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18877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7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代数公式定理讲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代公式定理章一、行列式1、n阶行列式(1)(定义)由自然数1,2,n组成的一个有序数组称为一个n阶排列,记为j1j2jn.(2)(定义)在一个排列中,若一个较大的数排在一个较小的数的前面,则称这两个数构成一个逆序.一个排列中所有逆序的总数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用t(j1j2jn)表示排列j1,j2,jn的逆序数.逆序数是偶数的排列称为偶排列,逆序数是奇数的排列称为奇排列。(3)(定义)把一个排列中某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其余的数不动,就得到一个新的排列,这种变换称为排列的一个对换。(4)(定理)一次对换改变排列奇偶性。(5)(推论)任何一个n阶排列都可以通过对换化成标准排列,并且所作对换的次数

2、的奇偶性与该排列的奇偶性相同。(6)三阶行列式的计算:I沙路法 II对角线法则(7)三角行列式的计算:下(上)三角形行列式的值等于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即2、行列式的性质(1)(性质)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即。(2)(性质)如果行列式某一行(列)元素有公因数 k, 则 k 可以提到行列式符号外边。(3)(推论)如果行列式中某一行(列)元素全为零, 那么行列式等于零。(4)(性质)如果行列式中两行(列)互换,那么行列式只改变一个符号。(5)(推论)若行列式中有两行(列)相同, 则行列式的值为零。(6)(推论)如果行列式中两行(列)的对应元素成比例,那么行列式值为 0。(7)(性质)如果行列

3、式某行(列)的各元素都可以写成两数之和, 则此行列式等于两个行列式的和。(8)(性质)如果将行列式中某行(列)的各元素同乘一数k后,加到另一行(列)的各对应元素上,则行列式的值不变。(9)(性质)若aij=aji(i,j=1,2,n) ,则称行列式 D为对称的; 若 aij=-aji(i,j=1,2,n) ,则称行列式D为反对称. 由定义易知,在反对称行列式中, aii=0(i=1,2,n)。3、行列式的展开与计算(1)(定义)在n阶行列式 D=|aij|n中,划掉元素 aij所在的第 i行和第 j列后,留下的元素按照原来的顺序组成的 n-1阶行列式称为元素 aij的余子式,记为Mij。称为元

4、素aij的代数余子式。(2)(定理)n阶行列式 D=|aij|n等于它的任意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3)定理1.3.2 n阶行列式D=|aij|n中某一行(列)的各个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0.即 (4)两个重要公式:(5)(定义)在n阶行列式D中,任取k行、k列(1k n-1),由这些行和列交叉处的元素按照原来的相对位置所构成的k阶行列式N,称为D的一个k阶子式. 在行列式D中去掉k阶子式N所在的行和列以后,剩下的元素按原来的顺序构成的n-k阶行列式M, 称为N的余子式若N所在的行序数为i1,i2,ik,所在的列序数为j1,j2,jk

5、,则称为N的代数余子式。(6)(拉普拉斯(Laplace)定理) 在 n 阶行列式 D 中任意选取k行(列) (1 k n-1) , 则由这 k个 行(列)中的一切 k 阶子式 N1,N2,Nt与它们所对应的代数余子式 A1,A2,At乘积之和等于D,即 其中 。4、克莱姆法则(1)(克莱姆(Cramer)法则) 如果线性方程组(1.4.1)的系数行列式 D0,则方程组有唯一解,并且解可以用行列式表示为,其中Dj (j=1,2,n)是把系数行列式 D中第 j列的元素用方程组(1.4.1)右端的常数项b1,b2,bn代替后所得到的 n阶行列式,即 (2)(定义)当线性方程组(1.4.1)右端的常

6、数项 b1,b2,bn不全为零时,称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当b1,b2,bn全为零时,称为齐次线性方程组。(3)(推论)若齐次线性方程组 的系数行列式D0 ,则它只有唯一的零解。(4)(定理)若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系数行列式D=0.5、数域(1)(定义)设P是由一些数组成的集合,包含0和1.如果P中任意两个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等于零)仍在P中,那么我们称P是一个数域。(2)(定理)设P为任何一个数域,则Q P。章二、矩阵一、 概念(1)(定义)数域 P 上mn个数 aij (i=1,2,m; j=1,2,n)排成的m行n列数表称为P上的一个m行n列矩阵,或称为mn矩阵,简记为(aij

7、) mn或(aij). 其中aij 称为这个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当P是实数域时,称数表为实矩阵,当P是复数域时,称数表为复矩阵。(2)行矩阵、列矩阵:在mn矩阵A=(aij)中, 如果m=1,这时A=(a11,a12,a1n),称其为行矩阵,也称为n维行向量;如果n=1,这时 称其为列矩阵,也称为m维列向量。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零的mn矩阵 称为零矩阵,记为Omn或O。(3)在mn矩阵A=(aij)中, 当m=n时,称为n阶方阵,简记为(aij)n.(4)对于n阶方阵A,可定义行列式 ,称其为矩阵A的行列式,记为|A|。(5)形如 的矩称为单位阵。(6)非主对角线上元素全为零的n阶方阵称

