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358415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停车设施规划创新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居住区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 一、机动车的停放方式与交通组织 二、停车场、停车点的布置 三、汽车库的设置 四、自行车停车场、点的规划设计 补充:居住区动态交通组织,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库)。 在经济发达地区,居住区内汽车停车位应按照居住建筑面积每100200米2设置1个车位;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居住区内汽车停车位按照居住建筑面积每200300米2设置1个停车位。,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米,同时地面停车宜靠近居住区、小区出入口,不宜布置在小区或组团内部,以减少对住区环境的干扰。 为节约用地,居住区机动车停车场(库)宜采用地下、半地

2、下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充分利用高层住宅建筑的地下空间、山地建筑与场地的高差做车库。,利用地形高差的车库设计,路边停车点的布置,一、机动车的停放方式与交通组织 机动车的停车方式与交通组织是停车设施的核心问题,重点解决停车场地内的停车与行车通道的关系,及其与外部道路交通的关系,使车辆进出顺畅、线路短捷,避免车辆流线的交叉干扰。,1、车辆停放的基本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平行式停放:车辆停放平行于行车通道,其特点是所需停车带较窄,车辆进出方便、迅速,但每个停车位占用面积较多。,1、车辆停放的基本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垂直式停放:车辆停放垂直于行车通道,其特点是每个停车位占地最小,但

3、停车带及通道占地较宽。,1、车辆停放的基本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斜列式停放:车辆与行车通道成30、45、60停放,其特点是停车带宽度随停放角度而异,适宜场地受限制时采用。车辆停放及出入均较方便,有利于迅速停放与疏散,但停车面积比垂直停车要多。,停车方式的具体选用应根据停车场(库)的性质、疏散要求和用地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机动车停车场的面积标准 停车场地形式 单位停车面积(m2/车) 专用地面停车场 25 专用车库 30 路边停车带 1620,2、停车场内的交通组织 停车场内的交通组织应重点处理停车位与行车通道的关系。 车辆的停发方式有:前进停车前进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后

4、退发车。,停车位与行车通道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 一侧通道一侧停车; 中间通道两侧停车; 两侧通道中间停车; 环形通道四周停车。 车行通道可为单车道或双车道,双车道比较合理,但用地面积较大。,一侧通道 一侧停车,中间通道两侧停车,通道利用率高,目前国内采用比较多,两侧通道中间停车,只停一排适宜要求紧急进出车时采用,一般停两排。,环形通道四周停车,减少转弯次数。,3、停车场与外部道路联系 停车场出入口一般布置在居住区、小区主入口附近,但与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有一定距离,且不宜布置在城市中起骨干交通作用的快速路、主干路上。 与停车场连接的道路宜为城市支路、小区路、组团路。 进出停车场的交通流线与场内交

5、通流线不宜相互交叉,同时应尽量减少场内车行交通流线与人行交通流线的相互干扰。 将停车场通行车道、出入口与外部道路贯通起来,使进出车辆顺畅便捷,疏散迅速。,二、停车场、停车点的布置 宜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 规模较大的停车场是一种露天集中停放方式,为便于使用、管理和疏散,宜布置在与居住区主次道路毗连的专用场地上。 分散设置的小型停车场和停车点由于规模小,布置自由灵活,形式多样,使用方便,可利用路边、庭院以及边角零星用地。缺点是零散不易管理,影响观瞻。,居住区停车场要注意适当的规模,过大的停车场不仅占地多,使用不便,同时有碍观瞻。 此外,停车场和停车位均应做好绿化布置,增加绿荫,保护车辆

