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师中兽医学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334854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师中兽医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兽医师中兽医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兽医师中兽医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兽医师中兽医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兽医师中兽医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师中兽医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师中兽医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兽医学(分值:15) A1型题(单项选择) 1百合固金汤所治阴虚证的主要脏腑是 A A肺、肾 B肝、胃 C心、肝 D脾、胃 E肺、胃 2二陈汤主治之咳嗽属于 A A湿痰 B寒痰 C热痰 D风痰 E燥痰 3生化汤的功用是 B A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B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C化瘀生新,行气止痛 D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E活血化瘀,缓消症块 4增液承气汤的功用是 C A清热生津 B辛凉解表,止咳平喘 C。滋阴、清热、通便 D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E清热解毒 5浮脉在临床表现为 A A轻按即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 B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 C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 D浮、中、沉取

2、均感有力,按之实满 E脉来迟缓,猪一息七、八至 6中兽医学基本特点 C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D脏腑学说 E经络学说 7脾在五行中属 E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8治疗血虚病证C A补阴是重要的 B补阳是重要的 C补铁是重要的 D补气是重要的 E补水是重要的 9表现游走性疼痛,治疗需用B A祛风药 B除湿药 C散寒药 D温里药 E清热药 10情绪过激的个体,容易出现 B A心病 B肝病 C脾病 D肺病 E肾病 11咳嗽喘气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C A阴阳失调 B正邪胜衰 C升降失常 D五脏虚弱 E六腑不通 12传染病的临床辨证方法常用 ? A八纲辨证 B脏腑辨证 C六

3、经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E三焦辨证 13舌体红肿糜烂,处方主药宣选用 B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栀子 E石膏14食积不化宜选用下方加减治疗 A A曲蘖散 B平胃散 C银翘散 D犀角地黄汤 E猪苓散 15产后预防子宫内膜炎,常选用 B A黄连解毒汤 B生化汤 C银翘散 D当归补血汤 E十全大补汤 16中药鸡内金在鸡那个器官? D A食管 B嗉囊 C腺胃 D肌胃 E胆囊A2型题(病历摘要) 17患畜壮热,可视粘膜红,汗出恶热,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治疗应首选 C A黄连解毒汤 B犀角地黄汤 C白虎汤 D麻杏石甘汤 E大承气汤18哺乳期仔猪,被毛粗乱,困倦乏力,不思乳食,食则饱胀,呕吐酸馊,大便溏

4、薄酸臭。其治法是 B A消乳消食,和中导滞 B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C。和脾助运,降逆止呕 D补土抑木,消食导滞 E健脾助运,消补兼施19犬瘟热后遗症出现口唇抽搐者,可针灸哪组穴位 D A锁口、开关、上关、下关、翳风穴 B抢风、肩井、前三里、外关、指间穴 C百会、环跳、后三里、阳辅、解溪、后跟、趾间穴 D翳风、天门、上关、下关穴 E抢风、前三里、大椎、寰枢 20一牛大热,眼结膜发红,口渴多饮,粪便干燥,脉洪数有力。治疗应首选 C A银翘散 B犀角地黄汤 C白虎汤 D麻杏石甘汤 E大承气汤21治疗小叶性肺炎,常选用D A银翘散 B犀角地黄汤C白虎汤 D麻杏石甘汤 E大承气汤22治疗久泻,除用止泻药

5、外,还常用 C A消食药 B升提药 C健胃药 D清热药 E温里药A3型题(一病多题)23牛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低,项脊四肢强拘、或跛行、关节肿痛而屈伸不利,咳嗽,气喘,脉浮紧的症状。中兽医辨证论治后确定的症候是 C A风寒表实证B风热表实证C风寒表虚证D风热表虚证E里寒实证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C A辛凉解表,护阴津 B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C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D清热泻火,荡涤内热 E和解少阳针对上述症状,以下方剂可用于治疗本病的是C A麻黄汤 B桂枝汤 C银翘散 D香薷饮 E大承气汤24患病动物体表发热,咳声不爽,声音宏大,鼻流粘涕,呼出气热,口渴喜饮, 舌苔薄黄:口色短津,脉象浮数。 按照

