1)“书”:中国汉字;“法”:书写汉字的方法;即写字方法 (2)哲学化的概括为:书写者人格精神、情感的完整体现。它是书家、个性、 才情、精神追求的物化载体。 2、特征:中西方思想,美学方面的比较“抽象的线性表现” “工具”决定书写性质(1)笔、墨、纸、砚:“柔”、“ 黑与白”简洁生动概括 (2)硬笔:“硬性”单一、符号简单、强调形式,如拉丁字母大 小写,黑体,罗马体。 符号形式:(1)中:真、草、隶、篆,形式丰富多样 (2)西:拉丁字母,符号形式单一 作品形式:(1)中:斗方、条幅、扇面、对联、条幅 (2)西:单一 3、

2、三要素(性质):(1)书法与东方意识,是书法的录魂 (2)抒性情 “抒性情”人格艺术的不同表现: a、王羲之:飘若浮云,蛟若惊龙、俊逸内敛 b、米芾:八面出锋 c、王铎:连绵奔放; d 、颜真卿:浑博开张 (3)传统文化思想的物化载体,二、书法与文房四宝 (一)毛笔:笔法、笔势“柔”的特征决定了书法线务的韵律感、变化感,最能代表中国 文化的精随。 1、笔管:(1)战国时产生毛笔的加工业,“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渊 源久远,内涵深厚。 (2)“竹管”审美特征;“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笔直、气节 高苍翠修拨, 能入画、诗;寓意吉祥;“空心“虚怀若谷”可作乐 器。如: 竹笛、空心可发声

3、。 2、缠束:(1)动物的毛束;加工成型须一百多道工序;柔、弹性、刚柔兼济、能 直能曲、能刚可柔、变化万端;古有雅称为“毛锥”。 (2)“一枝毛笔写尽了中国的文化”,由一枝毛笔说开去。 3、特点:“尖、齐、圆、健” (二)墨 1、6000年前,原始先民有矿物质墨、石墨残存的痕迹,这时文房四宝只缺宣纸。 2、传统墨锭加工类型;松烟墨、油烟墨、现代选烟墨使用方便、携带便捷。 (三)纸 1、西汉造纸术出现,东汉造纸专家、蔡伦(历史将造纸的成就归结集中于他一人) 2、“宣州”安徽、故得名,类别:(1)生、熟、半生半熟(2)特性 (四)砚:6000年前已有雏形,艺术性及实用价值综合于一身,三、书体的演变

4、历史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逐渐产生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1、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 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结体上 虽然大小不 一,错综变化,笔道 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但 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备书 法的三个要素, 即用笔、 结字、 章法。,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3、小篆 秦统一六国,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也叫“秦

5、篆”。在大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笔划较细 ,匀圆齐整,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文字统称大篆。),4、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称之为“隶变”。隶书结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蚕头燕尾 : 释义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疾。比喻隶书的横画起笔和横波收笔。长画起笔时,回锋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燕尾。,5、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

6、、正书或真书,字形较为正方,点画规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有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多以碑刻的形式传世,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奚真墓碑,唐代的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其中颜真卿、柳公权后世又有“颜筋柳骨”之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赵孟頫并誉为楷书四大家,简称“欧颜柳赵”。,唐初 褚遂良 倪宽赞,中唐 颜真卿 多宝塔碑,晚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唐初 欧阳询九成宫碑,元 赵孟頫 小楷,6、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

7、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由张芝所创,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唐 张旭 草书作品,唐 怀素 草书千字文,7、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晋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共二十八行,三

8、百二十四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势纵横,变化无穷,如有神助。充分体现出行书起伏多变、节奏感强、形态多姿、点画相应等特点。在章法(布白)、结构、用笔上都达到行书艺术的高峰。,四、历代书法特征 (一)、晋人尚韵-晋朝人崇尚韵律,王羲之 伯远帖 王羲之兰亭序,(二)、唐人尚法-唐朝人崇尚规则,(三)、宋人尚意-宋朝人崇尚意境,苏轼 寒食帖,(四)、元明尚态 元明朝人崇尚形态,元 赵孟頫,明 董其昌,篆刻艺术概述,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故称之为“篆刻”。 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千七百多

