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52548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的逆向选择机制及外部负效应 1、企业的惰性依赖和逆向生存选择机制。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政府、对国家银行的惰性依赖思想根深蒂固。资金不足向上级主管部门、向银行伸手,经营亏损时矛盾上交,把责任推给国家,自身则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多数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只消耗,不积累,疏于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很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技术含量指标数十年一成不变,与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极不相称。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占用了绝大部分社会资产和银行贷款,拥有最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学历人员,享受诸多政策优惠,却依旧业绩平平,一潭死水,产出的却只是GDP的一小部分,只提供了1.1亿人的就业;而

2、民营企业一没有政策优惠,二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却积极进取,一派生机,贡献了GDP的50%以上,为2亿多人提供了就业。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习惯于一手要资金,一手要市场的惰性模式,躺在国家和银行的怀里吃大锅饭,产权重组以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惰性依赖的思想观念,企业的经营仍然寄希望于作为大股东的国家或政府,国有企业经营者仍然以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思路滥用和侵吞股东财富,产权股份化改造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乃至有人把国有企业喻为“吃了财政吃银行,吃了银行吃股民”的大黑洞。 国有企业这种特殊制度存续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国有企业畸形的生存选择机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工人,都依靠论资排辈,拉关系走后

3、门提升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财富,而不是依靠实力的竞争与较量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使人自然而然地把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投资于疏通关系,铺垫仕途,不投资于钻研业务,提高素质。 2、企业的惯性低效与逆向投资选择机制。 国有企业参加的集团交易多以回扣或提成等非市场因素作为讨价还价的基础,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体现为回扣竞争而不是产品质量、性能的竞争,形成了国有企业特殊的投资选择机制:国有企业的采购多选择质次价高的产品和要素,而把优质、廉价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排斥在外,为国有企业经营失败埋下了隐患。这种畸形的投资选择机制和生存选择机制必然导致国有企业优先选择高成本投资和低能力管理人员,使企业在投资选择和人才选择方面都

4、存在低效率,而当国有企业被市场选择时,得到的回报只能是低收益。 由于这种低收益并不妨碍经营者的短期利益(租金、在职消费,侵占国有资产等),因而可以长期存在,甚至国企的低效正是管理者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化的产物,这就是所谓“富了和尚穷了庙”的原因。所以,只要这种个人利益激励存在,国有企业就存在惯性低效率。 3、国有企业制度的外部负效应。 首先,腐败与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钻政策的空子,打制度不成熟的擦边球,趁产权重组、股份化改造和上市融资之际弄虚作假,偷逃债务,侵吞国有资产和股民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有企业成了众多有政治心计的人千方百计套现国有资产、中饱私囊的腐败温床,成了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5、、设租寻租的平台。到目前为止,破获的贪污腐败案件绝大部分与国有企业有关。国有企业豢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成为腐败现象的重灾区。 作为腐败横生的必然结果,国有企业也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巨大缺口。由财政部出资1.3万亿元按账面价值收购的国家银行不良债权中,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债务,而受财政部委托清理债权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的资产回收率不足30%;政府批准的债转股金额超过4000亿。就目前情形看来,企业按规定赎回股权基本无望;加之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压价出售等内幕、黑幕交易,导致国有资产贬值1050不等。不言而喻,国有资产成为“内部人”以各种方式争食的“唐僧肉”,流失的总额惊人。 其次,在经济领域引

6、起更多的市场失灵。政策优惠、政府补贴和市场壁垒等差别性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来扭曲效应,如对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市场保护、税收倾斜等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苦乐不均,要素报酬不平衡现象;以租金为引导的集团交易扭曲了价格信号,助长了不正当竞争,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政府监控的601种商品中,有80供过于求,不得不说是资源盲目配置的结果。这种状况阻碍了市场机制的顺利形成,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在全球市场化的背景下,将增大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风险。 再次,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持续激励效应,这种激励是由国有企业的制度结构派生的,影响了几代人,在这些人的思想观念中根植了平均主义、惰

7、性依赖心理、逃避竞争和得过且过思想。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在混合经济的背景之下,这种观念与新时代的积极进取、竞争拼搏、多劳多得的新文化相撞击,产生了畸形的社会经济效果:为官者贪污腐败,不劳而获,为民者溜须行贿,投机取巧,在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取向方面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制度困境:持续的寻租激励 1、租金是制度缺陷的产物。 租金最初产生于对特殊资源的占有,如土地的所有者可以拥有地租。如今,租金的意义已经被拓展为拥有特权的人们的一种特殊利得。特权就是超市场的力量,一些人拥有的利用资源、处置资源的权力不是通过市场公平竞争,有关主体自主交易获得的,而是外在力量赋予的,使得资源出现特权交易与市

8、场交易两种价格,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租金。特权阶层通过控制特权交易的价格来控制租金的大小。寻租机会在计划经济和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十分有限,而在转轨经济中则普遍存在,主要是计划经济遗迹和市场化环境之间摩擦的产物。 有两方面的因素可以最终促成寻租行为:一是强烈的寻租动机,二是低成本的寻租机会。寻租收益等于租金减去寻租成本,寻租成本主要表现为机会成本。寻租是一种代理成本,代理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只要代理人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就会产生针对企业资产的寻租动机;特权的存在和市场结构的扭曲则产生了寻租机会,当寻租不易于被识破或往往难以追究(寻租低成本)的时候,人们就越发倾向于为了高额回报

