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50994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文件山大综字201420号关于印发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自然科学类)的通知全校各单位: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自然科学类)业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山 东 大 学2014年12月11日山东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自然科学类)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快我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范和加强我校科研平台的管理,推动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科技工作特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科研平台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科研平台以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目的是提升我校整体科技实力,获取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科技成

2、果,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建设本学科领域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学研究平台。第三条 科研平台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层建设、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原则。科研平台的设立应有利于我校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有利于集成校内相关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有利于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形成国内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科研平台是指学校自然科学各类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平台。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

3、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平台包括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科研平台、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依托院部所科研平台等。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科研平台为学校内部具有独立人员编制、独立建制的科研实体;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为有一定数量的固定科研人员,不具有独立建制而挂靠某个院部的科研实体;依托院部科研平台为依托于某个院部的非实体性研究机构。第五条 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分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基础研究类科研平台主要围绕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探索,以建设各级重点实验室为发展目标;科技开发类科研平台主要围绕行业产业共性技术开展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承担行业产业重大开发任务,以建设各类工

4、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发展目标;鼓励各类科研平台积极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心)。第二章 立项与建设第六条 科研平台的立项与建设包括立项申请、审批、计划实施等,不同类型的科研平台实施不同的立项与建设模式。第七条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的立项与建设遵循相应主管部门的办法执行。第八条 校级科研平台立项申请的基本条件:1.具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家需求,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先进水平并具有特色,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技术开发项目和工程项目的能力,能够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2.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有一支科研实力强、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学校直

5、属独立建制科研平台和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人员在15人以上,依托院部科研平台人员在10人以上,依托学科一般应有博士学位授予权;3.有较稳定的研究任务和经费来源,学校直属独立建制和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近3年实到科研经费原则上应在600万元以上或有重大研究成果,依托院部科研平台近3年实到科研经费原则上应在400万元以上或有重大研究成果;4.具备相关的实验场所和办公场所,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验仪器设备和支撑条件,有稳定的管理人员与健全的规章制度;5.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须有双方合作协议,外方原则上有5人以上固定研究人员参与。第九条 校级科研平台的立项与审批:1.符合立项申请条件的科研

6、平台,可根据有关要求,按规定填写山东大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申请书。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对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科研平台和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申请书进行审核。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科研平台和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经学校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是否立项;依托院部科研平台由依托院部(包括联合申请的院部)负责对院部所属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申请书进行审核,签署条件保障支持等意见后报科学技术研究院,由科学技术研究院论证决定是否立项;2.批准立项的科研平台填报山东大学科研平台建设计划任务书报科学技术研究院,报由人事部批文立项;3.凡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学校或依托院部应根据山东大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安排建设

7、配套条件。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应列入学校或依托院部重点建设和发展计划;4.科研平台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建设期满后由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验收。验收合格者予以批准,不合格者予以撤消。第三章 体制与管理第十条 科研平台实行校、院(部)二级管理,跨院部成立的科研平台依托科学技术研究院管理。第十一条 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学校科研平台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学校科研平台的建设规划与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编制科研平台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2.指导科研平台的运行和管理;3.受理学校科研平台的申请,提出学校科研平台建立、重组、合并和撤销的意见,组织校级科研平台验收、评估;4.推荐科研平台负责人。

8、第十二条 人事部负责办理学校科研平台设立、合并及撤销申请的审批手续。第十三条 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的体制与管理遵循相关的办法执行。第十四条 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科研平台按学院的管理体制管理。第十五条 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其日常事务依托所挂靠的院部管理。学校核定挂靠学院的人员编制时对此类科研平台的编制单独考虑,研究生院制定招生计划时对此类科研平台单独下达。第十六条 依托院部科研平台的依托院部是实施科研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其主要职责是:1.将科研平台列入院部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并落实项目建设和科研平台运行的配套经费;2.负责推荐科研平台负责人;3.对科研平台进行年度考核,配合

9、科学技术研究院做好对科研平台的验收、评估工作等;4.提出科研平台研究方向和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报科学技术研究院。解决科研平台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5.多学科交叉的依托院部科研平台,由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第十七条 校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具体负责科研平台的全面工作,负责人由科学技术研究院或依托院部推荐负责人的任职条件是:1.本领域国内外较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3.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4.身体健康,能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任期4年。第十八条 科研平台实行全员聘任和驻所(中心)研究制度,受聘人员分为专职、兼职两种。1.

10、设一定数量的固定科研岗位(驻所(中心)研究的校内固定人员一般不应少于7人),以保证研究队伍的稳定性和研究工作的持续开展;2.科研平台根据发展需要可自筹经费聘任非事业编制科研人员,人员管理依据学校有关管理制度执行。第十九条 科研平台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的,须由平台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报人事部和科学技术研究院核准。第二十条 科研平台要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强管理,注重仪器设备的建设与使用效率,重视网站建设、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 第二十一条 科研平台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科研平台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

11、软件等均应署名科研平台名称。第四章 经费运行第二十二条 学校设立科研平台运行专项支持经费,支持没有运行经费的科研平台工作的正常开展。支持经费数量按平台级别和贡献大小等核定。第二十三条 科研平台可设立专项科研发展基金账户,由科研平台负责人负责管理。经费的使用应符合国家和学校的经费管理政策。第二十四条 对进驻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科研平台可从其承担的项目经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水电费和房屋占用费等,纳入科研平台的科研发展基金,以支撑科研平台的正常运行。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第二十五条 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的年度考核依据有关办法执行。校级科研平台每年年终进行工作总结,并填写山东大学科

12、研平台年度工作报表,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科研平台和学校直属挂靠院部科研平台由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考核;依托院部科研平台由依托院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科学技术研究院备案。第二十六条 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的考核与评估依据有关办法执行。第二十七条 科学技术研究院每四年组织专家对校级科研平台分类别进行周期评估。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对评估为优秀的校级科研平台予以重点建设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平台,对评估不合格者予以撤消。在四年内完成以下科研任务之一的校级科研平台方可通过评估:1.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3.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13、1篇及以上或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0篇及以上;4.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奖励;5.获批国家级人才1人以上。第六章 附 则第二十八条 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的命名依据有关规定执行;校级科研平台统一命名为“山东大学研究所(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英文名称为“Institute of , Shandong University 山东大学研究所; Research Centre for,Shandong University 山东大学研究中心 ”,SDU- Joint Lab of 山东大学-联合实验室,SDU- Joint Research Centre of 山东大学-联合研究中心。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人事部、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4年12月11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