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散文、话本、诗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8252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散文、话本、诗话.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宋代散文、话本、诗话.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宋代散文、话本、诗话.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宋代散文、话本、诗话.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宋代散文、话本、诗话.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散文、话本、诗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散文、话本、诗话.(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宋古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唐代古文运动勃兴的原因 1、自然的趋势 中国文学自建安至初唐这几百年间,基本上朝唯美主义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华艳无质的文风,徒有形式而无内容,当这种风气发展到极端时,自然使人生厌,要求建立新的风格。,唐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勃兴的原因 2、政治的背景 唐代君主集权的势力,相当稳固,衰落了几百年的儒家思想渐渐抬头,于是宗经征圣、王道教化的种种观念,适应着当代政治需要而抬头,造成了明道、实用的文学要求。,唐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 先导人物:以柳冕为主。主张:柳冕说:君子之文必有道他完全否定文学的艺术价值,而归根于教化与伦理。 影响:柳

2、冕的主张,正式建立了儒家的文学理论,不仅为韩、柳所本,也成为中国一千多年来儒家道统文学的定论,但因他只有理论没有创作,所以无法完成复古大业。,唐古文运动,中唐,韩愈、柳宗元主张以内容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取代当时空疏无本、华而不实的骈文。 主张: A.文以载道:使文学和儒学融合为一,以文章作为宣扬儒家学说教化的工具。 B.务去陈言:在旧体古文的基础上,重视文学语言的创新,唐古文运动,韩柳古文运动影响: 韩柳一方面有复古的理论,一方面又有创作的成绩,所以得到世人拥护,奠定古文运动的基础。韩愈门徒极众,能成家的也不少;柳宗元虽不收门徒,但影响也很大。后来宋代的欧阳修等,都受两人的影响。,唐古文

3、运动,韩愈的古文理论 1、“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文学复古,文道合一)题欧阳生哀辞后; 2、“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3、“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低皆宜”(气盛言宜)答李翊书; 4、“惟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务识职”(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答李翊书、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唐古文运动,韩愈的古文创作 1、闳中肆外的论议文:原道原毁、进学解、师说、论佛骨表等; 2、生动传神的记叙文:张中丞传后叙、蓝田县丞厅壁记; 3、情至而深的抒情文:祭十二郎文、祭柳子厚文;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是哭,一面是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吴楚材评祭十二郎文,唐古文运动,韩愈的

4、古文创作 4、婉而能讽的小品文:杂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送李愿归盘谷序、毛颖传、送穷文、祭鳄鱼文; 5、雄奇疏荡的文风:“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宋李涂文章精义)“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唐古文运动,柳宗元的古文创作 1、寓言: 三戒、罴说、蝜蝂传; 2、游记:永州八记; 3、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陀传; 4、杂文:捕蛇者说、愚溪对; 5、政论、史论、文论:封建论、 桐叶封弟辨、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与友人论为文书。,唐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 继起人物:李翱、皇甫湜、张籍、孙樵、樊宗师等人。 主张:他们在文学上的注意点虽然很不一致,

5、但对六朝文体的攻击,散文体的建立,则采取同一的态度。 影响:他们一面鼓吹,一面创作,使古文运动得到初步的成功,唐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勃兴的后果 好处 因为平浅质朴的散文得到提倡,于是,空虚华美的骈文,遭受打击而趋没落。因为古文家提倡文学上的实用主义,使文学与人生社会发生密切关系,所以一扫过去那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弊。 传奇文(小说),也可说是这一运动的副产品。,唐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勃兴的后果 坏处 因复古之说,忽视文学的进化原理,造成后代贵古贱今的顽固观念。 因明道而走向载道,过去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于是文学成为伦理道德的附庸,失去独立的艺术生命。 过于重视古文,因此经、史以及哲