9、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艺术。至周代,以青铜为主的印章“周玺”大为兴起。周玺大、小各种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阴文)、朱文(阳文)两种。韵味苍厚、结构严谨,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朴实的性格。,阴刻(朱底白文),阳刻(白底朱文),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字体完美、秀丽、笔势挺拔,结构舒适奇特,耐人寻味,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灿烂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为“缪篆”。汉印的印形、钮式等十分精美,而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形成的艺术也一直被后代篆刻家们奉为典范。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

10、、字文宗晋”。 十六世纪以后,金石学盛行,有些书画家以花乳石代替坚涩难刻的硬质印石,大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大批的著名金石家。 近代,中国篆刻艺术得到了发扬,名家林立,风格更加多种多样。,二、印章的种类 1、周玺印:秦朝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统称为“玺”。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唐武则天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 当时,印章大约有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印钮有坛、台、龙、虎等各形状。布局无拘无束,气势雄健挺拔。 2、秦汉官印: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统一的文字“秦篆”(即小篆)。小篆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11、。 秦印又名为白文印,形成也与前有所不同,正方形官印,四周多用“田”形框,长方形官印(低级官吏)则采用“日”形边框。文字生动,线条均匀协调、顾盼有情。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繁盛时期,汉印多不采用边框,虽以小篆为主,但结体方中带圆,章法严谨稳重,明朗、朴实、整体大方。,3、唐宋以来的官私印:唐代官印一律用朱文,印钤盖于纸帛上,以篆体细朱文将笔画曲折、叠绕,使印面铺得平满整齐。宋代官印接近唐,但至金、元时期则用“九叠篆”,入印。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印面尺寸变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清代官印正规官是正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其印为长方形,叫“关防”。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 4、姓名印:也叫“私章”,

12、使用范围广泛,日常应用及书画作品上常见。(1)只刻姓的,(2)名后加印,(3)加“之印”,(4)印信。 5、闲文印:又名“闲章”,最初的闲章多为吉祥之物,自诗文名句入印后,书画家即把它钤在作品上公开传播。如:齐白石的“鲁班门下”,“三百石印富翁”,吴昌硕的“一月安东令”自嘲怀才不遇。 6、收藏鉴赏印:分为三类:(1)收藏类:收藏、考藏。(2)鉴赏类:珍赏、清赏、心阅。(3)校订类:考定、审定鉴定等。古代收藏鉴赏印,给后人提供了鉴别书画真伪与艺术价值高低的可靠依据。,7、肖形印:周秦时代已出现,汉代最多,秦汉的肖形印图案生动,种类繁多。 8、吉语印:是把吉利话刻成印章,常见的有“美意延年”、“长

13、寿”、“日贵”、 “出入大吉”等。,三、名印欣赏 何震与文彭并称“文何”。这方印章系寿山石印,印文布局匀整,字里行间一气相贯,运用冲刀刻印,刀迹显露,体现了何震猛利清健的作风。他的边款文字不同于文彭的双刀勒碑刻法,初创单刀为主的切刻法,有苍古生拙之趣。,“笑談间气吐霓虹”石章 (明)何震,文彭,是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文彭工书法,尤精篆刻。其印法为後世所宗,被视为流派印章的开山鼻祖。他所创的印派,也称“吴门派”。这方“七十二峰深处”印为象牙质,印文以沉静清丽为基调,气韵流动,犹有宋元遗风。鐫刻秀润挺健,表现出很深厚的功力。,“七十二峰深处”石章(明)文彭,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山东胶县人,

14、是画史上“扬州八怪”之一。晚年右手病发,用左手书画刻印,他的篆刻拙中有势。“家在齐魯之间”作於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雄浑厚重,朴拙大气,应是他的自用印。高凤翰传世印章的实物仅有数件,故此印尤为世人所重。,“家在齐魯之间”石章(清)高凤翰,赵之谦,他开创以北魏书体刻阳文款识以及以汉画像入款的新风,给後人以很大的启示。他的艺术思想及作品,对近代的书画篆刻具有一定的影响。“赐兰堂”一印是他应大收藏家潘伯寅之请所刻,气势酣畅,刀法峻健,不失为一件成功之作。,”赐兰堂“石章(清)赵之谦,谢谢观赏,WPS Office,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