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26938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教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茶栽培与管理技术 二0一五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油茶的概况 3 等二章 油茶生长特性芽苗砧嫁接苗培育技术 3一生态学特性嫁接前准备 3二生长发育特性嫁接 4第三章 岑溪软枝油茶的个体特性 7第四章油茶配套栽培技术 8 (一)油茶造林技术 8 (二)油茶幼林管理 10 (三)油茶成林管理10第五章油茶病虫害防治及冻害防御 10(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1 (二)主要害虫防治措施 11第六章 茶果采收及处理 12 (一)、茶果采收12 (二)、茶果处理12岑 溪 软 枝 油 茶 的 栽 培 与 管 理 技 术第一章油 茶 概 况油茶(Camelliaspp)是山茶科(Theacae)山茶属(Ca

2、mellia)中种子含油量高、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的总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其主要产品茶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酸组成合理,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是理想的食用油。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发展油茶生产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油茶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我国是个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山、丘陵和岗地,有利于发

3、展木本油料植物,向山地要油,从而提高木本油料的比重。油茶是一种长寿树种,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种植油茶不但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人,还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优质食用油的需求。我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5000多万亩,并以普通油茶为主,年产茶籽80万吨,产油20多万吨,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8个省(区),其中以湖南、江西和广西三省区为集中栽培区。根据油茶适生地区的土地资源现状及气候等条件,油茶在南方各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油茶资源潜力大,前景广阔。第二章油茶生长特性一、生态学特性油茶广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8个省(区),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

4、的北部、日本南部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垂直分布上可从中国东部地区的海拔不到100米到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2200米以上。油茶根系发达,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幼苗时稍耐荫,根系直立,在pH值4560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经济收益期50年以上,在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百年大树也是挂果累累。二、生长发育特性1根系生长特性 油茶属直根植物,主根发达,幼年阶段主根生长量一般大于地上部分生长量,成年时正好相反。成年时主根能扎入23米深的土层;吸收根主要分布在530厘米的土层中,且以树冠投影线附近为密集区,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趋水趋肥性。

5、 油茶根系每年均发生大量新根,每年早春当土温达到10时开始萌动,3月份春梢停止生长之前当土温17左右时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其后与新梢生长交替进行,当温度超过37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夏季树蔸基部培土或覆草能降低地温,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根系的生长。9月份,果实停止生长至开花之前又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这时的土温是大约27、含水量17左右。12月后生长逐渐缓慢。 2新梢生长 油茶的新梢主要是由顶芽和腋芽萌发,有时也从树干上萌生的不定芽抽发。油茶顶端优势明显,顶芽和近顶腋芽萌发率最高,抽发的新梢粗壮,花芽分化率和坐果率均较高。树干不定芽萌发常见于成年树,有利于补充树体结构和修剪后的树冠复壮。

6、油茶幼树生长旺盛,在油茶主产区立地条件好、水肥充足时,一年可抽发春、夏、秋和晚秋等多次新梢,进入盛果期后一般只抽春梢,生长旺盛的树有时亦抽发数量不多的夏秋梢。春梢是指立春至立夏间抽发的新梢,数量多,粗壮充实,节间较短,是制造和积累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主要的结果枝,强壮的春梢还可以成为抽发夏梢的基枝。春梢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于树体的营养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到树体生长、当年开花和来年结果枝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培养数量多、质量好的春梢是争取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之一。夏梢是指立夏到立秋间抽发的新梢,一般集中于67月间抽发。幼树能抽发较多的夏梢,促进树体扩展;初结果树抽发的夏梢,少数组织发育充实的也可当年

7、分化花芽,成为来年的结果枝。秋梢是立秋到立冬间抽发的新梢,一般在910月间抽发。以幼树和初结果的或挂果少的成年树抽发较多,但由于组织发育不充实,不能分化花芽。3开花结果习性在正常栽培情况下,油茶实生树一般34年开花结果,而油茶嫁接树则提早23年;造林后46年开始挂果并有一定产量,68年后逐渐进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平均亩产茶果200600千克,优良新品种亩产茶果1500千克以上。油茶的芽属于混合芽,花芽分化是从5月份春梢生长停止后、气温大于18时开始,当年春梢上饱满芽的花芽原基较多,以气温2328时分化最快,到6月中旬已能从形态上区分出来,7月份时已可通过解剖观察到花器的各个主要部分,到9月份才

