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358371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过程放样基础工作(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概述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圆曲线的测设,Chapter 11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1 概述 1、施工放样: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和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 2、基本工作:距离、角度、高程的放样 3、遵循的原则:“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4、精度要求:查“工程测量规范”,2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布设应充分利用施工区内的现有条件,如果有原来测图的控制点,且其精度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这些控制点可以作为施工控制点,并适当加密组成施工控制网。 如果没有,则要重新布设。,

2、布设形式,三角网,导线网,建 筑 基 线,三、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查规范),水利水电施工规范规定: 1、施工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910mm 2、主要水工建筑物轮廓点放样中误差 20mm,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五、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的换算,测量坐标系:X-O-Y (第一坐标系),施工坐标系:x-o-y (第二坐标系),换算公式:,一、水平距离的放样 (一)钢尺法 设直线的设计长度为D,3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Dl, Dt、 Dh的计算同第四章 ),放样数据:,(二)测距仪法 如图,设D为测设长度。 步骤: (1)安置仪器与A点 (2)在AB方向上目估距离为D处立棱镜 (3)测水平距离为D

3、 (4)比较D和D,前、后移动棱镜,重复(3)直到D=D为止。,二、水平角的放样,B,B“,左,右,O,A,B,正倒镜分中法,如图已知OA方向,要测设OB方向,使的OA、OB的水平角为。,1、一般方法,(1)如图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测n个测回得角值 (2)求改正量BB正,2、精确方法(归化法),1、点的高程放样 根据现场已有的高程控制点,把某点的设计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如图,三、高程放样,如图 根据现场已有的高程控制点A,按设计高程测设B点。,2、高程的传递,已知A点的高程,AB的水平距离为D,设计的坡度为i,则:,(1)按高程放样测设B点 (2)测设中间点C、D 在A点架S or J,量仪高

4、i,瞄准B点尺子,使读数为仪高i,固定视线使C、D处的读数均为i,则A-C-D-B连线的坡度为i,四、设计坡度的测设,B,C,i,D,i,i,i,A,一、直角坐标法 适用:施工控制网为矩形控制网或建筑基线 如测设P点(XP,YP),4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B,C,D,A,y,x,1,2,ybs,适用:测设点和施工控制点之间是任意关系。,A,DAP,P,AP,B,AB,二、极坐标法,极坐标法用全站仪测设 (1)安置全站仪于A点 (2)输入A、B、P点的坐标高程、仪高i和目标高s (3) 用放样程序自动计算放样数据 (4) 度盘定向,瞄准后视点B (5) 转动照准部,屏幕显示当前方位角、测设点

5、的方位角与两者之差,据此可使照部转至AP方向上 (6)指挥棱镜在此方向上前、后移动,直至距离为D时,定P点的平面位置,(7)根据显示的该点地面高程与P点设计高程之差,升降棱镜测设P点高程。,三、角度交会法,一般适用:桥梁、大坝、码头等处的定点。,四、距离交会,五、直角交会法,测设两条90方向线交会定点 适用于:测设点P在两条互相垂直方向线的交点上。,5 圆曲线的测设,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1、圆曲线的主点: 起点:BC 中点:MC 终点:EC,2、圆曲线的五个元素,转折角I:J实测或设计图上求得 圆曲线半径R:路线设计时选定 切线长 曲线长 外矢距,3、主点的放样,依据转折点P测设方法,56km,d,依据里程桩先测设BC点,再测设其他主点。,4、计算主点的里程 “km+m”,一般由P点的里程来推算: BC点的里程=P点的里程-T EC点的里程= BC点的里程+L MC点的里程= BC点的里程+L/2,二、 圆曲线细部的测设,常用的方法有: 1、直角坐标法 (切线支距法) 2、偏角法 3、弦线支距法,习 题,P32: 一、问答题: 1、5、9 二、计算题: 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