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359719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社会与 价值选择,正确认识社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四单元知识框架】,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社会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 人生观,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存在,含义: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 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含义: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内容: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形式。,社会意识,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和社会

2、意识的含义,以下哪些属于社会存在、哪些属于社会意识,1.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 2.嫦娥奔月的神话 3.机器大生产 4.“钓鱼岛是中国的” 5.衣食住行 6.HOLD 住、有木有、亲、肿么了,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有时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3、 、方法论,3. 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是什么?请概括。,【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社会存在不同步;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反对错误的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

4、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分析说明。,自我训练:,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有什么样的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 社会意识的变化,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决定,反作用,决定,反作用,包含,包含,(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实践观点也

5、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社会生活本质实践,物质和意识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讨论整个世界,讨论人类历史,知识比较,易混易错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2)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的反映,对社会存在不起作用。 (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有时会脱离社

6、会存在而单独起作用。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7、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如何分配,三要素,三方面内容,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

8、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与上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

9、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总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10、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决定,反作用,反作用,总结: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一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两大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原理 【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

11、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 (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考点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生产力和生产

12、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改革,特点:非对抗性,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解 决,1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改革:P92 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 3、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014广州二模)广东新型科研机构H积极探索

13、新的发展模式:完全按照企业经营模式运作,自负盈亏;所有员工按照业绩进行激励,以专利成果、技术入股的方式,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让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当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仅用5年,H的收入便从千万元增长到10亿元量级,并孵化出了一批高成长型企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请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对此进行论证。(8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

14、遍规律。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破除束缚创新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通过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体是劳动群众。,1. 人民群众的含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不管历史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个部分。,考点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15、)人民群众与劳动群众、 公民的关系,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全体公民,人民群众主体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 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P94,(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 会变革的主力军。,(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的主力军,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容、地

16、位、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 【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反对】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反对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本课知识归纳】,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12年浙江文综40.10分)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