6、学化的子书,都成为文学的正统,纯文学的诗歌、小说、戏曲,反而降为末流,因而扰乱了文学与学术的分野,唐古文运动,宋代,欧阳修,欧文特点,1、各种散文体裁都驾驭自如 2、议论豪健俊伟,现实性强 3、文风婉转而流畅 (1)措辞平易 (2)用词造句精炼有变化 4、气势旺盛,长于感叹而又从容闲易,曾 巩,1、主张:先道后文 2、散文特点: (1)自然淳朴,不重文采; (2)少抒情,多记叙,记叙条理分明,精炼达意特长议论 (3)议论纡徐委备,纵横开阖,发展欧文纡徐特点 墨池记、目录序,1、主张:文学创作与政治密切联系,为社会政治服务 2、散文特点: (1)论时政,率直感言,立意高远,思想深刻 (2)文冷峻

7、,词犀利,语简练;笔力雄健 (3)长议论,重说理,思辨 (4)墓志秉笔直书,王安石,苏洵、苏辙,1、苏洵文风:纵横捭阖,雄放简奥,议论圆转,有战国纵横家作风 代表作:六国论 2、苏辙 主张:养气,重视作家内心修养 文风:汪洋澹泊;议论文笔力雄健,说理清晰;游记文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 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苏 轼,3、笔记小品。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少有芜词累句。,苏 轼,3、笔记小品。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少有芜词累句。,唐代小说(传奇) (一)唐传奇及其兴起的原因 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叫唐传奇。“传奇”的提法一般认为始于晚唐裴铏的小说集传奇,因“作意好奇”(明胡应麟)、“多奇异而可传示”(清梁绍

8、壬)而得名。鲁迅认为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指出了唐传奇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1、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城市经济、市民生活); 2、科举考试的“行卷”“温卷”之风(史才、诗笔、议论); 3、古文运动的促进作用; 4、佛教兴起及俗讲的影响; 5、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的影响。,(二)初盛唐传奇(初兴期) 1、王度(585?625):古镜记 2、佚名:补江总白猿传(欧阳纥妻) 3、张鷟(660?740):游仙窟(崔十娘、五嫂),(三)中唐传奇(繁荣期) 1、陈玄祐:离魂记(张倩娘、王宙) 2、沈既济(750?800):枕中记(吕道士、卢生)、任氏传(郑六、狐女) 3

9、、沈亚之(781832):湘中怨辞(郑生、蛟女) 4、许尧佐:柳氏传(韩翊、柳氏) 5、陈鸿:长恨传、东城老父传(斗鸡者贾昌) 6、白行简(776?826):李娃传(李娃、荥阳公子),7、元稹(779831):莺莺传(崔莺莺、张生、红娘) 8、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槐安国王)、谢小娥传(谢小娥、申兰、申春)、 9、李朝威:柳毅传(柳毅、洞庭女、泾川龙子、洞庭君、钱塘君) 10、蒋防:霍小玉传(李益、霍小玉),(四)晚唐传奇(衰落期) 1、牛僧儒:玄怪录(集)、周秦行纪(薄太后、戚夫人、王昭君、潘妃、杨贵妃) 2、李复言:续玄怪录(集) 3、裴铏:传奇(昆仑奴、聂隐娘) 4、杜光庭:虬髯客

10、传(“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女、虬髯客) 5、薛调:无双传(无双、王仙客) 6、袁郊:红线(田承嗣、薛嵩、红线),(五)唐传奇的主要内容 1、神怪故事: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任氏传 2、讽世故事:枕中记、南柯太守传 3、爱情故事:长恨传、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霍小玉传、无双传 4、豪侠故事:虬髯客传、昆仑奴、聂隐娘、红线,(六)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1、思想内容方面(四点) 2、情节结构方面 3、人物形象方面 4、语言艺术方面,(七)唐传奇的深远影响 1、沈既济枕中记明汤显祖邯郸记 2、陈玄祐离魂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 3、许尧佐柳氏传明梅鼎祚玉合记 张四维章台柳 4、陈鸿长恨歌传清洪昇长生殿

