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340897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62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学大纲(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AUTHORWARE1高等数学5教学系统设计8影视作品赏析 12模拟电路 18数字电路 22现代教育技术专题 27人工智能初步 30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36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 45动画制作 51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 55教与学的原理 57动态网页制作 61广告创意 65计算机网络技术 67静态网页制作 72数据库技术 7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8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85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 89教育应用软件 93摄影技术基础 97电脑平面设计101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106教育电声技术116教育传播学127教育技术学导论132普通物理137C 语言程序设计142VB 程序设计 151网

2、络课程开发与应用159计算机应用基础166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1711Authorware教学大纲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执 笔 人:陈丽霞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Authorware2课程英文名称:Authorware 3课程类别:限选4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5总学时:36(其中理论 18 学时,试验 18 学时)6总学分:2 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Authorware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限选课程。课件设计与制作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本课程在前序课程艺术基础美术 、 艺术基础音乐 、 摄影 、 平面设计 、 动画制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采集、

3、处理、整合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并且在课件制作中能体现出艺术性和教育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authorware 的基本操作,并能独立进行选题、设计、制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1第一章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2 学时)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类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软件重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步骤难点: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2第二章Authorware 简介 (2 学时)Authorware 的功能2Authorware 的特点Authorware 的工作环境Authorware 制作过程简单体验3第三章基本图标

4、 (4 学时)显示图标等待图标擦除图标计算图标群组图标重点:五种图标的使用方法及运用。难点: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合理设置五种图标的属性,灵活应用4第四章 媒体支持 (2 学时)在 authorware 中如何导入声音在 authorware 中如何导入视频在 authorware 中如何导入 GIF 动画在 authorware 中如何导入 Flash 动画重点:各种媒体的引入方法难点:在课件中如何实现对声音的控制5第五章移动图标 (8 学时)移动图标概述指向固定点移动类型指向固定直线上的某点移动类型指向固定区域内的某点移动类型指向固定路径的终点移动类型指向固定路径上的任意点移动类型重点:五种动画

5、的设置与应用难点:五种动画的属性设置、Random 函数的应用6第六章交互图标(10 学时)交互图标概述3按钮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热区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热对象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目标区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菜单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按键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重试限制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时间限制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条件交互的基本操作及应用实例重点:十种交互的使用方法难点:永久交互及相关属性、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使用交互类型6第六章分支图标 (2 学时)分支结构及其属性设置分支图标的工作原理分支图标的应用举例重点:分支结构的理解和使用难点: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属性的设置7第七章

6、框架图标与导航图标 (3 学时)框架图标概述导航图标概述超文本链接应用举例重点: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的使用难点:根据需要灵活应用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8第八章简单的变量、函数(2 学时)概述,变量,函数,外部函数应用举例重点:如何使用外部函数难点:对变量与函数的理解10第十章作品的组织与发行 (1 学时)4文件的打包及发布重点:素材的组织与文件发布的方法难点:如何获取发布时所需的外部支持文件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基本图标的综合应用要求:1、能根据要求将相应的媒体素材导入到相应的图标2、能应用基本图标,独立设计完成一个简单的内容实验二、交互结构的应用要求:1、掌握各种交互图标的使用及适应范围,

7、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互类型完成设计任务。2、自定主题,用交互结构搭建课件结构。实验三、判断图标、框架图标及导航图标的应用与作品的发布要求:1、能独立完成课堂上的实例2、在实验二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课件内容,并发布为可执行文件。五、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与期末作品六、成绩评定:1、两次作业 30%,平时表现与出勤情况 10%, 考试(作品形式)60%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1、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每一阶段在完成课堂教学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一定的学科或常识,自主选题,独立设计完成具有一定功能的作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课结束前向学生提出一些结合本次课内容,但有一定难度

8、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课余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八、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袁海东.Authorware 7.0 教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年。参考书目:袁海东.Authorware 6.5 经典范例教程.(第 1 版). 北京:北京希望电5子出版社,2003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执笔人:陈丽霞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2、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5、总学时:1026、总学分:6 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高等数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课程主要

9、介绍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定积分、不定积分及多元函数微分法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本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8 学时)理解函数、复合函数、反函数等概念,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理解数列极限,了解收敛数列的性质,并会加以简单的应用。理解函数在有限点处以及在无穷大处的极限的定义,理解左、右极限的定义,并会利用定义来证明一些简单的函数的极限。了解函数极限的性质并会加以简单的运用。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相互

10、关系,掌握无穷小的运算性质。掌握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以及极限的四则运算。掌握函数的连续性、性质及间断点并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了解闭6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并能作一般性应用。2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5 学时)理解导数的定义及导数的几何意义,会利用导数的定义求某些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了解左、右导数的概念及函数可导的充要条件,理解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这间的关系。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求导法则,掌握求导数的方法(包括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理解微分定义及几何意义,掌握微分运算法则及应用。3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

11、用(15 学时)理解三个微分中值定理,会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及方程解的存在性。掌握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应用洛必达法则求各种类型的未定式的极限。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会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某些不等式及方程解的唯一性。会用导数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会利用曲线的凹凸性证明某些不等式。理解函数的极值及最值的概念,能求函数的极值、最值。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目标函数,并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4第四章不定积分(18 学时)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基本积分表中所列的公式,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不定积分的计算。掌握不定积分的两类换元法,会用线性函数和三解函数等一些简单的初等

12、函数作为换元函数来计算某些不定积分。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掌握有理函数的分解方法,会求一些比较简单的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简单无理函数的不定积分。5第五章定积分(18 学时)7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了解函数可积的充分条件。熟悉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方法。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能正确运用该公式计算定积分。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分部积分法,了解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积分的性质并用加以运用。理解无穷限及无界函数两类反常积分的概念,能用反常积分的收敛定义讨论某些简单的反常积分的收敛性,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反常积分。6第六章多元函数微分法(18 学时)掌握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

13、何意义。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的概念,能明确二元函数相关的概念与一元函数中相应内容的区别。理解多元函数的偏导数的概念,掌握偏导数及高阶偏导数的求法,了解混合偏导数与求导次序无关的充分条件。理解多元函数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全微分。了解多元函数可微的充要条件,了解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掌握各种复合情形下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数理解多元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的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求法。四、考核方式课堂提问、作业与考试相结合五、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通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及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七、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1高等数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 (第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王金金,李广民,于力编, 高等数学学习辅导 (第二版) ,西安电子科8技大学出版社 20023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第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