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518339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題(下列各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題2分,共60分)2017年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进入“白露”后,晚上会感到一丝丝凉意。下图为某区域该日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露从今夜白”这种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 东京 B. 西安 C. 北京 D. 郑州2.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C. 此季节多

2、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D.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答案】1. B 2. D【解析】1. “露”主要发生在昼夜温差大,晴朗的天气,夜里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快,早晨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图中西安地处高压脊控制下,是晴天,昼夜温差大,易形成露;北京在低压槽附近,有降水,不易形成露;郑州处在锋前暖气团控制,昼夜温差小,不易形在露;东京临海,受海洋热力作用影响大,昼夜温差小,不易成露。选B正确。 2. 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冷,北半球渐渐进入秋季的节气,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北半球中高纬度获得太阳辐射不断减少,亚欧大陆中心地区冷高压逐

3、步形成,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即“一夜凉一夜”。选D正确。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读某区域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3. 图示地质构造是A. 谷地 B. 背斜 C. 山脊 D. 向斜4. 图中甲处该岩层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A. 339米 B. 330米 C. 340米 D. 334米【答案】3. D 4. 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特征。地形等高线是判断地形类型,构造等高线判断地质构造。由图示构造等高线分布呈抛物线式,等高线的数值由里向外增大,即同一岩层中心埋藏深两侧埋藏浅,表明岩层是向下凹陷,该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由甲处

4、海拔是390-400米及构造等高线高程是60米的差值可以算出,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应为330-340米。3. 由图示构造等高线分布呈抛物线式,等高线的数值由里向外增大,即同一岩层中心埋藏深两侧埋藏浅,表明岩层是向下凹陷,该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选D正确。4. 甲处海拔是390-400米,构造等高线高程是60米,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应为330-340米。选A正确。用于指导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在民间流传至今,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问题。5. 某地6月7日左右开始收割小麦,日落时间与这一天最接近的节气是A. 夏至 B. 大雪 C. 小暑 D. 小满6.

5、下列诗句与小寒节气相吻合的诗句是A. 律回岁晚冰霜少,卷到人间草木知B.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C.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D. 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答案】5. C 6. D【解析】5.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最北,6月7日距离夏至有15天接近小暑节气。选C正确。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称为冻裂,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7. 图示区域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 春末 B. 盛夏 C. 初秋 D. 隆冬8. 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地点

6、是A. B. C. D. 9. 某晴天的1315时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A. 附近 B. 附近 C. 附近 D. 附近【答案】7. D 8. D 9. A【解析】7.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容易导致树皮破裂,隆冬季节昼夜温差最大,最有可能出现大规模冻裂现象。选D正确。 8. 东北在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最远到北回归线,所以东北地区山的南面为阳面;四个地点中只有完全在背阴面,发生冻裂现象最轻。选D正确。9. 1315时过了正午时刻,太阳应在南偏西位置,四个地点中地附近接授阳光最多。选A正确。下图为某区域海浪浪高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 该图所示区域及时

7、间最可能为A. 南半球1月 B. 南半球7月 C. 北半球1月 D. 北半球7月11. 影响该海域浪高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西北季风 B. 热带气旋 C. 岛屿分布 D. 副热带高压【答案】10. A 11. B【解析】10. 由图示最高浪头在浪区的西南方,说明该地盛行东北风;结合所处纬度在低纬区,应是东北信风影响,在北半球;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纬度正是东北信风控制区。选D正确。11. 浪高主要是风力大,该海域海地处低纬不受西北季风影响;岛屿分布会削减海浪;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小;由经度可知该海域地处低纬北太平洋热带海域,是热带气旋生成的海域,受热带气旋影响风力大,掀起大浪。

8、选B正确。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按图甲方式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图乙是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 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径流13. 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A. 日出前后 B. 中午前后 C. 日落前后 D. 午夜前后14. 推测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设海水淡化厂的原因是A. 效率低 B. 破坏环境 C. 成本高 D. 技术不成熟【答案】12. B 13. B 14. A【解析】试题分析:12. 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图6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

9、汽输送,所以C正确。13. 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中午前后,所以B正确。14. 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效率低,所以A正确。考点: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下图是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武汉河段累计冲刷量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 图示时段内,宜昌至武汉河段A. 一直以侵蚀作用为主B. 一直以沉积作用为主C. 先侵蚀为主后沉积为主D. 先沉积为主后侵蚀为主16. 推断淤积量最大的时间段是A. 7080年 B. 6070年 C. 4050年 D. 3040年17. 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刷量的变化,该河段应A. 加固河堤 B. 疏滩

10、河道 C. 植树造林 D. 修筑大坝【答案】15. C 16. A 17. A【解析】 16. 图示70-80年时累计冲刷减少量最大,即是淤积量最大的时间。选A正确。17. 水库0-50年以冲刷为主,水流量大会加大对河岸堤的破坏,应加固河堤为主。选A正确。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在岩石裸露的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此称为岩漠(见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8. 形成尖角石块和砾石的主要作用是A. 风化、堆积作用 B. 搬运、堆积作用C. 风化、侵蚀作用 D. 固结成岩作用19. 形成干盐湖的原因主要是A. 地势低洼,酸雨严重 B.

11、降水量小,蒸发量大C. 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 D. 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大【答案】18. C 19. B【解析】18. 这些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说明是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从基岩上剥落下来并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的。选C正确。19. 该地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随着湖水蒸发消失,大量的盐结晶在地表出露形成干盐湖。选B正确。 【点晴】干盐湖也称为固体岩湖,湖水赋存在盐类沉积物的晶隙中,表面看不到被称为卤水的湖水,各种结晶盐类直接暴露在湖面,故称干盐湖。湖中盐类沉积物常形成巨大的盐盖,质地坚硬,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蒸发是内陆湖泊的主要支出,如果蒸发量大于流入湖泊的水量,湖面会逐渐缩小

12、,水中的盐分就会饱和、析出,直至成为一个干涸的盐湖。位于法国海岸与密林之间的P沙丘(034E,4450N,见下图)目前正以每年5米的速度侵占森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 形成P沙丘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砍伐 B. 气候干旱 C. 海水堆积 D. 风力堆积21. P沙丘的存在,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整体性B. 非地带性规律C.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D.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20. D 21. B【解析】20. 大沙丘位于法国西部(034E ,4450N )的大西洋沿岸,终年处在盛行西风的控制下,强劲的西风吹动海岸的沙向内陆侵袭,是风力堆积的结果。选D正确。21. 盛行西

13、风带按地带性规律应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但此地形成了大沙丘,属于非地带性规律。选B正确。【点晴】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 ,4450N )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由于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分差异等因素,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2. b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A.

14、亚高山草甸带 B. 常绿阔叶林带C. 针阔叶混交林 D. 针叶林带23. 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A. 在针阔、乔灌过渡地带较大 B. 随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增大C. 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D. 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24. 贡嘎山东坡A. 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B. 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C. 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D. 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答案】22. C 23. A 24.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随着山脉的增高植被也随着发生变化,垂直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的降低,植被从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过度;图中b为针阔混交林。从图中看在2500-2900m 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大,对应的是 a、b植被过渡带处,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过度。贡嘎山东坡次生阔叶林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小,说明微生物活动强,分解快; 林线附近3700m左右处,温度低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慢; a植被在2900m处有机质含量大于1900m处的落叶林 ,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小于落叶林;图示2900m 处的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1700m处的次生阔叶林处。22.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的降低,植被从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针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