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34896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天下为主,君为客”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儒家思想中的孔子的“德治”、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项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

2、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故排除。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的民本思想2. 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分别是黄帝、卢梭、华盛顿和墨翟,并且给每一位人物配有目录标题,下列标题属于墨翟的是A.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B. 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C.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D. 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思想”可知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是墨家思想。故D项正确;A是黄帝;B是卢梭;C是华盛顿。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家思想【名师点睛

3、】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普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仍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3.战国时期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下列思想家中对此有异议的是A. 孟子B. 王阳明C. 荀子D. 陆九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可判断材料的主张是性善论,是孟子的主张。荀子主张性恶论,对此提出质疑,故C项正确,排除A项;王阳明、陆九渊都没有涉及到对孟子思想的质疑

4、或者异议,故排除BD两项。4.“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A. 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 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董仲舒新儒学“君权神授”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为了适应加强汉武帝中央集权的需要,故答案为D。A材料没有体现;B是孔子的思想,C是宋明理学思想。考点:汉代儒学 点评: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接受天的统治,诸侯接受君主的统治,遵守三纲五常,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就是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5

5、. 下图是明史列女传中的一段记述,对此记述的评价曰:“然至性所存,伦常所系,正气之不至于沦澌!”这说明了当时A.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败坏B. 男尊女卑思想盛行C. 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D. 人性得到极大解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本段记述反映了女子以死殉节,不能叫社会风气败坏,故A项错误;本段记述只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故B项错误;明史作为官方史学对妇女以死殉节给予高度评价,说明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故C项正确;明清进步思潮批判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6、变宋明理学影响【名师点睛】6.在修养论方面,二程主张: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而王阳明则强调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之所以有时会违背道德本性,是因为“物欲牵蔽”,故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他们的本质意图都是:A. 修身养性,崇尚道德B.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 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理学家所谓的“天理”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心学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主张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体验天理的存在,心学和理学的共同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和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A项不是二才的本质意图,排除A项;克服程朱

7、理学的弊端是心学的内容之一,与理学无关,因此不是他们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D项。7.陆九渊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由此可知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在于A. 对万物本原的看法不同B. 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态度不同C. 探求天理的途径不同D. 认为人性良知的起源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的主旨表明,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而二陆则主张“发明本心”,这是二者在方法论上的不同,是探求天理的途径不同,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8、二者在万物本原上的看法以及人性良知起源的看法,故AD项错误;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态度方面,朱熹与二陆的主张都是一致的,都推崇封建伦理,故B项错误;8. 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A. 反对君主制度B. 抨击君主专制C. 主张人人平等D. 提倡人民主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君主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两人对封建君主专制有所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反对君主制度,故A项错误;两人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个性解放和商品经济发展成为大势所趋,题干材料的意思就是要求君

9、主能够适当地分权与民,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人人平等的信息,故C项错误;传统儒学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儒学黄宗羲思想【名师点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可归纳为“一、二、三、四”(1)一个范畴: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2)两个局限: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封建思想藩篱;没有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社会形态的跃进。(3)三点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4)四个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9.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

10、”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 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B. 理学家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政治说教者C.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国人思想D. 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这是孔子思想的僵化时期,故答案为B项。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并非迎合时代的需要,而是孔子政治上的保守立场决定的,排除A项;董仲舒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正统化而不是“僵化”,排除C项;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引进了西方的科

11、技知识,因此“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说法错误,排除D项。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A. 奠定中华文明古国地位 B. 打破世界隔绝状态C. 推动欧洲工业革命发展 D. 促进欧洲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分别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开辟新航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系列事件共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1.

12、下图是奥运会场馆的标识。标识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A. 篆书B. 楷书C. 草书D. 行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本身就是篆书的书法特点和书法风格,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篆书12. 初唐一书法家,尤善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名声大到当时远方的少数民族都知道,此人最有可能是A. 王羲之B. 怀素C. 张旭D. 欧阳询【答案】D【

1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初唐一书法家,尤善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可知中唐朝书法家主要是楷书成就,故C项正确;A是东晋时期;和均属于草书书法家,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艺术书法【名师点睛】13.“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A. 图1战国人物龙凤图B. 图2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C. 图3明朝本草纲目插图D. 图4清代墨兰图(局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可知是文人画特点,墨

14、兰图书文人画,故正确;A是人物画;是风俗画;是医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艺术文人画【名师点睛】中西绘画比较在绘画内容上,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非功利。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物象,着意刻画,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欲。14.下面坊车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画作,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的情景,生活场面非常生动,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A. 属于工笔画,体现线条之美 B. 属于文人画,具有深远意境C. 属于山水画,表现山河之美 D. 属于风俗画,充满生活情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的情景,生活场面非常生动”,可知这幅

15、作品属于风俗画,是对当时农村社会风俗场景的描绘,充满生活情趣。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1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A. 婉约派B. 田园派C. 豪放派D. 花间派【答案】C【解析】从材料“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中可以看出,这首词豪放激愤,气势雄伟,符合豪放派的特征,故C项正确;婉约派作品大多是写凄婉哀愁,故A项排除;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故B项排除;花间派辞藻华美,多为艳词,故D项排除。1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 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B.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