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2376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37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教材(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项目 设计方案一、 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招标文件及图纸DBJ01-615-2003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21/T1341-2004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施细则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6510-8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J1200-88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BG7401-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B11318.5-89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

2、备与部件;可靠性要求与试验方法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BJ232-82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 设计原则本系统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系统设计与配置强调先进适用。在技术上保持先进性,具有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及产品更新的能力。系统设计与配置综合平衡考虑,特别强调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在节能等方面的作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系统设计与配置在体现本工程整体特色的同时,注意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除考虑建设时的一次性投资

3、外,还考虑系统到的运行成本,并使之最小化。整个系统在规划时结合建筑的各功能分区进行设计。具体如下: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目标,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中文显示、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管理轻松、方便。标准化:各子系统设计及其实施将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进行,所选用的系统,设备,产品和软件符合工业标准或主流模式。先进性:考虑到电子信息及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子系统所采用的设备产品和软件不仅成熟而且能代表当今世界的技术水平。实用性:集成管理系统设计将以业主需求分析着手,并以得到业主认可的需求为目标来开展工作,保证满足目前存在的各种需要。合理性和经济性: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4、和各种资源为目标进行工程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和效益,争取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和可靠是对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弱电集成系统工程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之一。模块化和可扩充性: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既可使不同厂商的集成管理系统到一个管理平台中,又可使系统能在日后得以方便地扩充,并扩展另外厂商的系统。方便性和舒适性:在使用和操作上将为弱电工程的拥有者、管理者及其客户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务,提供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的工作环境。灵活性:系统提供管理人员和用户灵活移动和变更设备的可能。二、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1. 产品规范和技术标准本设计方案中所使用产品主要适用的规范标准为:TIA

5、/EIA 568-B 北美综合布线标准TIA/EIA 569北美建筑通讯线路间距标准TIA/EIA 570北美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TIA/EIA 606北美商用建筑通讯基础结构管理规范TIA/EIA TSB67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测试标准TIA/EIA 607北美商用建筑通讯接地要求ISO/IEC 11801 国际综合布线六类信道标准EN50173 欧洲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MC 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ANSI FDDI 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IEEE 802.3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CSMA/CD接口方法IEEE 802.5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令牌环接口方法YD/T926

6、.2-200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邮电部部颁行业标准)JGJ/T16-92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规范2. 系统组成及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各办公区域部分的数据端口,由超五类非屏蔽插座(单、双孔面板)信息点设于墙面、屏风。所有电信插座的面板应为86型单孔或双孔; 所有的电信插座应配有明显的、可方便互换的、永久的彩色标识,以区分插座用途。电信插座带有永久防尘门,以免在综合布线系统长达十几年的使用期限内因空气和潮湿导致布线系统链路性能的下降。信息模块类型本系统铜缆

7、模块采用采用(语音、数据)超五类彩色模块以区分不同的功能应用,并要求达到元器件级性能。本方案中桌面部分的铜缆信息点面板均采用高强度阻燃型ABS材料,并带防尘功能。尺寸为86x86mm,即国家标准86型面板 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为工作区面板至管理区配线架之间的电缆。数据水平区子系统选择美国耐威公司的All-Lan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采用创新的凹槽设计引导护套中的线对,以提供卓越的传输性能。其优良的设计保证4对兼容信号能共享同一电缆而不会损伤数据的完整性。此电缆支持155MbpsATM(异步传输模式)。100BaseT,千兆以太网传输并支持多路ATM信号和其他兼容信号同时传输。此高速率100

8、欧姆高性能电缆的优良近端串扰,保证多个相同信号传输并显著地减少信号泄漏和衰减。此电缆符合甚至超过了ISO/IECIS11801第二版以及EIA/TIA568B.2和CENELECEn50173的衰减和近端串扰要求。 主干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主要由光纤和大对数双绞线及其它电缆组成,经设备弱电竖井垂直铺设,室外走管道井或预埋管线。楼内主干,数据主干光缆采用室外单模12芯光缆;语音主干采用100对大对数电缆; 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五个部门的网络机房构成,管理间位于各部门网络机房,MDF设置在综合楼负一层楼控机房内。部分语音主干采用三类100对大对数电缆,主干端语音配线架采用110型卡接式配线架并机

