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2968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汇编(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四工程处 安全技术措施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中煤五建四处麻家梁项目部2009年10月18日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概 况我项目部施工的麻家梁煤矿副立井净直径9.3m,井深562.7m。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深度340m;基岩段采用普通凿井法施工。基岩段设计单层素砼井壁,壁厚600mm,砼标号为C35。井筒施工至井深463.4m时,筹备处要求我部进行了工作面探水,共布置4个孔,1#孔涌水量6m3/h,2#孔涌水量0.4 m3/h,深度为31m,潜孔钻机钻到19m时(井深482.4m)开始出水。为下一步安全、快速施工基岩段,决定进行工作面预注浆,注浆时

2、不打止浆垫。为了安全、快速施工,特编制本措施。 第二节 编写依据1、副立井平、剖、断面图 S1714116G.1。2、副立井工程施工合同,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文件。3、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4、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5、同煤浙能麻家梁副立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同煤集团朔南矿区麻家梁井田井筒检查孔地质勘查报告7、副立井井筒检查J2号钻孔综合柱状图。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技术规范、规程和规定。第二章、水文地质概况井深473.65m至井深489m分别穿过细粒砂岩、中粒砂岩、泥岩和粗粒砂岩。根据现场探水实际情况,473.65m475.16m的粒

3、砂岩与475.16m477.02m中粒砂岩无水,主要出水位置是478.26m489.01m的粗粒砂岩,粗粒砂岩层灰色,泥质胶结,岩芯破碎,发育内生近似垂直裂隙。第三章 施工工艺第一节 施工方案当探水孔施工完毕后,对工作面进行预注浆,注浆时不打止浆垫。1、注浆段高的确定注浆段高初部定为31米。现场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注浆段高。2、终压的确定注浆的终压取静水压力的1.5倍。注浆孔口静水压力按4.6Mpa计算,经计算后确定注浆终压为6.9Mpa。施工中注浆前应实测钻孔水压,及时调整注浆终压。实际注浆时在孔口注浆管上安装压力表,和注浆泵表压对应。3、注浆孔布置注浆孔数的确定按公式N=(D-2A)/

4、L式中:D为井筒净径,取D=9.3m;A为孔口距井筒净径距离,A=0.6m;L为孔间距,取L=2.2m。经计算得N=12(个)。4、注浆孔的径向倾角按公式 =tg-1(S+A)/H确定式中:为钻孔径向倾角;S为终孔超出井筒净径的距离,S=3m;A为钻孔距井筒净径距离,A=0.6m;H为注浆段高,H=31m。 经计算得,钻孔径向倾角为6.6,施工中按7考虑。5、注浆量注浆量按公式Q=NR2H/m计算。式中:N为注浆孔数,取N=12;为浆液损失系数,取1.5;R为浆液有效扩散半径,取R=7.65m;H为注浆段高,为31m;为岩层裂隙率,取=2%为浆液的有效充填系数,取=0.8;m为结石率,取m=0

5、.8。经计算得,预计注浆量为2050m3。施工中应根据注浆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6、浆液配制采用单一水泥浆,注浆初始,如吸浆量大于吸水量的80%,可调浓一级配比,反之则调稀。如注浆压力持续30分钟不变可调稀一级配比。浆液常用的几种配比见下表。钻孔吸水及浆液配比对照表单位吸水量(L/minm)初始浓度(水灰比)每立方浆液水、灰用量(Kg)浆 量(m3)水水泥3.02:19004501.0505.01.5:18255501.0088.01.25:18126501.0291:17507501.00013.00.75:17129501.029150.6:166011001.026第二节 施工工艺1、钻孔

