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6290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1 2013 年生物中考总复习提纲 一、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2、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 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有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要载玻片和盖玻片两块。 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见七上101 页)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七上102 页)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

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一组实验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即一般为一个变量。(在考实验题时经常考到)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它们与环境所组成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由此可知,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国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可用它来改良作物品种。 (2)生物种

4、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及其原因。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等。 方法:1、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活的自然博物馆”。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3、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 第五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植物

5、细胞的基本结构(七上105 页) 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液泡:细胞液,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植物碱等)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七上105 页)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

6、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

7、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大多数的多细胞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细胞群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动物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构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

8、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无论是植物体、动物体还是人体,它们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种营养物质提供能量。 水、无机盐、维生素、三种营养物质不提供能量。 淀粉遇碘会变蓝。加了唾液的淀粉不会遇碘变蓝,因为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为麦芽糖。 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 维生素C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脂肪:人体贮

9、存能源的物质 糖类:人体内主要的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水: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60-70。无机盐: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 消化道 消化功能 吸收功能 维生素 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 干眼症 肝、乳制品、鱼类、西红柿、胡萝卜等 咽食道 无消化 无吸收 维生素B 1 神经炎、脚气病、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糙米、花生、瘦肉、酵母和杨梅等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吸收少量水、

10、 无机盐和酒精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水果、蔬菜等 小肠 消化淀粉、 蛋白质、脂肪 吸收全部营养物质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动物肝脏以及牛奶等 大肠 无消化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膳食纤维 第七类营养素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共五层,见七下11 页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初步消化淀粉为麦芽糖。牙齿会患龋齿。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和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最膨大部分,

11、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内有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可以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6)肛门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 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唾液淀粉酶 3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最大的消化腺,能乳化脂肪。胆汁贮存在胆囊内。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

12、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食物的消化 糖类: 消化始于口腔,成为麦芽糖,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脂肪: 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吸收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1)成人小肠一般有5-6 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2)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关注食品安全,共分三种情况:一是由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

13、腐败变质问题;二是由农药、有毒化学药品和激素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三是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一些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保健食品。 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 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 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过度补碘会引起碘中毒。 绿色食品分A 级(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物质)和AA 级(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人体物质运输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在上上层淡黄色半透明);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红细胞在最下层,呈红色; 白细胞:和血

14、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血细胞分三种:红细胞(RBC)(两面凹的圆饼状,含有血红蛋白,数量最多)、功能: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WBC)(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功能:吞噬病菌有保护、防御作用,体内过多是有炎症。 血小板(PLT)(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红蛋白(Hb):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或人体缺铁。 输血:将献血者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人类最基本血型为ABO 型、A 型、B 型、AB 型、O 型四种。 失血超过30%,有生命危险,不超过10%,可短期内恢复正常。一次献血200m

15、L300mL,对健康没有影响。 人体血型可以遗传。输血以同型血最好。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除尿液)组成 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描述排泄途径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2排泄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水汽;皮肤的汗腺: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泌尿系统:以尿形式排出废物和多余水、

16、无机盐。 注意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 人体的骨通过骨连结组成骨骼,骨连结有不动连结、微动连结、活动连结(即关节)三种形式。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屈肘时:肱二头肌等屈肌群收缩,肱三头肌等伸肌群舒张,在神经系统协调下共同完成屈肘动作。反之伸肘亦然。人的任何动作都不是一块肌肉能单独完成的。人体如同社会,要注重协作关系。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信息 眼:角膜 虹膜 瞳孔 晶状体(睫状肌) 玻璃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近视形成:晶状体的前后径增加(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可以通过 4 凹透镜来调节。 远视形成:晶状体的前后径减小(过度变凹),或眼球前后径过短,物象落在视网膜后,形成远视。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