9、柜式安装,即方便语音跳线同时安装体积小,密度大。数据信息点水平管理按全机柜式配线架配置,数据及语音铜缆部分采用全机柜式快接式电子配线架配置。 设备间子系统主设备间管理设备全部采用机柜安装,机柜为2米,19英寸标准,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及风扇,可将设备间网络设备一同放置其中。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等优点。 建筑群子系统本项目仅考虑电信进线需求;布线系统的安全性电气防护综合布线的标准规定:当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电磁干扰一般来自于电磁场或电力场,这些干扰源会影响数据的传输。为了减弱干扰的影响,最

10、佳的解决办法是将电缆远离干扰源。应符合下表:3. 综合布线系统点位表设计服务中心楼层数据点语音点无线AP点地下层991F512242F583243F58484小计17611112楼层数据点语音点无线AP点地下层1F26182F59293F36124F4224小计16383楼层数据点语音点无线AP点地下层551F4082F705223F50362小计1651014楼层数据点语音点无线AP点4F644425F35266F37267F3329小计1691252综合楼楼层数据点语音点无线AP点1F5122F551933F481224F202025F222026F7F小计1507211总计:823492

11、295.系统设备指标三、 计算机和安防网络系统工程1. 系统概述XXXXXXXXX医院网络互连的建设包括园区计算机网络及安防专网的核心网络的建设,统一互联网出口的建设,网络安全设备建设等。构建一个以IP技术为主体的,支持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骨干网络平台,以此满足业务需求。2. 网络建设原则 标准化及开放性采用的设备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任何一台设备都可用符合该标准的其他厂家的设备所替换;开放的网络可以让用户自由地选择不同厂家的产品,不受原有厂家的限制。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的利益。要求网络的设计一定要基于国际标准,使用标准的通信协议。让不同厂家的设备能够在同一个网络上同时

12、运行;规划设计以及采用的设备应是开放的,应能够保证其他厂家设备的接入;在一个复杂的大型网络系统里,必然共存着多个厂商的硬件和软件产品。网络系统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的互联,从而实现网络信息及设备资源的共享。为了保证用户的网络系统具有互操作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可管理性,应建立一个开放的,遵循国际标准的网络系统。 可扩展性规划设计以及采用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网络设计应保证节点级的扩展,以及满足其它生产应用接入对网络的需求;随着网络用户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网络能方便地扩充容量,支持更多的用户和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要能平滑地过渡到新的技术和设

13、备,保护用户现有投资。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和对外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必然随之不断扩大。因此,目前的网络设计必须为今后的扩充留有足够的余地,这样才能最好地保护投资。除单个设备本身的扩展能力之外,在网络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整个网络系统在未来几年的扩容能力和扩容办法。这样才能既照顾到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能满足今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发展需要。 安全性安全在这里的含义不仅是指网络系统本身的可靠安全、抗意外灾害、抗攻击的能力,而且也要保证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从布线设计、网络设计到应用系统平台的设计,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等不同层次上都要确保数据的安全,做到线路防泄漏、防干扰、网络

14、具备完善的隔离措施和数据加密传输,在服务器平台设计上防止非法访问,防止病毒破坏。形成一整套安全保障协防体系。提供足够的措施防止受到外部用户和黑客的非法访问、攻击和破坏。同时,要保证在采取安全措施后,不影响各个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靠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应有备用或冗余手段。在发生网络设备故障时,备用或冗余手段应能保证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节点中的关键硬件网络产品的选用需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较高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值;全对称各处理器的硬件体系结构,能够做到任意一个处理器和网络接口模块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模块,所有的功能部件(电源、系统总线、处理器模块、网络接口模块等)均可以热插拔和冗余热备份。除硬件的容错外,网络设备还应具备软件故障隔离和软件的热备份和热启动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运行的万无一失。为了防止局部的故障引起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要避免网络出现单点失效。在骨干通信信道上要提供备份链路,提供冗余路由。在主要通信设备上要提供冗余配置,保证不会由于局部模块的故障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 高性能网络的设计方案不但要保证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