6、施工(1)孔口管采用1086mm无缝钢管加工而成,管长3.0m,上端焊接法兰盘,管身2.5m长车鱼鳞扣。(2)与孔口管上端所焊接的法兰盘相配套的卸压球阀。(3)钻进采用直径90mm钻头,钻杆直径60mm,钎杆分次连接。(4)钻孔施工顺序按照钻孔布置图施工。依次施工1#7#2#8#3#9#4#10#5#11#6#12#孔,12#孔作为终检孔,检查评价注浆质量。(5)先将钻机用锚杆固定牢固,然后用直径130mm钻头施工一个直径130mm深3.5m的钻孔,把孔口管放入孔内,用注浆泵往孔口管内注浆,先用单液浆,当浆液从孔口管外翻出后,改为注双液浆,当双液浆再从孔口管外翻出后停止注浆。埋设好的孔口管,必

7、须保证管口上平面要高出底板和管体的垂直度,等钻孔内的灰浆凝固后,再在埋设好的孔口管上安装高压阀门后进行钻孔。(6)开孔时,将钻机操作阀扳至推进状态,使钻头顶紧工作面开孔位置,先以较大冲击力冲击,不要开动旋转操作阀,以便于钻头定位,给予适当的水量减少粉末,待钻头钻进150200mm时,再以全风门冲击旋转,并适当加大推进力和水量,使汽水混合物保持适当比例,进行正常的凿岩工作。钻完一根钻杆后,停掉冲击旋转操作,将风水调至最大,来回拉动几次,以便更多的岩粉排除。接钻杆时,要停止风马达运转和停止给冲击器送风送水,把叉字插到托钎器的钻杆槽中,使风马达反转,滑板后退,使接头和钻杆脱开,接上钻杆,按次循环连续

8、工作,直至终孔结束。(7)钻进过程中应定期、定时的观测钻孔水量的变化,当钻孔涌水量小于3.0m3/h时,一次钻至终孔深度,然后提钻注浆;当钻孔涌水量大于3.0m3/h,停止正常钻进,进行提钻注浆,然后再扫孔、钻进,直至满足终孔深度的要求。(8)钻进中如遇破碎地层,利用清水钻进,要轻压,慢速给进均匀,少窜动钻具,防止塌孔。严禁使用弯曲钻杆,并经常检查处理。发生卡钻、掉钻等现象,无法钻进时,可提钻注浆后再行钻进。提钻前记录清楚卡钻、掉钻位置。注浆以浓浆、低压、缓注为主。注浆结束后养护46小时后再行扫孔钻进。(8)每次成孔之后,都应仔细观测注浆孔的水量、水温、水压、水色、水味及携带物质,详细地记录数

9、据,以便分析水源。2、钻孔防突水措施(1)钻进中的钻孔需装上闸阀、球阀及防喷装置才能正常钻进。(2)钻孔前孔口管、法兰、螺栓、防喷装置,钻机具等要认真检查,安装要仔细认真,一丝不苟。(3)工作面要准备管子割刀,当出现钻孔突水,来不及抽出钻杆等意外情况下及时割断钻杆,闭阀止水。(4)钻进时应密切注意孔内水量变化,一旦发现顶钻等突水征兆时及时停止钻进,抽出钻杆,关闭阀进行注浆封水。(5)井底工作面要设专人看管开关阀门,要准备专用板手,且要熟练使用。(6)钻进时要保持水泵完好,且有专人看管,井底积水及时排除。(7)为了确保井筒施工安全,副井内吊盘上布置一台DC50807型卧泵、5m3水箱两个,工作面

10、配置4台风动潜水泵排水;地面准备一台DC50807型卧泵备用。井筒内敷设一趟1084mm排水管,采用钢丝绳悬吊。同时将井内吊挂的一趟1594.5mm的压风管作为排水的备用管路,以防不测。3、注浆作业(1)注浆工艺下吊盘放置DBGH-30-80/80型注浆泵与2个1m3水桶,分别作为玻璃水池和清水池,水泥浆液用3 m3吊桶下料,吊桶下至下吊盘与喇叭口齐平位置,通过高压胶管和混合器与孔口管上高压转芯阀连接。配制好的浆液通过注浆泵注浆管混合器孔口阀门孔口管注浆孔注到含水层。 注浆前必须将孔口高压转芯阀关闭,对注浆管路进行压水试压,试压压力为注浆终压的1.2倍,当达到注浆压力并稳定1015分钟管路不漏

