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350551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第九章第一节9.1.2不等式的性质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承接了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第一次经历了不等式的等价变形,也经历了从“数”的大小关系到“式“的大小关系的转折,不等式的大小关系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不等式解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本章的基础。为解不等式,需要先讨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们是解不等式的依据。本节课通过观察具体数字运算的大小比较,联系已学过的等式的性质,让学生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分别用式子表示它们。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以后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作理论基础,

2、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一条“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实验讨论,得出性质探究辨析,突破难点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线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交流合作中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不等式的性质的过程,理解不等式的性质。2、会解简单的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3、在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性的转换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4、通过分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难点:不等号方

3、向的确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注意是不平衡状态)(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上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演示回答问题)活动意图:通过天平演示,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二)合作探究(活动1)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1) 5 3 52 3+2 52

4、 32 (2) 1 2 65 25 (4) 2 2 6(5) 2(5)(4) 2 n,用“” “”填空m-5 n-5 m+4 n+4 6m 6n -m -n2、.下列说法中:若ab,则ab0;若ab,则ac2bc2;若acbc,则ab;若ac2bc2,则ab.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若x2x,则x0 B、若x20,则x0 C、若x1则x2x D、若x0,则x2x4、由不等式axb得x,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0 D、a05、用“”填空:(1)若xy,则; (2)若x2y2,则x_y;(3)若ab,则1a _ 1b;(4)已知x5y5,则x _ y.6、由xy,得axay,则a _07、已知xy,判断下列不等式是否成立,并说明依据的是不等式的的哪条性质.(1)x-5y-5 ( ) (2)-5x-5y ( )(3) ( ) (4)-5x+2-5y+2 ( )8、根据等式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试比较2x22x与x22x的大小.六、教学反思1、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什么?它与等式的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本节课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