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56360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 共和国的公民们,新世纪已经来临。两千三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地,使我们由纷争的小国之民成为了一家兄弟。汉高祖刘邦又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家园。虽然在两千多年里,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那么平静,时常受到外族的侵略、侮辱和蹂躏。但是,最终我们以勤劳、不畏强暴、勇于探索、勇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的智慧和勇敢精神,战胜了一切,屹立于东方。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六十年里,我们所遭受的磨难,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祖先难以想象的。这一百六十年里,我们以迟到而严重脱离世界的落后身份,承受着世界历史上,从未想象到的,拥有着最发达工业技术武装起来的,外族单独和联合的多次侵略和蹂躏;承受着完全不同的

2、外来文化最猛烈的冲击。一个几千年来始终以自身文化引以为自豪的巨人,猛然间看到完全封闭三百年后自身的懦弱,其心灵的震惊、忧伤和痛苦是一般人难以感受和想象得到的。但是,拥有从不畏惧外来侵略和压迫精神的中华儿女,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几千万热血青年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换回了独立的尊严和民族自由的空间。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诞生了。领袖之伟大,在于将趋于沦陷为殖民地边缘的民族,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并且建立了一个完全崭新的家园。尽管挥之不去的封建残余文化与现代新技术工业所带来的文化的撞击,在建国后的二十七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还给民族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但是,我们不能因

3、此而求全责备一个成长于封建环境中,但对封建文化的危害有着深刻认识,并勇于追求独立和自强的民族领袖。反封建的斗争,漫长而惨烈。二十七年里封建残余文化的回眸和反抗,在文化大革命达到了顶峰。虽然,它造成了一系列的人间悲剧,牺牲了整整一代人的未来。但是,它制造了封建文化的断层,斩断了封建思想延续的香火。事实上,那些灾难是封建残余文化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进行顽固反抗所造成的自伤,是那个时代所有人都拥有的残余封建文化最后抗争的表现。以历史的眼光,以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态度而论,我们应该感谢那二十七年里斗争。那是宣布两千多年以来,始终占据中华民族心灵,而落后于当今时代的不思进取的封建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标

4、志性转折年代。没有二十七年的持续不断的斗争,就没有近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更不可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思想的自由和解放。在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欢欣鼓舞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实的中华民族又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就象两千多年前一样,国虽立,如何走?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根据当时的现实环境选择了孔子,选择了儒家。在儒家思想不能完全适应的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选择什么?伟人过去了,我们失去了方向。一个巨人只能在短时间内,靠摸石头过河的方式生存。长久如此,则会掉进悬崖。更何况仅依靠惯性,也足可以让世界粉碎的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和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正确方向的选择,首先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追求,了解人类社会

5、的根本规律,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环境。让我们首先回顾,历史事实赋予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一系列基本的规律和概念。对这些规律和概念的再认识和澄清,有助于我们思想的统一、步调的一致;有助于我们找出现实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有助于我们看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我们帮助找到清除这些障碍的方法;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人类自有记载以来,历史已给了我们几乎所有的提示和答案。历史告诉我们,人是地球承载的一种高级生物,依赖天地形成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与天地形成的自然界保持动态平衡,是保持生存的最基本原则。违背这一原则,就等于自拔根基,自毁家园,自取灭亡。历史告诉我们,人自身是一个小宇宙。他有自己的空间

6、,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自己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正因为有这个独立的小宇宙,人才不同于地球上其它的生物,人生才丰富多彩,人生才有意义。历史告诉我们,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要求。而追求富裕的幸福生活和好逸恶劳是人性的一对双胞胎,是人类欲望的源动力。它们的共同作用,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欲望挖掘出发自内心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和前进。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因保障生存而传种接代和相互依存的本能,造就了人类社会。在这层意义上,人类自身没有任何的等级、种族、思想、意识、文化等的区别。历史告诉我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民族是产生于血缘,发展于生活习惯认同的文化基础上的,而由家

7、族扩大形成的人类群体。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实质是以疆域为界限的一定的空间。它由生存在这一片空间下的所有不分种族、肤色、血统的人所共有。他们共同拥有一个能保障相互之间、相互与自然界之间,和平相处的基本行为规则国家文化;共同遵守着体现该国家文化的法律宪法及其细则;各自在自身生存空间下,还保有不与自然界和其他人类相冲突的自身的文化。一个和平而具有生命力的国家,其国家文化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文化体系。该体系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国家文化,是于该空间下共同生存的个人、民族、社会团体文化共同点的集合,即宪法。看一个国家的生命力是否旺盛,只要看其国家文化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自愿加入者。历史告诉我们,政治是保障一个国

8、家的政治制度能够延续,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总和。而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和经济基础上的、保障该国家的和平和稳定,由生活在该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自由选择或认可的自我管理方式。是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是个人或民族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认识的反映,是个人或民族处理自然和人类社会关系的行为表现,是人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人的文化夹杂着个人的本性,同时受到个人生存的环境、拥有的经济、所处的人类群体的影响。它深藏于人的潜意识里,影响着人的思想,左右着人的行为。它是影响人行为的诸多因素中,与人的本性最为贴近的一个因素。民族的文化于个人文化共同点的集合。一个人或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其遭

