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3511678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类 汽车专业课程2012年10月两课评比(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京市“两课”评比教案 参评学校: 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参评教师: 左子樵 参评课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教学模块教学模块设设计说明计说明 (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1、教学模块内容及其特点 本模块教授的为该教材第一章的内容,第一章为全书开篇之章,本模块 主要包括船动系统概述、离合器、普通变速器三节的内容,其中以离合器为重点 教学模块,该模块是汽车发动机与汽车行驶系过渡的重要章节,在教材中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本教材知识采用平铺直叙,理论性强,而且原理图静态抽象,每个章节 内容分布集中,针对这些特点,我将各个章节进行细分,从每个章节中提炼出多 个与生产一线联系紧密,且具有典型代表

2、性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 2、模块内容及课时分配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课时 1 传动系概述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2 离合器构造与功用 2 离合器工作原理 1 典型摩擦式离合器多簧式离合器 2 典型摩擦式离合器膜片弹簧式离合器 2 离合器总成拆检 2 2 离合器 常见离合器故障诊排 2 齿轮式变速器传动原理 2 3 普通变速器 三轴式齿轮变速器传动原理与构造 2 (二二)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目标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中专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 学目标: 1、 知知识识目标:目标: (1)能够口述至少两种布置形式的传动系统动力传递原理 (2)能够根据实物模型判断传动系统的类

3、型 (3)能够口述汽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4)能够辨认典型离合器各个零件并说出零件名称 (5)能够口述齿轮式变速器的传动原理 (6)会分析三轴式齿轮变速器动力传动路线 2、技能目标:、技能目标: (1)会画汽车传动系统传动路线图 (2)会在实物模型中找出传动系统各个零件的位置 (3)能够结合实物口述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4)能够在实物模型中辨认多弹簧式离合器中零件的位置并说出名称 (5)能够对膜片弹簧式离合器进行拆装和检测 (6)会画齿轮变速器传动示意图 (7)能够结合实物辨认出三轴式变速器各个零件位置 (8)能够对三轴式变速器输入轴进行拆装和检测 3、情感态度、情感态度目目标目标:标目标: (

4、1)培养学生小组讨论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 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 作风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进行合理竞争 的效益意识 (三(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和和难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传动系统布置形式和类型 2、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 3、典型汽车离合器构造 4、膜片弹簧式离合器拆装与检测 5、齿轮式变速器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传动系统布置形式辨别 2、离合器分离结合过程分析 3、膜片弹簧离合器拆检工艺 4、三轴式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5、齿轮式变速器输出轴拆装工艺 二、说教法二

5、、说教法 (一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11 级汽修 1 班学生 学习基础:已经学习过发动机构造 汽车机械基础 ,对汽车构造有 一定的了解 班级特点:全男生班级,无女生,学生层次分明,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 集中,个体有一定差异,但是普遍集体荣誉感强,喜欢竞争 学生特点: (1)学习知识条理性不强,不能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2)学习习惯差,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较弱 (3)学生是初涉专业知识的新生,专业知识很有限,对专业领域只停留在 感兴趣和普遍的表面认识阶段。 结合以上学情,针对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量的操作练习是学好本课程 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汽车维修操作没有成果性的产品呈现,学

6、生在操作 练习中往往出现为图省事将一些零件放入机器内部、 该做的检测没有做而抄袭别 的同学的数据的现象,所以希望多采用更细化的项目任务,减少分组人数和组员 人数等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并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内在修 养和经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法(二)教法分析分析 我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和责任感。教法的确立依据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主要教法如下: (1)任务驱动法: 由于本教材内容非常专业,很多知识如果以书本的教学 内容很难被学生理解,因此我依据汽车维修企业一线的很多案例,从这些章节中 挑选出

7、很多独立的项目课题,把这些些项目课题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而且 学生在学习时接近一半的时间是在维修工厂,学生有了任务就有了学习的目标, 学习起来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我们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尽量地模拟汽车生产一线的 情景,给学生提供与一线维修实践相对应的设备,引导学生独立的、一步步地完 成任务。 (2)直观教学法:教材中对离合器的结构介绍理论性较强,学生单从字面 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部分内容 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立体投影及实物模型演示等直观教学法,让学生 由感受枯燥的理论讲解过渡到形象直观的感受, 从而使学生对离合器的结构有更 加形象、直观、生动的

8、理解。 (3)对比教学法: 1、我在讲授摩擦式离合器中有中央弹簧式离合器、周布弹簧式离合器的介 绍,学生初次学习可能一头雾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对比教学法,将两种种 类的离合器的结构进行对比,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离合器结构的不同,以及不同 点之所在。 2、在故障排除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离合器的不同故障现象推导至对应 不同元件的检测,通过对比不同故障,体会零件检修的差别,从而帮助学生系统 地掌握离合器的结构、故障和检测,将所学知识连贯起来。 (4)分组练习讨论法:我根据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也将学生分为三 大组, 在同一大的任务框架下分组布置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先动手完成任 务,然后互相