11、,5、白行简李娃传元石君宝曲江池 明薛近兖绣襦记 6、元稹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 宫调、元王实甫西厢记 7、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汤显祖南柯记 8、李公佐谢小娥传明凌梦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9、李公佐古岳渎经西游记孙悟空形象,10、李朝威柳毅传元尚仲贤柳毅传书、元李好古张生煮海、清李渔蜃中楼 11、裴铏昆仑奴明梁辰鱼红绡、梅鼎祚昆仑奴 12、杜光庭虬髯客传明张凤翼红拂记、凌梦初虬髯翁 13、袁郊红线明梁辰鱼红线女、无名氏双红记、京剧红线盗盒,宋 话 本,话本说话人使用的底本,“话本”定义中的两个关键点: 1、 “说话”或“说话人 2、“底本”,“说话”和“说话人

12、”,“说话”是一种技艺,一种职业,是古代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特殊名称,相当于后世的“说书”。 “说话”渊源很久,大约隋唐时始称“话” 或“说话” 。 隋侯白启颜录:“白在散官,隶属杨素,爱其能剧谈,每上番日,即令谈戏弄,或从旦至晚始得归。后出省门,即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可与玄感说一个好话。”(见太平广记二四八引),宋元“说话”的情形,说话的场所: “瓦肆(舍)”、“勾栏”、茶楼酒肆: “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瓦。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常有两座勾栏,专说史书。” (都城纪胜瓦市) “打野呵”:“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要闹宽阔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 (南宋市肆记) 说话的种类: 讲史

13、、讲经、小说、说铁骑儿(或曰合生,或曰说浑话)。,南宋临安的瓦舍分布状况,底本:“说话”和“话本”,说话人平时要揣摩复习,师徒间传习授受,或传之子孙,世代相守:所以有了“话本”。 最初的话本,只是一种写本,仅仅掌握在说话人手里,当作秘本应用和传抄,并不公开传播以供大众阅览。 写作“话本”的目的,是为了职业,为了实用,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文学或审美。 由于坊间书贾的搜求牟利,“话本”被刻印流传。,现存宋元话本小说,保留到今天的宋代话本有40余种,元代话本有16种,小说史上一般统称它们为“宋元话本”。具体情况看下表:,作品介绍,碾玉观音(崔待诏生死冤家) 崔宁、璩秀秀、郭排军 错斩崔宁(十五贯

14、戏言成巧祸) 崔宁、陈二姐、刘贵、王氏夫人、静山大王,宋元话本的思想内容,基本主题 暴露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官吏草菅人命、玩忽职守; 妇女地位低下,无安全保障; 个性解放,追求婚姻自由。 宋元话本小说所反映的应该是下层城市市民的真性意识,是广大市民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判断。,宋元话本的艺术结构,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 在形式结构方面,话本小说没有提供给作者为表现自己的才情或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个性创造的空间。,让人物服从于故事, 将日常生活传奇化,重故事而不重人物,在人物塑造方面有让人物服从故事的倾向。 把日常生活传奇化,来增强故事的刺激性、吸引力。 通过大量的巧合、偶然因素的堆积,使日常生

15、活题材传奇化。 通过鬼神、奇事等非现实性因素的插入,使发端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 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具有特殊性的人物性格加以夸张,使其具有传奇色彩。,宋元话本的语言特征,通俗化、民间化、口语化。 这富家姓张名富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古佛脸上剥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着点灯,捋松将来炒菜。这个员外平日发下四条大愿:一愿衣裳不破,二愿吃食不消,三愿拾得物事,四愿夜梦鬼交;是个一文不使的真苦人。他还地上拾得一文钱,把来磨做镜儿,捍做磬儿,掐做锯儿,叫声“我儿”,亲个嘴儿,放入箧儿。人见他一文不使,起他一个异名,唤做“禁魂张员外”。 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参考书目,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 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晓铃等选注,话本选 程毅中著,宋元话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