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快速检测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7108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快速检测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水质快速检测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水质快速检测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水质快速检测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水质快速检测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质快速检测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快速检测教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饮用水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介绍,北京和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晖,生活饮用水现场快速检方法测介绍,现场水质快速检测设备要求,反应快速、检测数据现场直读; 方便携带、使用简单; 坚固耐用,适应野外恶劣条件; 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符合标准。,现场水质快速检测设备的要求,常见的水质快速检测方法,pH值的测量:玻璃电极法/比色法 电导率:电导电极法 TDS:过滤烘干称量法或电导电极法 浊度:光散射法/透射法 微生物检测:多管发酵和滤膜法; 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较好的实验室ICP) 非金属元素: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 有机物:GC&HPLC(高效液相色谱),常见的水质快速检测方法,生活饮用水检测参考

2、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7492006(2007年7月1日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GB/T 57502006 (2007年7月1日实施)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 ),检测方法/标准和示例,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色度、PH值、浊度、肉眼可见物、臭和味为例(GB/T 5750.42006) 消毒剂指标: 游离余氯(GB/T 5750.112006),色度检测方法和标准,天然水中含有泥土、有机质、无机矿物质、浮

3、游生物等,往往呈现一定的颜色 ,分为真色和表色。 有颜色的水减弱水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观赏的价值,含有有危害性的化学物质。 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 为真色 没有去除的水的颜色为表色 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 测定方法: 1.铂钴标准比色法(常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单位度) 2.稀释倍数法(常用于工业废水,单位倍)。,色度检测方法和标准,铂钴标准比色法PtCo 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置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似的标准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1mg/L铂(以(PtCl6)2形式存在)所具有的颜色作为1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轻微的浑浊度会干扰测定,对于混浊水样,测定时需先离心使其清澈。 色度

4、国家标准限值:,色度检测方法和标准,现场水质快速检测方法:铂钴比色法PtCo 所用仪器:DR28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DR890便携式比色计 检测范围:0500度,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种物质的固态物或溶液上时,一部分光会被吸收或被反射,不同的物质对于照射它们的光束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对某个波长的光吸收强烈,对另外波长的光吸收很小或不吸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的选择吸收。 物质呈现出特征的颜色,就是它们对可见光中某些特定波长的光线选择吸收的缘故。 一切物质都会对可见和不可见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进行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仪器的基本结构,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

5、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作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围在3202500nm。 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5400 nm的连续光谱。,光源,单色器,显示单元,检测器,样品室,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仪器的基本结构,单色器: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样品室: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显示单元: 检流

6、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色度检测操作示例,色度检测操作示例,色度检测操作示例,浑浊度检测方法和标准,水的透明程度的量度。指水溶液中所含颗粒物对光的散射情况。浑浊度是反映水源水及饮用水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水源水的浑浊度是由于悬浮物或胶态物,或两者造成在光学方面的散射或吸收行为。浊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说明水质的污染程度,但由人类生活和工业生活污水造成的浊度增高,表明水质变坏。 检测方法: 1、散射法:福尔马肼(Formazine)标准 最低检测浑浊度为0.5散射浊度单位(NTU) 原理:在相同条件下用福尔马肼标准混悬液散射光的强度和水样散射光的强度进行比较。散射光的强度越

7、大,则表示浑浊度越高。 仪器:散射式浑浊度仪 2、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Formazine)标准 最低检测浑浊度为1散射浊度单位(NTU 原理:硫酸肼与环六亚甲基四胺在一定温度下可聚合生成一种白色的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浑浊度标准,用目视比浊法测定水样的浑浊度。,浑浊度检测方法和标准,浑浊度国家标准:,浑浊度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仪器:2100Q便携式浊度仪 检测范围:01000NTU 精度:0.01NTU,便携式浊度仪工作原理,光散射法浊度仪工作原理: 利用测量穿过待测水样的入射光束被待测水样中的悬浮颗粒色散所产生的散射光强度来实现。 其它光电浊度仪工作原理 透射法(比浊法): 用一束光

8、通过一定厚度的待测水样并测量待测水样中的悬浮颗粒对入射光的吸收和散射所引起的透射光强度的衰减量来测定待测水样浊度。,浊度测量的相关标准,ISO/DIN :ISO7027 USEPA:180.1 白光光源 (EPA 180.1 :Polychmatic measurement system) 红外光光源(ISO/DIN :ISO7027) 中国的标准方法已经与国际接轨使用了EPA的标准方法,单位统一为NTU; 但仍然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如使用ISO7027测量方法,单位却使用NTU但ISO7027的单位为FNU。,浑浊度检测方法示例,1、加入样品 2、清洁表面 3、滴加硅油,4、开启仪器 5、放入

9、样品池 6、读数,PH值检测方法和标准,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倒数的对数值。 国家标准限值:,测定方法: 1、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可准确到0.01 2、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测定PH值可准确到0.1,PH值检测方法和标准,E = EISE E reference + Ej = E + (2.303RT/nF)logC,玻璃电极法测量原理: 电位分析法所用的电极被称为原电池, pH值由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而得。该电池通常由金属和含有此金属离子的溶液电极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所组成。在25,溶液中每变化1个pH单位,电位差改变为59.16毫伏,据此在仪器上直接以pH的读数表示。温度差异在仪器上

10、有补偿装置。,pH测量的理论依据: Nernst 公式,PH值检测方法和标准,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检测原理: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一定的PH范围内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在一系列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及水样中加入相同的指示剂,显色后对比测得水样的PH值。 水样带有颜色,浑浊或含有较多的游离余氯、氧化剂、还原剂时均有干扰。,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玻璃电极法/苯酚检测比色法 仪器: DR2800分光光度计 DR890比色计 SenSION系列PH计,PH值检测示例,1、加入样品(空白)2、放入样品舱 3、零点校准 4、加入样品(预制试样),5、加入指示剂(酚红)6、放入样品舱 7、读数,余氯检测方法和标准,

11、水经过加氯或臭氧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余氯数值过低标明消毒效率较低,数值较高则会加速管道的腐蚀。 检测方法: 1、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 2、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 检测原理:DPD与水中余氯迅速反映而产生红色。 检测仪器:DR2800分光光度计/DR890比色计 国家标准:,余氯检测示例,1、加入样品(空白)2、放入样品舱 3、零点校准 4、加入样品(预制试样),5、加入试剂(DPD)6、放入样品舱 7、读数,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检测方法和标准,检测方法:嗅气和尝味法 仪器:250ml锥形瓶 过程:原水样和原水煮沸后稍冷嗅气和尝味,用适当的

12、文字加以描述,并按照六级记录其强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检测方法和标准,检测方法:直接观察法 分析步骤:将水样摇匀,在光线明亮处迎光直接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国家标准,一些注意事项,关于余氯测定: 由于水中余氯具有挥发性,且加入反应试剂后会迅速反应,取样、加入试剂和最终读数要尽快完成(1min之内),以获得有效结果。 样品池的洗涤(测定一般理化指标): 将容器用水和洗涤剂清洗,出去灰尘、油垢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小时,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馏水充分淋洗干净。 水样的保存: 4冷藏保存,贮存于暗处。,现场水质快检设备,DR2800分光光度计: 氨氮、亚硝酸盐,DREL2800便携式水质分析系统,2100Q浊度仪: 浊度,SenSION156多通道分析仪: PH(mV) 电导率(盐度、TDS),北京和润环境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最先进的系统 最专业的技术 最热诚的服务 源自和润! 电话:010-51265808 010-88553397 传真:010-8487153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