8、为对角形矩阵,记为 简写为 。(7)当n阶对角形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 时,称为数量矩阵 。(8)上(下)三角形矩阵:在n阶方阵(aij)n中,如果主对角线下(上)方的元素全为零,即当ij时,aij=0 (i,j=1,2, ,n) ,则称之为上(下)三角形矩阵。二、运算(1)(定义)两个矩阵A =(aij)mn ,B=(bij)st ,如果m=s,n=t,称A与B是同型矩阵;若数域P上的同型矩阵A=(aij)mn 与B=(bij)mn的对应元素相等,即 aij =bij(i=1,2,m;j=1,2,n),称A与B相等,记作A=B。(2)(定义)设A=(aij)mn,B=(bij)mn为数域P上的

9、两个同型矩阵,称矩阵(aij+bij) mn为矩阵A与B的和,记作 。(3)定义2.2.3 设A=(aij)mn为数域P上的矩阵,kP.数k与矩阵A的每个元素相乘后得到的矩阵(kaij)mn称为数k与矩阵A的数量乘积,简称为数乘,记作 。(4)矩阵的加法与数乘称为矩阵的线性运算若矩阵A=(aij)mn,则称矩阵 (-aij)mn为矩阵A的负矩阵,记为-A。(5)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A+O=O+A=A,这里O是与A同型的零矩阵;A+(-A)=(-A)+A=O;)k(A+B)=kA+kB;(k+l)A=kA+lA;(kl)A=k(lA)=l(

10、kA);1A=A,0A=O;(6)(定义)设A=(aij)mk,B=(bij)kn, C=(Cij)mn均为数域P上的矩阵,其中称矩阵C是A与B的乘积,记作C=AB。*只有当左乘矩阵A的列数等于右乘矩阵B的行数时,乘积AB才有意义.乘积矩阵AB的行数等于左乘矩阵A的行数,AB的列数等于右乘矩阵B的列数(7)矩阵乘法与数的乘法区别: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矩阵乘法不满足消去律;两个非零矩阵的乘积可能是零矩阵;(8)设A,B,C为数域P上的矩阵,kP,它们的乘法满足如下运算规律: 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B+C)A=BA+CA;k(AB)=(kA)B=A(kB

11、),k为任意常数;(9)定义2.2.5 设A是n阶矩阵,k为正整数,定义k个A的连乘积为A的k次幂,记作Ak,即这里规定A0=E。(10)定理2.1.1 设A、B均为n阶方阵,k为常数,则|kA|=kn|A|,|AB|=|A|B|。(要求A,为同型矩阵)(11)(定义)设 mn矩阵,将矩阵A的行列互换,而不改变其先后次序得到的nm矩阵 称为矩阵的转置矩阵,记为AT(或A)。()设A,B为数域P上的矩阵,kP,矩阵的转置满足如下运算规律: (AT)T=A;(A+B)T=AT+BT;(kA)T=kAT (k为任意常数);|AT|=|A|(A为方阵);(AB)T=BTAT;()(定义)设A=(aij

12、)是n阶方阵,如果AT=A,即aij=aji(i,j=1,2,n),则称A为对称矩阵;如果AT=-A,即aij=-aji(i,j=1,2,n),则称A为反对称矩阵显然在反对称矩阵中,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均为零三、逆矩阵(1)(定义)设A是n阶方阵,若有一个n阶方阵B,使得AB=BA=E,则B称为A的逆矩阵,A称为可逆矩阵,或非奇异矩阵;定义中A与B的地位是等同的,所以B也是可逆矩阵, 并且A是B的逆矩阵。(2) 定理2.3.1 若A是一个n阶可逆矩阵, 则它的逆矩阵是唯一的(3)(定义)设A=(aij)nn,Aij为的行列式|A|中元素aij的代数余子式,称 为矩阵A的伴随矩阵。(4)(定理)n阶

13、方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0,且A可逆时,有 。 (5)(推论)设A与B都是n阶方阵,若AB=E, 则A, B都可逆,并且 A-1=B,B-1=A。(6)(性质)若A可逆,则A-1可逆,且(A-1)-1=A(7)(性质) 若A可逆, 则|A-1|=|A|-1.(8)(性质)若A可逆, 则(AT) -1=(A-1)T(9)(性质)若n阶矩阵A,B都可逆, 则AB可逆,且(AB)-1=B-1A-1。(10)(性质)若A可逆,数k0,则(kA)-1 = k-1A-1。(11)(性质)若A可逆,且AB=O,则B=O(12)性质7 若A可逆,且AB=AC,则B=C(13)矩阵方程AX=C,XA=C

14、,AXB=C 其中A、B均为可逆矩阵.则上述矩阵方程分别有唯一解X=A-1C, X=CA-1, X=A-1CB-1(14)(定义)设A为实数域R上的方阵,如果它满足AAT=ATA=E,则称A为正交矩阵。(15)(定理)实数域R上的方阵A为正交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1=AT。 (16)正交矩阵的性质:若A为正交矩阵,则|A|=1或|A|=-1;正交矩阵的逆矩阵及转置矩阵仍为正交矩阵;若A、B是同阶正交矩阵,则AB也是正交矩阵;) 正交矩阵的每行(列)元素的平方和等于1, 不同两行(列)的对应元素乘积之和等于0。四、分块矩阵(1)定义2.4.1 设A是一个矩阵,用贯穿于的纵线和横线按某种需要将其划分成若干个阶数较低的矩阵,这种矩阵称为A的子块或子矩阵,以这些子块为元素构成的矩阵称为A的分块矩阵。(2)分块矩阵的运算:设A,B为mn矩阵,将A,B采用同样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