9、铤而走险。在现行的外部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下,国有企业各级管理者有着充足的寻租机会:内幕采购所得回扣;压价出售国有资产从黑幕交易伙伴处分得好处;利用国企招牌上市融资,将筹集到的资金转移经营、私分盈利等。其中任何一项收入都比守法经营的企业经理应得的年薪或股票期权收益高得多,加之追求这类租金不用付出艰苦努力,只要敢于冒违法乱纪的风险即可。所以,当充满寻租机会的诱惑和寻租暴富的示范时,提高经理报酬,给予股票期权,个人荣誉和道德说教在多数人的眼里都不值一提。 可见,如何消灭寻租机会和杜绝寻租行为是经济转轨时期任何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明晰产权从理论上讲可以减少各级代理人的寻租动机,但单纯改变所有制结

10、构并不能减少寻租机会。迄今为止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际上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划分了所有权,但并没有使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产生实质性变革,始终未能改变约束软化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各级代理人对企业的控制权仍然是不流动的和几乎无监督的,这种控制权仍然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属于少数人一种特权,租金正是这种特权的产物。因此,尽管产权结构的外衣有所改变,但产生租金的土壤并没有改变,而寻租的机会则随着控制权的不断下放而持续增加。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就拥有了寻租机会,即使经理也是股东,只要股权收益小于寻租收益,经理就会选择寻租收益而放弃股权收益。 2、国有企业的寻租激励 尽管现代企业都面临委托代理矛盾,但不同的宏观

11、制度环境和不同的微观监管水平会带来委托代理成本的显著不同。无论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都很高,因而经营管理效率很低。 首先,个人财富极大化是国有企业经营代理人的利益极大化目标。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告诉我们,每一个理性经济人都会自觉地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化。个人利益极大化表现为个人效用极大化,而个人效用由个人的需要决定。据专家分析,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主要由个人成就和财富增长构成。在我国,不同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于个人成就(或个人荣誉)和财富增长需要的权重并不相同,有几方面的因素使财富增长方面的权重增大:一般而言,年轻一代的人才更倾向于对个人财富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

12、个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上,财富对人的激励要大于成就或荣誉对人的激励。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环境,我们可以设计有企业经理人员的利益极大化方程: 用EUm表示经理预期收益,Max(EUm)表示经理利益极大化目标。 则:EUm=U(个人财富,a*成就),0成就成就(个人财富,b*企业业绩),0得出:Max(EUm)Max(收入,b*企业业绩) 又,在现行制度环境下:收入收入(薪金,c*租金)c1,表示收入与租金强相关。 因而:Max(EUm)Max(薪金,c*租金,b*企业业绩)。 可见,在薪金灵活性不大的情况下,经理会积极追求租金

13、收入和作为租金另一种表现形式的在职消费,二者都是对企业拥有的控制权所派生的。 其次,资产所有者国家或其他股东的利益极大化目标则是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所有者的财富就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者追求财富极大化就是追求企业资产最大程度的增值。因此,所有者或股东的利益极大化方程是:EUo=U(财富) 其中:财富财富(企业资产价值) 得出:Max(Euo)=Max(企业业绩) Euo表示股东预期利益,Max(Euo)表示股东利益极大化目标。 可见,股东追求的目标是企业业绩极大化。 第三,现行国企制度客观上鼓励追求租金,背离企业业绩的行为。 目前,对于委托代理双方目标不一致问题,国有企业所有者尚没有摸索出一套有

14、效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代表产权的政府与国企经营者之间的契约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即激励不相容,约束不到位问题。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的任期与其经营业绩一直没有真正挂起钩来,使寻租的风险或机会成本很小,客观上鼓舞了经理人员追求寻租收益而无视企业业绩。一方面,对于为企业扭亏脱困成绩显赫,为创造利税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者没有足够的利益补偿,使他们感到两种严重不平衡:得到的与付出的不对等,得到的明显少于付出的;与付出同等努力的非国有企业经理相比收入差距太大。两种不平衡使他们或者人心思动或者铤而走险,用非法手段找寻自己应得的那部分收益,被动地加入寻租者行列。另一方面,那些贪婪钻营,一心损公肥私,无心认真治理企业,业

15、绩糟糕的经营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国家对这样的管理人员往往采取平行调动,另行安排职务的处理办法,事实上纵容了他们推卸责任,在新的岗位继续挥霍国有资产,中饱私囊行为,使他们肆无忌惮,野心勃勃,成为蚕食国有资产的硕鼠,纵然有人案发落狱,在众多以身试法者当中也只不过是凤毛麟角,不足以惩戒后来者。 3、能否有效减少寻租收益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 回顾国有企业的制度沿革,不难发现,国有企业制度中长期蕴含着寻租机会:平均主义奖懒罚勤;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导致预算软约束,客观上鼓励企业多留少交,甚至虚亏实盈;产权转让与内幕交易则再次鼓了内部人腰包,损害了国家利益。约束机制的建设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未能消灭寻租生存的土壤;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市场化程度低,还存在地区壁垒,行业壁垒,要素流动壁垒,并且仍然没有一个昌明的市场法制环境;没有规范的资本市场来客观地形成国有企业股票价格;没有充分竞争的要素和产品市场来形成行业的正常利润水平;没有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来形成对经理阶层的客观评价和约束;随处可见的市场壁垒阻碍了经营绩效信息的传达等。无论是国家还是私人所有者都无从找到评价代理人行为的客观公正的依据,在产权与控制权注定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无法从外部获得关于生产经营的可靠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