9、受威胁而感到生存危机,又无能为力时,才会发生真正的变更。这种变更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自我斗争过程,往往伴随着自己或几代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好的文化是帮助我们生存和发展的。进取性的文化被压迫得越深越重,生活越艰难,则其越具有反抗和斗争精神。反之,越安逸越平和生活下的文化,越仁慈和友爱,越颓废越孱弱。文化就如人的个性,除天性外,依生存环境而定。历史告诉我们,由于文化吸收了人的本性,能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进行转换。同时,文化又受到经济的影响。因此,文化往往被用来作为进行和平扩张的工具和武器。它往往在经济的伴随下,通过唤起有害于人类社会生存的人类本性,并

10、将此有害本性转化为文化,而达到削弱或毁灭对手的目的。文化的攻击,虽然其效果表现得较为缓慢。但是,其威力和影响,不仅巨大,而且深远、长久,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毁灭性无声武器。历史告诉我们,经济是人或人类社会生存能力的反映,是满足欲望的主要工具和手段。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人或人类社会向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内部,进行直接或间接索取的过程。建立在人与自然界能够在人生命周期内,形成自然循环而获得相对平衡基础上的经济,是一个有益于人类长久和平生活的良性的循环性经济(如:原始的、封建的、以及工业时代前的自然农业经济。)。任何超出这一范畴的经济,都属于扩张性的经济。都会破坏人与自然界、破坏人与人类社会内部自身形成的

11、平衡,都会引发冲突,爆发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所有经济,都是这种扩张性的经济。其最可爱,也是最可怕之处,是以不断满足人类欲望的方式,唤起人类无穷的新的欲望。让人类用欲望代替自我,并为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不顾一切、无止境地向自然界和其他人类社会进行索取。这种伴随科学技术进步的经济,虽然大大地增强了部分人的生存能力,却因违背以上良性循环性经济的原则,必须向自身领域外的自然界进行索取。这种趋势,必然给其他人类社会的生存造成威胁,必然因被威胁的人类社会的自我保护而爆发战争。人类的欲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科学技术是经济得以发展的最有力的工具,也是经济得以发展的保障

12、。历史告诉我们,货币是人类相互之间用来交换双方需要的,并被双方认可同等价值的商品的中介物。货币存在的前提是双方认可。失去这一前提,货币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和普通的纸张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承认它存在的人越多,被使用的地域越广,就越有生命力。因此,货币的价值是可变动的。并因此往往被一个国家或独立的组织,用来帮助进行和平扩张和捣乱的工具。历史告诉我们,金融的原始本质是货币的流通。现代的金融是经济与货币紧密结合的一种产物。也成为一个国家或组织用来进行和平扩张和捣乱的有力工具。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和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左膀右臂、文臣武将。两者之间相辅相承、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没有良好的文

13、化起推动作用,是没有前途的;没有文化配合的经济,是短命的经济。反之,僵化而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看不到经济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的文化,不承认经济发展能带动文化进步的事实,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经济没有给人带来明显而持续的好处,文化是不会主动去变更的。事实上,一个国家内部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其遵行的文化和经济两者相互适应的程度,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反映。历史告诉我们,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来,几乎没有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技术史,以及历代王朝抑制工商,视之为奇技淫巧之术的治国经济政策,是典型的经济主动适应文化的事例。它说明,在外来侵略和威胁不存在的国度里,工商的发展只会引起内部的纷争,扰乱社会的安宁

14、。因此,中国的历代王朝在选择儒家文化的同时,也选择了适应这一环境,保障安宁生活的、短期内能达到循环的自然农业经济。历史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必须有配合默契、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作为后盾。发源于欧洲的,近三百年来的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史,是建立于欧洲文艺复兴基础上的,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以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欲望为主的文化。全面推动着欧洲经济技术的发展。使整个欧洲一夜间由君主制的、本落后于中国的无数前封建小国,变成横行世界,到处瓜分,到处建立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在短期内无法循环的工业,虽然大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但是,与这种文化相适应的经济,必然是伴随

15、着无休止的对外扩张、掠夺、侵略和战争。人类二十世纪上半叶,连续爆发的三次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是最典型的证明。现代所谓的经济强国,其国家文化和政治体制的本质意义,就是建立在不断扩张的理论基础上的。这种结构靠的是不断更新和发明技术,不断地寻找和创造市场。它最担心和害怕的就是没有市场,没有其扩张的余地和空间。一旦没有了扩张的空间,发展就停止了,生活水平就要下降,就会受不了。对人类来讲,它与自然循环的农业完全不同的是,现代工业是人们向自然界的强行索取,是对自然界无情的破坏。因此,承认现代工业,并保障现代工业时代的生活水平,就必须保障技术及其发明的连续性,就必须不断地对外扩张。没有扩张的思想,就没有资格

16、领导现代化工业社会,就会葬送自己。只有建立在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保障技术发明基础上的不断扩张,才有生存的权力。这种行为直到地球的被统一为止。历史告诉我们,武装力量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独立,保障和平生活的最直接而有力的工具。它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最直接的反映。其武器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最准确的标准;其行为表现和战斗力是这个国家所拥有的文化的反映。在扩张性经济时代,武装力量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前卫有效力量。历史告诉我们,法律的实质就是国家、地区、个人共同性文化的强制性体现。国家可以通过法律,进行文化的强制性推广;可以通过可强有力执行的法律,进行文化的改造。这种法律被强制性推广的过程,就是文化被强制性改造的过程。文化的强制性改造,一定伴随着极其残酷的杀戮。在没有共同认可的生存威胁的情况下,会毁掉法律的执行者。如果背离以上法律于文化的原则,就会给社会造成矛盾,引起混乱,最终导致国家的动乱。严重时,会使国家分裂。历史告诉我们,知识是人类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