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352577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26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的第三课修订备课(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导读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但是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识字1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秋天展示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秋天。我的画是一幅充满人文情感的画,将秋天美丽的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把作者爱生活,赞美秋天的感情真实的表达出来。植物妈妈有办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的表现出来。古诗两首会让人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读着本组教材,我们感到了“爽”,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秋时节,神气清爽;我们感到了美,大雁南飞,山河壮美,春华秋实,劳动创造了美。二、单元目标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是48个,会写的生字

2、是46个;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相关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引导学生画秋天、写秋天,并动手利用树页等制作书签、贺卡等。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感受秋天的美丽。三、单元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字与写字;词语句子的积累与运用。难点:感受秋天的美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爱。四、课时安排预计1416课时完成教学。识字 1教材分析:本课是三组关于

3、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12个关于秋天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观察身边的景物;说出描写秋天的其他词语。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有收集词语的兴趣。知识能力检测1、 看拼音写词语 shn g ling shung zhng hu dng shn ( ) ( ) ( ) ( )yi ceng wu gu feng deng zhung l y cng ( ) ( ) ( ) ( )2、 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夏天 (

4、 )的秋天 ( )的图画宜人的( ) 金色的( ) 壮美的( )3、本课学习了很多和秋天有关的词语,你能再说几个吗?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了解秋天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养成爱观察的习惯。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谁能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二、欣赏图片从这些图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学生交流。课文中用很多优美的词语给我们介绍的秋天的迷人景色

5、,我们一起读一读。三、读中识字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4、开火车读生字。5、 同桌卡片抽读。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动听,老师也被感染了,请大家给老师一次读书的机会。四、朗读感悟。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5、 多种形式读。(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五、在读中巩固

6、识字。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六、在应用中巩固识字。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2、卡片游戏找朋友。七、在写中巩固识字1、 认读字音。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指导”登”爽”两个字的笔顺。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6

7、、 学生练习。八、实践活动“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九、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十、作业积累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板书设计: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1、秋天教材分析: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高气爽,稻谷飘香,树叶飘落,大雁南飞秋天又是美丽的、生机勃勃的:“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稻子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水里,

8、小鱼把树叶当做伞,在下面游来游去;岸边,蚂蚁把树叶当作运动场。这些形象的描写使秋天变得更加美丽而富有生机。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字;用“像”说句子;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背诵课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观察身边的景物,观察身边大自然的变化。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知识能力检测1、 看拼音写词语ln tin do tin w tong ch tng png bin( ) ( ) ( ) ( ) ( )2、 用下面的词语说句子-那么-,那么-。-像-。3、 说一说秋天的变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背诵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教学难

9、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感悟秋天的美丽。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2、自读课文,

10、从文中找出它们说话的内容。(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引导学生读出小动物们欢快游戏的情景,特别是注意体会“游”“藏”爬”跑”等动词的运用。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

11、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六、课堂总结作业:1、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2、模仿秋天语句,以找秋天为题,写出二三种植物秋天的特征;或者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写一写果园里、庄稼地里、田野里、街道上哪些现象表明秋天已经来到。板书设计秋天天 蓝蓝的稻田 金黄的 落叶 小鱼的伞 蚂蚁的运动场 燕子的电报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请学生读课文。二、学习生字1、范写生字,强调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以及容易出错的笔画。注意重点指导:”爬”字第四笔捺要长,应托住巴;”蓝”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最后一笔要长。2、学

12、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3、给生字括词,扩大词汇量。4、抄写生词。5、教师抽写生字。三、背诵课文四、作业:背诵课文;抄写词语。板书设计:秋天 梧桐 蓝色 盼望 爬树2我的画教材分析:我的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画上有金灿灿的桂花、一抹金黄的草坪、黄中透红的落叶,有茂密的果树林我的画又是一幅充满人文情感的画,作者借画画、送画为由,运用比拟的手法,将秋天美丽的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来描写。简单几笔,便把作者热爱生活、赞美秋天的感情真实的表达了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 观察秋景,把自己喜欢的景色画下来。知识能力检测:1、 看谁连的又对又快。Ci fng tn tng gu桂 枫 通 猜 毯 2、 填空黄澄等的( ) 金灿灿的( ) 绿色的( )活泼的( ) 闪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