8、能完全发育成熟。油茶的挂果能力与结果枝或结果母枝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所谓结果枝是指在当年春季由混合花芽抽发的新梢,该新梢能分化出花芽,并能当年开花挂果。油茶花期在长江流域主产区为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以11月中旬为盛花期。油茶开花坐果后,在3月份第一次果实膨大时有一个生理落果高峰,78月是油茶果实膨大的重要高峰期,这个时期的果实体积增大占果实总体积的6675,也可能存在第二次落果高峰;810月份为油脂转化和积累期,其中8月中旬至9月初、9月底至10月采收前有两个高峰,油脂积累占果实含油量的60。第3章 岑溪软枝油茶的个体特性岑溪软枝油茶是我国第一个油茶良种,以枝条韧软、挂果下垂而得名,已在

9、广西全面推广,全国已有十四个省(区)300多个单位进行引种种植,造林面积达30多万亩。其中岑溪软枝油茶二、三号(以下简称岑软2、3号)是广西林科院利用从岑溪软枝油茶中选出的24个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测定,经过连续八年系统测试评选出的两个高产无性系。是目前我国已鉴定出的高产无性系中产量较高的两个无性系。它们的主要特性是: 1.速生,早结。在广西林科院栽培的品种比较试验林中,种后四年,岑溪软枝油茶树高生长比当地普通油茶、湖南普通油茶分别大22.3%和32.5%。在年生育期中,其春梢抽发期比其它品种都早1520天,软枝油茶在其它品种刚萌动时,其梢长已达15厘米左右。岑软2、3号保持了亲本这一特性,经七

10、年观测,2号树呈圆头形,冠幅大,平均达5.87平方厘米,比其它无性系大15平方厘米;3号树呈冲天形,树体高大,平均高 2.87米 ,比其它无性系高出10厘米多。岑软2、3号造林后2年开花,3年结果,5年达产。 2.高产、稳产。岑软2、3号经连续四年(58年生)测产,亩产油分别达到123.29斤和125.13斤,比参试其余无性系均值分别高268.90%和272.91%。最高年产量:亩产茶油2号为165.40斤、3号288.42斤,比其余无性系最高年产量增产113倍,进入盛产期后,岑软2、3号连续三年产量变幅均不超过8%,表现出较为稳产的特性。 3.含油高,油质好。油茶种仁含油率在50%以上者属含

11、油率高的品种,酸价在3以下者为油质较优良。岑软2、3号种仁含油率为51.37%和53.60%,果油率为7.06%和7.13%,酸价分别为1.34和0.55。体现出高产无性系的丰产、优质性状。 4.抗性强,适应性广。岑软2、3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和抗旱、抗寒能力。两个无性系的病虫害均小于1.5%;它们在高山陡坡或低丘平地、土质好或较差的地方都生长良好。但油茶属于果树,每年以采果为主,而且一年四季花果不离体,消耗养分极大,要使油茶获得连年丰产,必须有一个适生的环境供其生长。岑软2、3号油茶适宜海拔 400米 - 1200米 ,坡度25度以下的丘陵地带,土层较厚,PH值4.56之间,母质为页岩、花岗岩

12、发育而成的红壤、黄红壤。第四章油茶配套栽培技术 油茶适应能力强,但良种的增产潜力必须要有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否则不但难以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而且树体容易出现早衰退化现象。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栽培技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油茶造林技术、造林地选择根据油茶的适生性,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4560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为宜。要求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一般在400-1200米之间为宜,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度的缓坡中下部为宜。油茶适宜栽植于阳坡、半阳坡。要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种苗选择(1)选择优良品种:新造林必须

13、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优良新品种。宜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产量高、抗性强并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是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还有少量的杂交子代。如广西林业科学院选育的“岑软”系列、湖南林业科学院选育的“湘林”系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的“长林”系列等 (2)选择壮苗:优良家系和杂交子代采用一年生实生苗,优良无性系采用芽苗砧嫁接两年生裸根苗,苗木规格达二级苗以上(一年生实生苗苗高15厘米,二年生嫁接苗苗高25厘米,基径04厘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上山造林。目前,营养钵苗逐渐用于上山造林,确保造林成活率,极大地提高了造林质量。

14、、整地油茶整地方式有全垦、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全垦整地适用于坡度小于15度,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缓坡;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在1625度的山地,沿等高线整地,以利水土保持;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而又零散的山地。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根据林地坡度的缓陡进行全垦或带状整地,株行距米,挖穴000厘米,用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每亩施35吨,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造林油茶造林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进行均可,以春季芽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宜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种植方法栽植时,最好能在根蔸处加些火土灰、磨细的稻田土或肥沃的培泥土作定植土,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加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要使嫁接口与地面平,浇透水以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二、油茶幼林管理油茶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期前的阶段。可分为两时期:一是幼林早期,即从定植到挂果之前,一般为45年;二是始果期,即从挂果期到盛果期之前,一般为34年。油茶幼林早期的管理特点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始果期的管理特点是促进油茶树体养分积累,为进人盛果期打下基础。1.施肥: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年12次。定植当年通常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