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50553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英二外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27分)1用正楷或行楷讲下面的话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写汉字,注拼音。(4分)时间像一把犀利的小刀,将我们曾经绯红的脸庞、令人zh息的心跳还有筋疲力尽的奔跑都深深jun刻在青春的梦里。绯红( )筋疲力尽( )zh息( )jun刻( )3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5)所以动心忍性,

2、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是:_,_。(7)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4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写的。D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5下列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历史悠久 诚惶诚恐 和颜悦色 深恶痛疾B蓬荜生辉 头晕目眩 如梦初醒 摧枯拉朽C制定计划 抑扬顿挫 油光可鉴 白手起家D

3、殚精竭虑 藏污纳垢 屏息敛声 任劳任怨6名著阅读。(4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地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的真实情况。7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谁给了莫言奖金?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 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 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_(答一点即可)(2分)二(3

4、9分)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阐述。(3分)_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_孔子见罗雀者(9分)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

5、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10解释加粗的词(4分)大雀从黄口( )孔子顾谓弟子曰( )利食而忘患( )善惊以远害( )11翻译(3分)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_12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平常所说亲_而远_有相似之义。(2分)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10分)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

6、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

7、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13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_14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_1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_16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

8、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3分)_碗底香(14分)陈小庆终于开饭了,他几乎是跑着奔向食堂的。今天做的是他最喜欢的红烧牛肉面,他看到自己饭盆里竟有好几块牛肉,最关键的是有一块还特别大,居然比一只完整的核桃还要大,他似乎觉察到打饭的师傅当时迟疑了一下,但手终于没有抖,还是将那大块牛肉给他妥妥地盛进了饭盆里。端着饭,走到外边,坐在一块空心砖上,虽然饿极了,虽然是他最喜欢的牛肉面,他却慢条斯理地吃着,他享受着美味。不像那个首先急着把饭里的牛肉挑着吃了的二狗子吃那么快会很快吃完,很快吃饱,很快失去享受的时间。尤其是那块最大的牛肉,他毫无疑问地会留到最后吃,等吃完所有的面

9、条、碎肉,喝光所有的汤之后再去细细品味,仔细享受,这叫碗底香。在他,这样吃饭也是人生一大享受!他一边品味着牛肉面,一边想着自己儿子小虎马上就要娶媳妇了,那个姑娘已经同意嫁给小虎了,嫁到在城里没有房子的他们农村的家了!他得多干活多赚钱,风风光光把儿媳妇娶进家门。此时,饭盆里的那块肉,几乎是支撑他力气的最有力的保障,也是他辛苦后的一份安慰。从小他就有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的习惯,过去家里穷,娘做面条时,炒个鸡蛋已属最好的午饭,那时节他总是把饭先吃光,再去吃炒鸡蛋,最后嘴里的炒鸡蛋味儿会留存一下午。让人觉得生活美好有意义。他还喜欢把最甜的放在最后,把最好的消息在心底憋好久,六年级时,他破天荒地考了个年级第

10、一,回家就一直没有吭,最后竟然没有说,还是娘听邻居小孩说的。娘看着他笑,他也笑,仿佛那最好吃的还在碗里放着,还可以享受那份惊喜。娘告诉过他,先苦后甜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他一直不舍得把那些好东西提前吃掉用掉,甚至到该吃该用时仍然还要保留好久。他喝了口牛肉面汤,滋味十足,望望那块牛肉,心里踏实极了。十六岁时他拥有了第一双回力球鞋,穿惯了黄胶鞋的他,一直舍不得穿,只在劳动节和国庆节时穿过那么几天,大部分时间还是黄胶鞋,后来他发现鞋小了,自己在十八岁时再也穿不上那尚且八九成新的回力鞋了。那双鞋,至今在家里放着,像是收藏品,曾经他想让儿子穿,儿子却无论如何也不穿。他开始品饭盆里的碎牛肉。明天据说会发工资

11、,包工头说了两个月了,一定要在麦收之前把欠大家的去年的工钱发到手里,而他们很多人已经打算后天回乡割麦子了!碎牛肉几乎没有口感,他望了望那大块牛肉,原谅了这些碎肉。筷子却不去动一下那大的,从小养成的习惯,使他根本不会在饭还多时去动那些“镇碗之肉”的。也因为这个好习惯,他存到了一些钱,家里才翻盖了房子,儿子才能说上对象。过去在乡下,他碗里的肉或者鸡蛋一直是别人眼中的诱惑,大柳树下吃午饭,他总是会在碗里留下最好的,直到吃完了饭,才会认认真真吃掉那些最好的,让一顿饭有了悠长的香味。三十年前,在乡下,碗里有肉或者有鸡蛋,会很有面子,他是那时养成了很慢很慢吃饭的习惯的,他享受着自己碗里有宝的感觉生活就是这

12、么有奔头!很多工友都吃完了,在抽烟聊天,他却还有好几口面没有吃完,他一根一根面吃着,碎肉已没有了,但他碗底有香,心里有底儿:镇碗之宝还在,动都没动呢!他们都是端着铁盆盛饭的,都是一步到位,没有再去打饭的麻烦,那么大个铁盆,足可以吃很饱。吃完最后一根面条,喝光最后一口汤,盆里只有那个大块头的牛肉了,那深酱色的肉,吸足了调料,那要一口吞下去,能嚼上两分钟才可以咽下去。他停顿了一下,显得郑重地夹起那块肉,多年养成的习惯,尊重食物,更要慎重对待那些最好的,那些都是生活的精华,是我们热爱生活的理由!他每次在享受最后一口美味时,都会停顿一下,调整好味觉、视觉,说高级一点应该还调整好了灵魂,准备接受那种痛快舒爽他夹起那块肉,发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沉,也许是自己用劲过于大了吧,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那块让他期待了一顿饭,瞟了无数眼,几乎支撑了他全部幸福感的大块牛肉,竟然是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姜!17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4分)_18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_19小说结尾写那大块牛肉竟然是一块姜,其实这并不突然,作者在前文已有几处暗示,请找出并简要概括。(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