6、,防止暴晒、降解噪音和空气污染。 一般要求室外停车场的绿地率应高于30%,同时在场内可采用铺装地面,提高绿地率,变硬质景观为软质景观。,三、汽车库的设置 汽车库是一种室内停车形式,利于管理与维护,安全可靠,占地少,但投资较大。 1、汽车库的一般形式(单建式、附建式、混合式) 每一形式又有地上、地下之分,并有低层与多层之分。 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的一半时为地下汽车库,反之则为地上停车库。,2、汽车库的垂直交通(坡道式、机械式) 坡道式对居住区较为适宜,有以下几种: 长直线型:上下方便,结构简单,在地面上的切口规整,采用较多;,曲线型:主要优点是节约空间,能适应狭窄的基地,

7、为使行车安全,必须保证适当的坡度和足够宽度。,短直线型:使用方便,节省面积,结构较复杂,适用于多层车库;,倾斜楼板:由坡度很缓的停车楼面连续构成,无需再设专用的坡道,节约用地,但交通线路较长,对车位有干扰。,3、汽车库的基本要求 汽车库的室内最小净高,小型车为2.20米,轻型车为2.80米。 出入口地上汽车库当停车位大于50辆时,地下车库当停车位大于100辆时,出入口不少于2个;同时出入口之间间距不小于10米。 单向车道宽度不小于4米,双向车道宽度不小于7米。 汽车库离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一般应大于70米。,四、自行车停车场、点的规划设计 自行车停车场位置的选择应结合居住区内的道路、公共建筑与

8、居住建筑布置,以中小型规模、分散与就近设置为主。 对于人流集中地场所,如居住区、小区内的超市、会所、出入口等地,应在其周围设置固定的专用的自行车停车场,并应根据其容纳人数估算存放量。 自行车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宽度应满足两辆车同时进出,一般为2.53.5米。 场内停车区应分组安排,每组场地长度以1520米为宜。,停放方式有垂直式和斜列式两种,其平面布置可根据场地条件,采用单排或双排两种形式。,补充:居住区动态交通组织 居住区动态交通模式分为:人车分行;人车混行;分行与混行结合。 人车分行 车行交通与步行交通互不干扰,车行道与步行道各自形成独立的道路系统。 动静分区、人车分行,是小区

9、交通规划比较理想的模式。为了达到此目的,目前居住区大多采用了外围行车、内部行人的规划结构。通过对小汽车和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在社区内部轨迹和停车位的精心设计,实现人车分行。,人车分行的模式必须组织两套道路系统,人行道路系统和车行道路系统在空间上应各自独立; 人行交通系统应与居民日常生活设施、绿化、休闲场所、儿童游乐设施等户外活动空间及住宅组团、邻里生活院落、住宅出入口等相连,也就是把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场所用步行系统连接起来。 车行系统不应穿越住区,可沿外围设置成尽端形式,并连接停车场(库)。,人 车 分 行,消防紧急通道与主干道形成环状道路系统,便于紧急救护、消防或搬家等机动车辆的顺利通行。

10、这种方式能更好地组织居住区内户外活动空间系统,使户外活动场所更安全、更随意、更舒适。,人 车 分 行,人车混行 车行道(通常含人行道)几乎负担居住区内外联系的所有交通功能,步行道作为各类用地与户外活动场地的内部道路以及局部联道路,更多地具有休闲功能。 人车混行模式目前采用较多。可以节约土地,经济性好,将人流与车流纳入同一道路系统,利用划分人行道和车行道的方法解决人行与车行问题,道路骨架清晰简洁,对交通的包容性好。,人车混行系统设计合理的话,可以增加街道的活力,甚至结合街道两侧布置各种环境设施,如绿化、交通设施、街道小品等,甚至可以沿街布置公共服务和健身设施等,加大居民使用的频率,成为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人 车 混 行,分行与混行结合 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方式。 一般在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层面,及居住区级、小区级甚至组团级道路采用人车混行,但车辆不进入组团或邻里院落,不干扰居民日常生活活动,以保证居民日常户外生活频率较高的环境能够安宁、安全。 分行与混行结合保持了道路骨架清晰、布局简洁,停车贴近家庭的特点,同时也保证居民拥有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分 行 与 混 行 结 合,分 行 与 混 行 结 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