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361088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活动单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考点复习 1小说阅读“作用题”活动单学习目标:掌握小说阅读“作用题”答题技巧,规范解题,增强得分意识。考点解读:2014 江苏考纲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具体有以下三点:从小说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突出小说中人物

2、、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强调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活动过程:活动一 答案展示给同学答案评分并简要指出存在的问题眼光与财富:小说的最后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6 分)生 1:点明主旨。最后一节说明那个少年是莫扎特,从而肯定了乐谱的价值,并通过莫卡尔和斯特拉蒙的对比,突出了主题。生 2:结构上:揭示谜底,废纸原是莫扎特的乐谱,使情节又一次波澜起伏,点明文章主旨,照应题目;内容上:与文题照应, “眼光与财富” ,斯特拉蒙独具慧眼,

3、抓住了财富,而莫卡尔则错失良机,两人形成鲜明对比,使主旨更明确。生 1:2 分,注意分值; 生 2:4 分,层次不清,表述不全 小组内部相互评阅2012 年江苏高考邮差先生: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6 分)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2011 年江苏高考“这是你的战争!”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 分)(1)深刻寓意: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林:用傲雪的腊

4、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2)表现人物: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活动二 思维建模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考点复习 2针对活动一中存在的问题,将各题完善并小结各题型答题模式(从哪些方面作答) 。眼光与财富 (情节、句段在全文的作用)完善答案从结构上说,收束全文,揭示谜底后全文戛然而止;(3 分) 从内容上说,穷困潦倒的 17 岁的莫扎特,当年出于无奈,用创作的乐谱去抵偿酒资,无意中为社会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

5、,没有眼光的人躺在金山旁却等“天上掉下来金子”,点明“眼光可以创造财富”的主题。 (3 分)答题模式2012 年江苏高考邮差先生 (叙述手法、情节的作用)完善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答题模式2011 年江苏高考“这是你的战争!” (自然景物叙写对人物的作用)完善答案(1)深刻寓意: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2)表现人物: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

6、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答题模式小结:(1) 环境作用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反映人物的品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2) 人物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情节的推进;对主题的体现。(3) 情节作用情节作用:1、为下文某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下伏笔 或提供依据)2、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或转折3、照应上文某处情节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综合问解题思路:内容结构作用内容: 1、刻画人物性格。 2、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结构: 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三照应上文、点明题意 ;江

7、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考点复习 3(4) 标题作用: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以物件(物象)为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5) 其它作用(如人称、语言、句式、句段在全文作用等)人称妙处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直接抒发、交流感情。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8、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结尾作用A.出人意料的结局。结构安排上,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震撼人心。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 。B.悲剧结局。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令人感动、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C.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活动三 巩固提升依照活动二中的答题模式,规范完成下面的练习永远的蝴蝶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光,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

9、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地点头,把信交给她。“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随着一阵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飞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她只是过马路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烫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和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

10、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空着白净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1.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4 分) (1)交代“雨”是悲剧的起因; (2)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3)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 ,有什么作用?(6 分) 结构上:照应上文,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过

11、马路的形象,伴着“我”的痛苦和思念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3 分)内容上:既可突出樱子形象,又体现了“我”对樱子的相思难忘和深深的爱恋,更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3 分) 3.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 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4 分) 1)前后都是细节描写,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是后一细节的衬托。 (2 分)(2)后一个细节通过写景来抒情,以突出人物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 ( 2 分)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考点复习 4课后小结:附:本课需用到的文本一、眼光与财富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往北,大约 30 公里处,有一个小镇施托克劳。小镇的东头,有

12、一间酒馆,这是一间老字号酒馆,老板叫莫卡尔,他从年轻时就在这里经营了,现在,他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头发也全白了,酒馆依然不改当年模样。 那是 1811 年,酒馆的门前突然停了一辆马车,从车里走下来一对衣着华美的老人。这是一件稀奇事,因为在当时这样的马车很少,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坐得起,平时来这间酒馆的都是些穷人和下层社会人士,他们是谁呢? 莫卡尔热情地把客人迎进店来,安排他们落座,给他们拿来了最好的葡萄酒和烤牛排。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过了一会儿,那男的把莫卡尔叫了过来,问他:“莫卡尔,你不认识我了吗?” 莫卡尔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半天,摇摇头说道:“记不起来了,请问您是” “我叫斯特拉蒙,36

13、 年前,我在这里买过一张乐谱。 ” “乐谱?”莫卡尔努力搜寻记忆,终于想起来了。 那时的斯特拉蒙还是个瘦瘦的年轻人,他是镇上一间剧院的乐手,经常来这里喝酒,那天,他对莫卡尔说:“老板,我想买你一件东西。 ” “先生, ”莫卡尔说, “你想要什么?只要店里有的,我都可以卖给你。 ” “是一张纸,准确地说,是一张画满了琴线和小豆芽的纸。 ”见莫卡尔一脸茫然不解的样子,斯特拉蒙又说, “你还记得吗?2 年前,有一个 17 岁的少年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夜,那少年满头雪花地进来了,他背着一个琴盒,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质地看上去很不好,寒冷使他紧缩着身子,他在微微地发抖。他要了一杯葡萄酒,坐下来慢慢地喝,一

14、边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又要了一碟烤牛排。他写得很专注,吃得津津有味,等他吃完了要走的时候才发现,他身上没有付葡萄酒和那碟牛排的钱! 少年很难为情地对莫卡尔说:“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今天晚上不走了,就在这里为您的客人拉琴吧!” 莫卡尔答应了。他开始拉琴,他的琴拉得很好,琴声悠扬,就像一条美丽的小溪在酒馆里流淌,客人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他走的时候把乐谱留在了酒馆。 莫卡尔的酒馆后来没有再演奏过他的曲子,可是那张乐谱还在,他把它找了出来,给了斯特拉蒙。 斯特拉蒙兴奋得叫了起来:“是它!就是它!真是太好了!你要多少钱?” 莫卡尔想了一下,说:“这是一首很美的曲子,它值 100 份葡萄

15、酒加烤牛排。 ” 他这么说是漫天要价,其实,他只是想随便要点钱,因为那东西他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斯特拉蒙没跟他还价就付了钱,高高兴兴地拿着乐谱走了。 莫卡尔也很高兴,仿佛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金子,这是他的酒馆赚钱最多的一天了。 36 年过去了,现在,斯特拉蒙也老了,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是气色很好,莫卡尔再也找不到一点儿当年那个瘦年轻人的影子。莫卡尔问他:“您现在在做什么呢?” 斯特拉蒙说:“我什么也不做,就带着我的太太到处游玩。我们去过伦敦,巴黎” “您这样不是要花费很多钱吗?” “没关系,我赚到的钱这辈子也花不完。 ” 莫卡尔问他:“您是做什么生意的呢,这么赚钱?” 斯特拉蒙说:“我只做了一笔生意:我花了 100 份葡萄酒加烤牛排的钱,后来赚到的钱足以买下 100 间像您这样的酒馆。 ” 他告诉莫卡尔,那个拉琴的少年叫莫扎特,死于 1791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