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51962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7课《戊戌变法》教案03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公车上书的时间、戊戌变法的时间及内容、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知道维新派创办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和主要刊物万国公报;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 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分析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的相关信息,从而加深学生们对戊戌变法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戊戌变法能从一种理论成为一场重大革新运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

2、史事件是历史要求的直接表现。教学难点:(一)百日维新,它是这次变法的最高峰,是维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尽管这些措施带有不少的局限,但这表明维新思想家们已经认识到封建统治的危机,并在积极谋划中国的出路。(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作为资本主义方案的一次尝试,虽告失败,但它体现出的进步性、启蒙性和爱国性,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以今日新闻的形式请同学播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并提出听闻此新闻的感受,借以吸引同学注意力。(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对这古老的帝国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

3、湾,偿二百兆始。”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化,并不代表整个社会也是沉沦的。晚清70余年,中国逐步陷入了一种受侵略、受奴役的境地。中国民众遭受着苦难,但是沉沦仅更多的体现在政治上(特别是政府行为),它也没有阻止帝国的官僚们,开明士大夫和广大的民众却未曾放弃探索中国富强之路。他们的努力也成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马关条约的签订,人们就自然会想到这一回可真要弄得国将不国,濒临灭亡的边缘了。 1895年以前皇帝、官僚、士绅大多数生活在传统的思想世界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也都以中国的失败和签订丧权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终。但随着烽烟的暂平息,朝野上下在受过一阵惊恐和发生一番吵嚷之后,很快就又

4、恢复老样子。依旧是文恬武嬉,歌舞升平。严重的内忧外患,不但未能使这个昏睡的,陷于麻木状态的帝国的大多数统治者们惊醒、振作。他们在自欺欺人的“自强中兴”和所谓“中外和好的”的梦幻中自我陶醉。甲午惨败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情形已和已往不同了。一则是这次战争败得太惨,日本提出的条款太苛刻。再则是这次战争的对手是中国人一直看不上眼的小国日本。战后社会各阶层都是极大的震撼和痛心疾首。惨败的结局使光绪皇帝蒙受到难以承受的耻辱与刺激。他痛感国事危艰、危亡在即,“若不变法图强,社稷难资保守。”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条陈反对议和,朝霞林院侍读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联名上书认为“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

5、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四夷入侵,各示所欲”。张之洞和易顺鼎的奏折指出,“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弄得民穷财尽,国防解体,海军无归宿,陆军无利器,各国侵凌,商人嗟怨,外患迭至,内变将出,地险商利,饷力兵权,一朝夺尽神人共愤。行见奉(天)、锦(州)、登(州)、(蓬)莱一带不复立锥,江浙粤各疆,不复能安忱,海口、海面,皆非我有,饷械无济,而海运即穷;战争无能布置而海防又立穷。中国将来必无可办之洋务。”)生:(思考、回答)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

6、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模拟:请一位学生做记者现场采访23位当时人士。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有的认为必须改革。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认为必须实行革命等。师: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第七课 戊戌变法(注意戊戌的写法)一、公车上书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看课本29页大字部分,对其中不理解的字词加以勾画,并组建学习小组讨论引发公车上书的原因、领导者、意义。

7、生:(阅读教材,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生:回答师: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

8、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虽然公车上书最终失败,但我们能通过这件史实学习到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时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师:不屈不挠的维新人士为继续宣传改革思想又做了哪些努力呢。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学生表演短剧: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荣:(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

9、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康(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呢?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荣:祖宗之法千真万确,只能遵行不能变更。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荣禄等一时无言可答,拂袖而去。)翁: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对康有为极为欣赏,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二 、百日维新生:(阅

10、读教材,了解开始的时间、标志)师: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破格提拔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教师对康梁等人的职权稍作解释)类别颁布的新法影响政治改革政府机构,栽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师:由此可见新政的诏书名义上是光绪帝发出的,实际上是维新派所为。(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

11、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理解康梁维新派力量弱小,只能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师:戊戌变法实施仅几月间,就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效果,激荡神州、振奋人心,出现了“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的局面。该年上海出版的英文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报道:“激进的改革举世为之震惊,第一他们终止了对外国人的传统憎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鼓吹与列强友善与结盟的政策,倡导全国开放;第二他们改革了那个愚蠢傲慢、自称世界第一的教育制度;第三不复以

12、中国文明与制度为自满,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起这个青年中国来,就连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堂乎其后。”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多位评论家都对康先生倡导的改革给予极高的评价,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其主编的Cambridge: China History of The late Ching 18001911(剑桥晚清史(18001911)中说:“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根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1能否知道此段材料所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吗?2对“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

13、听”你是怎么理解的?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传播。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置失当。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

14、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生:(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封建势力反对破坏变法的具体史实)师:(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停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三、戊戌政变师: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太后将在10月份赴天津阅兵时,以武力强迫光绪帝退位。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殊不知善于看风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生:(阅读教材,了解戊戌政变的具体内

15、容。)师: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及其教训师:(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思路,并加以归纳失败原因、历史意义、教训)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资义进入垄断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不利。主观上:维新派缺乏坚强领导核心; 脱离群众,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师: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想一想,维新派为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为什么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生:(回答)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并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加以讲解)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经济: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觉醒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