9、交流、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做 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快乐地掌握知识,轻松地突破难点,同时互 相讨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团队的 力量解决难题。 (三三)说学法)说学法 依据职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和学情分析,引导学生采用下列学法: (1)分组竞赛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在教师引导下由小组成员自主 参与、 合作学习、 共同探究, 注重团队精神培养, 在组间竞争的氛围下共同学习。 (2)问题五步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 归纳总结问题五步走的方法来处理任务,进而掌握这种方法,运用到以后的生活 和工作

10、中。 (3)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围绕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先自己制定动手操作方 案,然后老师发放标准操作流程,学生通过自定方案与标准作业流程的对比,找 到适合自己的,摸索能够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法,最终理解老师教授的信息。 专业课(备课专用) 课程课程名名称称:汽汽车车底盘底盘构造构造 章节:章节: 1.1 传传动动系系统统概述概述 模块:模块: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授课授课教教师:师: 左左子樵子樵 教教学学对象对象 11 汽修 1 班 班班级级人数人数 30 学时学时 2 教教学学目标目标 1、会口述汽车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种类 2、会分析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掌握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 3、

11、会辨认汽车的驱动形式与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教教学学重点重点 与与难点难点 重点:1、传动系的五个功能 2、机械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难点:传动系布置形式的辨别 教教学学方法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教学学资源资源 1、汽车传动系实物模型 2、汽车机械式传动系总成彩图 3、多媒体投影柜 教教学学设计设计 说明说明 1、在教学方式上,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灌输式变成自主式、讨论式。 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采用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 CBE 教学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课 题为主题的模块化体系,采用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教学过

12、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实物以幻灯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并结合实物模 型进行讲解 4、教学中设置若干问题,以启发式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并通过课堂练习巩 固学习内容 教学教学环环节节与与主主要要内容内容 目标目标 教学教学活动活动 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汽车传动系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的一系列机 械零件,它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输出不同的传动形式,例如改 变转速、改变转向等等,具体如同学们平时骑山地车时可调速的 链轮 二二、新授新授 (一一)汽车传动系概述汽车传动系概述 理论讲授:理论讲授: 1.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1)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

13、轮。 (2)分类:机械、液压 (3)组成及布置形式: FR 、FF、MR 、RR (4)功能 1)减速和变速 2)实现汽车倒驶 发动机转速不变,驱动轮反向,在变速器中加倒档 3)必要时中断传动 4)差速作用 实施任务一:实施任务一: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分组观察汽车传动系统实物 模型 (5)各部分功能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 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 1.将将已已学内学内 容与容与本本课程课程 进行联系进行联系 2.以学生平 时生活中的 物品为例, 引起学生对 本课

14、题学习 的兴趣 3.使学生了 解汽车传动 系的功用与 组成、种类 1、教师:、教师: 提问提问 1:同学们从生 活中能够观察到哪 些机械零件是传动 系统的? 2、教师:、教师: 板书课题: 1.1 传动系概述 1、教师:、教师: 多媒体投影构造图 片 具具体体教教学学 目目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2.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 实施任务二:实施任务二: 组织各组讨论每组所分配到的汽车传动系模型的传 动系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Front- engine Rear- drive FR为

15、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缩写。发动机装在驾驶室前方,由传 动轴连接到后桥。通过变速器来驱动后轮。 特特点:点: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即发动机、变速箱和驱动桥装置在驾驶室前驱动前轮的方式。FF 方式是Front- engine Front- drive的缩写。 FF方式不需要向FR方式那 样在底板下穿一根很长的传动轴。 特特点:点:是在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 车的质量、降低地板的高度、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iddle-

16、 engine Rear- drive 特特点:点: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布置式。 4.使学生了 解了解汽车 行驶的基本 原理,掌握 牵引力、行 驶阻力、附 着力三者的 关系 2、教师:、教师: 提问提问 2: 传动系能够实现几 种传动形式? 提问提问 3:尝试例举出 一种典型的发动机 后置的车辆名称? 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ear-engine Rear-drive RR 是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缩写。发动机装于车身的后部, 后轮驱动。 特点: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 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5)全轮驱动(nWD) 4Wheel Drive 4WD 方式起源于以前的军用车。 与其它方式相比 它的特点 是向路面传递驱动力的能力强 善于行驶坏路 爬坡能力好。 4WD 方式主要用越野车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 42 汽车相比较, 其前桥既是转向桥也是驱动桥。 特点:有多个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加了一个分动器,其作 用是把变速器输出的动力经几套万向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