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50375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 受xx市长委托,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本次会议汇报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请予审议。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开始施行;xx年9月1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开始执行。义务教育法施行以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一)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巩固了义务教育质量,提高了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法实施二十年以来,我市以办

2、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到上世纪9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两基”目标。我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679所,其中:小学1419所、普通初中255所、职业初中1所、特教学校4所;现有学生600861人,其中:小学380853人、初中219741人、特教267人。有小学专任教师17915人,初中专任教师12166人。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一是结合义务教育法的规定,xx年,市政府出台了绵阳市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xx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市、县(区、市)、乡(镇)人民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应担负的职责。

3、今年9月,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区市县教育发展的决定”。目前,各区市县正按照“加快区市县教育发展的决定”要求做好相关工作,特别是“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二是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吸引民间资金参与义务教育。先后建立了绵阳外国语、东辰实验、万博实验、南山双语、绵中英才、江中实验、川师二附和盐亭外国语学校等一批新机制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形成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主,新机制义务教育学校为辅的义务教育办学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办学条件。一是调整布局和优化。截止xx年,全市农村中学从2000年的373所调整到xx年的297所,小学(含校点)从2000年的2937所调整到xx年的1419所,

4、全市共调整减少中小学1594所。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市政府投资1300多万兴建了市、县教育网络中心,13个区(市、县)分中心,现有400多所学校接入绵阳教育信息网。投资近3000万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顺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深化教育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实施“双百工程”为载体,深化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素质。xx年秋,全市所有初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进入“课改”。二是打造两支队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素养。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逐步培养一支精于教学、长于管理、富有领导才能和开拓精神的校长队伍。目前,全市小学专任教师学

5、历达标率为98.64,高学历率为61.59,分别较xx年增长1.14个百分点和38.7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34,高学历率为37.59,分别较xx年提高9.44个和24.31个百分点。三是加强德育工作,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本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载体新颖丰富、重点工作突出、育人导向鲜明、法制宣传到位、三位一体家教举措得力”等六大突出亮点,受到省委、省政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督查组的高度评价。完善了弱势群体受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制定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政策,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截至xx年,全市共解决32465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全市现

6、有“留守学生”156901人,占在校总人数的26.13,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协调社区、村委会参与留守学生教育。三是建立家庭贫困学生帮扶制度。对家庭困难学生发放教科书,免除学杂费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xx年上半年,全市以政府名义资助贫困学生助学金达1172.49万元,社会及企事业单位捐助184.77万元,个人捐助19.50万元,学校减免757.62万元,共计2285.5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3552人。四是特殊教育不断发展。在涪城、游仙、江油、三台建立了4所特殊教育学校,安县特教中心正在筹建之中。同时大力推行“三残”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全市“三

7、残”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得到基本保障。(二)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不断增强依法治教,依法兴教的意识。认真学习,深入宣传。今年3月,市教育部门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并积极参加市人大组织对该法的讨论。6月29日,新的义务教育法审议通过以后,全市教育系统又认真组织了学习讨论。8月24日,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义务教育法学习培训会。给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下发了义务教育法规文件选编,市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检查,务求落实。以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开学检查。按市政府的要求,开学初市教育局分六

8、个小组对各区市县学校进行了检查。(三)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新的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重视,责任落实。1月23日,省政府召开会议后,我市立即成立了由市教育局、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物价局组成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还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2月7日,又召开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对春季开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5月上旬,市人大组织教育、财政有关人员到三台、盐亭、平武等县,对落实新机制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8月18-22日,市纪委、市监察局带领教育、财政有关人员,对梓潼、盐亭、三台等县义务教育经

9、费的安排、落实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查,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部门配合,资金落实。1月20日,省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下发后,我市又按照省上精神重新进行测算,完成了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关于建立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报告和实施方案。1月27日,市政府按规定拨出了第一笔配套资金287万元,连同中央拨款5492.3万元、省上拨款1148.2万元,共计6927.5万元,全额划拨到各区市县财政专户。8月31日,秋季拨款已全部下文。从开学检查情况来看,目前尚未发现有拖欠、挪用、挤占、平调、截留资金的现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免杂费工作宣传会,学校

10、免杂费工作座谈会,财政物价监察部门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研讨会,“两免一补”培训会,新机制在线月报培训会,计财科长工作布置会等。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三台西平、梓潼观义等乡镇送教下乡,现场发放免除杂费宣传资料,为群众答疑解难。各学校通过教师会、开学典礼、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的收费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严格执行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认真贯彻省教育厅、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学校收费问题的通知、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收费八条规定和四川省实施素质教育的八条规定,要求各地各校要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同时在网上公布了21个举报电话。春秋两季开

11、学,市教育局分组对各区市县学校新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汇总情况看,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正稳步推进。一是落实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人数548980人,经费12276.3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80。二是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59138人,经费由省直接与供书单位结算,完成全年任务的101.30。三是落实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学杂费1453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2.20。四是今年春季,市政府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46762人,经费5608154元。秋季补助任务正在落实。五是国家全年预算内公用经费1484万元全部下拨。六是共安排建

12、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26个,大部分已经开工。七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原区市县保障部分资金741万元上半年全部到位。二、当前的主要问题我市义务教育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不仅“普九”欠债多,而且新的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任务重;三是校点布局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由于教育点实际不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还存在大班额现象;四是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三、今后的工作重点新义务教育法是新形势下我市加快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法律武器。市政府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对义务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统筹和

13、实施水平。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认真落实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规定发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完全用于义务教育。(二)保障困难群体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留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办法和机制。继续完善扶贫助学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三)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做好“加快区市县教育发展”的有关工作,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要依法合理配置,加快改造薄弱学校,不断提高农村教

14、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区市县政府为主、因地制宜、软件硬件并重、统筹配置资源的原则,重点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建设,抓住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三个关键环节,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资源配置和办学质量的基本均衡。(四)加强对义务教育法实施的监督。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督导制度,把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作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五)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实现依法治教。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各项规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

15、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将德、智、体、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成功的经验,要遵循经过实践检验的规律,要依法加强学校安全与各项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六)在市人大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做好与义务教育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和修改。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在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市人民政府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研究,积极整改,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教,科学管理,促进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ag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