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9524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0318(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空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对比法和类比法 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庄子在秋水中用“曲士”作比喻,是为了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 后天教育的限制2-7 秋水 (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 孔子 秋水中,庄子用“毫末之在于马体”来说明人的认识有限,这种论证方法是 类比法2-6 秋水中,与“中国之在海内”形成类比的是 稊米之在大仓 议论文中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是 秋水垓下之围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原因

2、是 天亡我; 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马赠亭长,自刎乌江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 四面楚歌 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 “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 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13-65 垓下之围项羽的言语中,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精神的是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所显示的人物特征是 缺乏反省意识 P67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显示的个性特点是 自矜功伐 13-67 垓下之围一文出自

3、史记中的 本纪13-65 垓下之围中突出英雄末路时无可奈何心态的场景是 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文章中,塑造了悲剧英雄形象的是 垓下之围 垓下之围中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直接原因是 “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13-64秋夜意象中,精神上与枣树相互呼应的是 小青虫秋夜的意象中,收到作者“默默敬奠”的“英雄”是 小青虫 P105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小青虫 秋夜中象征着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意象是 小青虫秋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这些“英雄”指的是小青虫秋夜:“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

4、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这里的“他”指代的是 天空 秋夜一文所营造的意境是冷寂深邃21-105秋夜一文出自鲁迅文集中的 野草 21-104 秋夜中用代词“她”指代的象征性形象是 小粉红花 21-103 秋夜一文除了表现出作者的战斗精神外,还表现了他的 博爱胸襟 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秋夜 ,作者鲁迅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借景抒情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最后导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梧桐细雨41-194 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孤苦无依之悲 41-194 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故乡之思

5、的景物是 过雁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对比法; 作者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对比法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大学的宗旨)是 研究高深学问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这里的“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比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语句中,出自“二日砥砺德行”的是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 P17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 题是 端正学风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反诘句中,引出“抱定宗旨”一段结语的是

6、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 5-19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所批评的“终南捷径”,指的是 求学为做官发财 5-16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倡“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校风是不正当娱乐泛滥 5-17 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 积极进取 断魂枪的语句中,属于沙子龙肖像描写的是 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P240断魂枪人物中,嗜艺如命,执意要学“五虎断魂枪”的是 孙老者 断魂枪中沙子龙的性格特征是武艺高强,孤傲内向 51-246 断魂枪中,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的主要原因是 迫于时变,不得不变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主要个性特点是 嗜艺如命 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 沙子龙不传断魂

7、枪 51-246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是 树立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无限的观念;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是 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 自己的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10-46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为了避免愚蠢的见识,“尤宜提防”的是 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 10-47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当自己的见解证据不足时,克服偏见的最好方法是 多听不同意见 连词中,大量出现于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语句中,并对文章展开议论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如果 10

8、-48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归纳法,作者罗素吃饭一文主要论点是 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 吃饭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类比吃饭中用音乐和烹调来说明社会多元相济、和而不同的特征,这种论证方法是 类比法吃饭中说:“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主从错位,本末倒置吃饭一文所提到的外国人的观点中,文章用“譬如一家之主,并不是赚钱养家的父亲,倒是那些乳臭未干、安坐着吃饭的孩子”加以补充说明的是 肚子是人类的真主宰、各种学问和职业的创始和提倡者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在论音乐与烹调这两种和谐时“偏向音乐”的是 孔子 P36吃饭最显著的艺术特

9、色是 巧设陌生化的比喻 8-38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相似性8-38 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的是伊尹8-36 王制中,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文是: “假于鬼神时曰卜筮以疑众,”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 类比法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咬文嚼字中,运用“推敲”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 斟酌文字是调整思想感情7-29 咬文嚼字列举的例证中,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的是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咬

10、文嚼字中,作者用“锱铢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7-28 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 调整思想感情 咬文嚼字所引的例句中,被作者称赞为“点铁成金”的一句是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 和而不同 6-26容忍与自由所提到的外国人中,曾参加过宗教革新运动,但在掌握了宗教大权后,居然以“异端邪说”的罪名,活活烧死了学者塞维图斯的是高尔文容忍与自由的整体风格是 深入浅出 6-26 容忍与自由论析“绝对之是”时援引的事例是 陈独秀提倡白话文 6-24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 喜

11、同恶异 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是 例证典型 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理念的例证是 陈独秀提倡白话文而“不容讨论”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 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14-74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形象特点之一是 嫉恶如仇 14-75 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14-70 张中丞传后叙人物中,为国让贤的是 许远14-75 张中丞传后叙人物行为中,属于贺兰进明的是 擅兵坐观张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 议论与叙述 张中丞传后叙中所写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英

12、雄人物是 南霁云 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典型细节是 “抽矢射佛寺浮图” 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类比张中丞传后叙最后一段的内容是 叙述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韩愈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14-72 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 议论与叙事前赤壁赋所继承的,文章中用于表达作者思想矛盾斗争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 主客对话 17-88 前赤壁赋的描写中,引发了“人生短暂”悲观情绪的是 客有吹通宵者,倚歌而和之 P84前赤壁赋采用主客对话表现手法,其用意是 表达思想中

13、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前赤壁赋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是 作者情感的变化 17-88前赤壁赋中,洞箫客所谓“知不可乎骤得”指的是 羽化登仙17-84 前赤壁赋一文中,“客”所起的作用是 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前赤壁赋中的语句,与诗经有关的是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85 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 舞幽壑之潜蛟 前赤壁赋中引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是“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17-84 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 江水、明月、清风 出现于前赤壁赋的叠字中,作者用以表现泛舟之乐的是 浩浩散文作品中,作者对地理背景将错就错,借以抒写自己怀抱的是 前赤壁赋17-85

14、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细节描写 18-93先妣事略:“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这段文字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细节描写 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18-93 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的人物是 周孺人 作品中,作者以简略的叙事不动声色地刻画人物的是 先妣事略 18-92 作品中,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是先妣事略18-93 先妣事略的句子中,属于细节描写的是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18-91 先妣事略的语句中,属于作者直接抒情的是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勤劳先批事略语句中,兼有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是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早雁中,用来暗示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的景象是 仙掌月明,长门灯暗 37-184早雁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