11、水后方可进行注浆作业。试压主要用来检查泵和吸排管路的畅通情况,同时加压,用清水冲洗岩石裂隙的泥质充填物和孔内岩粉,提高浆液与裂隙面的粘结程度及抗渗透性,使注浆达到很好的效果。再者根据压注清水,了解岩石的吸水率,以便确定浆液的类型和初始浓度(2)注浆前应先测定钻孔水量及水压。(3)注浆前先进行压水试验,根据压水试验的结果确定初始浆液浓度。(4)注浆时,将吸水笼头从清水桶中拿到水泥浆液桶中,搅拌水泥要均匀,以防沉淀,加料加水要均匀和匀速搅拌,当停止注浆时,首先打开泄浆阀,然后关闭注浆阀。同时把笼头拿到清水桶中等冲洗完注浆机和注浆管路后方可停机。(5)注浆过程中派专人在副井工作面负责观测迎头和井壁有

12、无跑浆现象。若发现跑浆时,可采用提高水泥浆液浓度来缩短凝胶时间;或者注一会停一会,进行间歇式注浆等方法,必要时使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6)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缓慢上升,吸浆量逐渐减少,一直达到设计终压后,按照结束注浆标准,吸浆量控制在5060L/min以下,稳定2030分钟即可结束单孔注浆。(7)管路清洗每次结束注浆时,应先将孔口转芯阀关闭,待注浆泵泵压归零后再打开三通放浆,然后压清水冲洗管路,保证管路全部出清水为止。将放掉的浆液打进吊桶,排至地面。(8)扫孔、复注一次注浆量如果大于50m3或注浆时间持续6个小时仍达不到结束标准,可以结束本次注浆。在注浆结束后46小时后扫孔,然后再行注浆。(

13、9)每次结束注浆时,应先将孔口转芯阀关闭,待注浆泵泵压归零后再打开三通放浆,然后压清水冲洗管路。(10)注浆记录每次注浆自压水试验至注浆结束全过程都必须系统观测并记录泵压、吸浆(水)量、注浆(水)量及浆液配比、材料消耗等原始数据,作为分析注浆效果的依据。记录分井上和井下两部分,井上记录注浆孔号、段高、浆液的配比和放浆时间等;井下记录表中除浆液配比外全部内容。4、注浆效果检查(1)扫孔检查,设计4个孔,分别是1#、4#、7#、10#孔,4个孔都钻注到设计终孔位置后,提钻后关闭闸阀20分钟后,再打开放水闸门,视有无涌水,无涌水或涌水微弱,效果为佳。若仍有较大涌水,待其稳定后,用容积法测量其涌水量,

14、然后关闭阀门,测定静水压力,并进行再次复注。(2)根据原始记录(包括浆液注入量、压力情况等)帮助判断注浆效果。(3)在注浆段井筒下掘时,应复核注浆效果的结论、观察、分析岩石裂隙浆液充填规律,做好经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第四章 劳动组织与材料备用计划第一节 劳动组织实行“三八制”作业劳动力组织序号工种名称人 数备注小班圆班1钻工(注浆)15452记录员36每班工作面1人,地面2人3观察员824每层吊盘2人,工作面2 人4司泵工265机修工266电工137龙头工2612吊盘信号工2613班队长2614井口信号工2615把钩工51516大班机电修2017管服人员20合计169第二节 主要设备材料计划工作面预注浆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打钻1潜孔钻DN100台53钻杆50 L=1m根3005异型接头42% 75%只106钻头90%只30钻头130%只68垫叉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