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353240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菱形的定义和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菱形的定义和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菱形的定义和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菱形的定义和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菱形的定义和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菱形的定义和性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182.2菱形 西合营中学 尹建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菱形的定义,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熟练掌握菱形的两条特有的性质和菱形的面积公式。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根据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究菱形的性质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菱形性质的探求. 教学难点:菱形性质的探求和应用.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矩形纸片

2、直尺(或三角板) 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生活中的菱形 板书:菱形 (二)探索新知 1、定义 运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边进行平移,即由平行四边形变菱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在老师指导下、归纳菱形的定义板书:一、菱形的定义:强调: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2、探索性质 (1).做一做 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菱形 将一个矩形的纸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再打开(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2)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及对称性方面进行探讨。问题:1、从边来看(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2、 从角来看(对角,邻角间有什么关系)?

3、3、 从对角线来看(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4、 对角线分得的每组对角有什么关系?5、菱形是中心图形吗?如果是,对称中心在哪里? 6、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那么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在哪里?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学生可能先大胆猜想或根据问题的提示,进而通过折叠、旋转各自手中菱形来推理验证自己的猜想,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合情的方法,老师应给予鼓励与肯定。) (3)小组交流成果,概括菱形的性质1、菱形边的性质。2、菱形角的性质。 3、菱形的对角线的性质。 4、菱形对称性。 教师强调,并板书:二、菱形的性质:(让学生动手操作后,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合理的研究,并合情地做出猜想

4、.最后学由生口头表述性质,如所用的语言表述不恰当时及时给予纠正。)(三)、例题精讲教师活动:屏幕呈现例题,指导学生观看问题,并点评解题思路及过程,最后屏幕呈现详细解题过程,供学生参考。DABC 例: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8cm,BD=6cm,求这个菱形的面积。O 通过此题引导学生发现菱形的两个面积公式:(1)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2)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四)知识检测 学习反馈 欣赏菱形图片稍微放松学生活动:完成屏幕上展示的练习,并每题由一名学生来说出答案及原因。教师活动:屏幕展示练习,板书本节课主要内容。 A级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2.菱形

5、ABCD中ABC60度,则BAC_。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 )A.10cm B.7cm C. 5cm D.4cmB级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一对角线是6cm,则另-对角线长是_ 2.菱形ABCD中ABO30度,AB=4,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_。C级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且DEAB,AE=2。求(1)ABC的度数(2)对角线AC、BD的长;(3)菱形ABCD的面积。(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菱形的定义2、菱形的性质 (同学们表演加深记忆) 3、菱形的面积 这堂课你有哪些困惑? (六)布置作业:习题18.2复习巩固1.习题5、9、11题 2.优化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