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3571023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全国2014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 ( A世界、文本、传播、阅读 C世界、生活、文本、知识 A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 C重事实,重理智,重虚构 A物心乐 C物乐心 A黑格尔 C陈独秀 A刘熙载 C王国维

2、 ) B世界、艺术家、作品、欣赏者 D世界、文本、艺术家、生活 B重情感,重虚构,重诗意 D重情感,重真实,重理智 B心物乐 D心乐物 B索绪尔 D郭沫若 B王夫之 D叶燮 2与历史相比较,文学的特征是 ( ) 3礼记乐记把艺术创作的过程描述为 ( ) 4把文学这种语言整体形容为“有机体”的人是 ( ) 5提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一观点的人是 ( ) 6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他揭示了现代派作品的 ( ) A荒诞性 C严密性 B求解性 D完整性 B再现表现装饰 D表现装饰再现 B抒情剧 D抒情散文 B平稳

3、性 D开放性 7有些学者认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总是走着这样一条发展路线 ( ) A表现再现装饰 C装饰再现表现 A抒情诗 8抒情作品的原初形态和典型形态是 ( ) C抒情小说 A跳跃性 C均衡性 9抒情诗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 ) 1O诗人有所谓的“诗家语”,它通常是指 ( ) A诗人的语言 B诗歌中的语言 C诗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D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不同于日常化的语言表达方式 11“风格即人”,这句名言出自 ( ) A柏拉图 B黑格尔 C亚里士多德 D布封 B文学风格排斥创作个性 D创作个性从属于文学风格 B艺术理解 D艺术灵感 B独特性和透明性 D深奥性和陌生化 B

4、小说 D电视文学 B叙事结构 D语言结构 B评点式批评 D神话原型批评 12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是 ( ) A创作个性包含文学风格 C文学风格从属于创作个性 A艺术想象 C艺术直觉 13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称为 ( ) 14杜甫说他“老来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强调语言的 ( ) A生涩感和艰深感 C独特性与陌生化 A戏剧文学 C电影文学 A召唤结构 C作品结构 A印象式批评 C诠释式批评 15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 16需要接受者加以具体化的文本空白点,被称为 ( ) 17通过理解文句来阐释作者原意的

5、批评是 ( ) 18近代文明社会不可能再产生像古希腊那样优秀的神话、史诗,这表明 ( ) A文学发展不必以社会发展为基础 B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链条已经断裂 C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能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能出现 D文学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没有必然联系 19西方古典主义在艺术实践中主要偏重于 ( ) A戏剧 C小说 B史诗 D抒情诗 B超现实主义 D狂飙突进运动 20下列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派别的是 ( ) A未来主义 C表现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包括 ( ) A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C哲理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B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D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E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