6、中兽医理论,上述症状属于以下哪种疾病B A风寒咳嗽B风热咳嗽C肺火咳嗽D肺阴虚咳嗽 E肺阳虚咳嗽 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以上症状可采用以下哪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B A祛风散寒,止咳平嗽 B疏风散热,止咳平嗽 C清肺止咳 D润肺止咳 E健脾化痰止咳 可采用以下方药和针灸治疗A A银翘散或针刺玉堂、通关、苏气、山根、尾尖、大椎、耳尖等穴位。 B荆防败毒散或针刺凤池、肺腧、苏气、山根、耳尖、尾尖、大椎等穴位。 C清肺散或针刺胸膛、颈脉、苏气、百会等穴位。 D止嗽散或针刺肺腧、脾腧等穴位。 E清燥救肺散或针肺腧、脾腧、百会等穴位。 25牛出现体温升高、拉稀、粪便带黏膜、恶臭。 中兽医辨证确定的证候为B

7、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脾虚泄泻 E肾虚泄泻 可采用的治法有 B A散寒除湿止泻B清热燥湿止泻C消食导滞D健脾止泻E温肾止泻 针对上述症状,以下方剂可用于治疗本病的是 D A郁金散 B平胃散 C银翘散 D香薷饮 E止痢散 26患畜发热,口渴不多饮,食欲不振,困重,呕吐、便溏 中兽医辨证确定的证候属于 D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外感暑湿 D脾虚食少 E胃热呕吐 可采用的治法有 C A祛风散寒 B疏风散热 C健脾消食 D清暑化湿 E清热止吐 针对上述症状,以下方剂可用于治疗本病的是 D A荆防败毒散 B藿香正气散 C银翘散 D平胃散 E白虎汤 A4型题(病例分析) 27一牛出

8、现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出现拉稀,泻粪如水。 若牛泻粪如水,气味酸臭。遇寒则剧,遇暖则缓,食欲减少,头低耳耷,精神 倦怠,耳寒鼻冷。口色淡白或青黄,苔薄白,舌津多而滑利,脉象沉迟。按照中 兽医理论,辨证论治为以下哪种证候 C A热泻 B寒泻 C虚泻 D伤食泻 E肾虚泻 若此牛饮水增多,腹内肠鸣,不时作泻,粪渣粗大,或完谷不化,舌色淡白,舌面无苔,脉象迟缓,后期出现水湿下注,四肢浮肿。可采用以下哪个方剂治疗 A A补中益气汤 B保和丸 C猪苓散 D郁金散 E槟榔散 若牛出现腰跨无力,卧多立少,久泻不愈,夜间泻重,严重者肛门失禁,粪水外溢,腹下或后肢浮肿,口色如绵,脉象徐缓。可采用以下哪组针

9、灸穴位进行治疗 A百会、脾腧、关元腧 B蹄头、脾腧、后三里、关元腧 C后海、后三里、尾根、百会、脾腧 D后海、后三里、百会、大椎 E带脉、尾本、后三里、大肠腧 Bl型题(答案成一个体系型) 以下答案为2829题共用 A渗湿 B泻下 C升阳 D滋阴 E疏肝 28猪苓散的功用有 A 29大承气汤的功用是 B 以下答案为30一31题共用 A白色 B赤色 C青色 D黄色 E黑色 30寒证、痛证及风证的舌色为 C 31湿证的舌色为 D 以下答案为3233题共用 A恶寒重发热轻B发热重恶寒轻C寒热往来D但寒不热E但热不寒 32外感风热表证的寒热特点是 B 33里热证寒热特点是 E 以下答案为3435题共用

10、 A浮而无力 B。迟而有力 C浮而有力 D三部脉举之有力,按之实满 E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34寒实证的脉象特征是 B 35虚证的脉象特征是 A 以下答案为3640题共用 A黄连解毒汤 B白虎汤 C麻黄汤 D犀角地黄汤 E茵陈蒿汤 36风寒表证选 C 37阳明经证或气分实热选 B 38热入血分选 D 39三焦热盛选 A 40湿热黄疸选 E50、久泻不止、脱肛或子宫阴道脱出的证侯见于 DA、脾虚不运 B、脾不统血C、脾胃虚寒 D、脾气下陷E、寒湿困脾51、郁金散减诃子、加金银花和连翘的变化,属于 DA、药量增减 B、药味增减C、剂型变化 D、数方合并E、药物替代52、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久

11、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CA、薄荷 B、桂枝C、升麻 D、防风E、甘草53、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心火的药物是 BA、黄芩 B、黄连C、黄柏 D、大黄E、牡丹皮54、黄连解毒汤的组成为AA、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B、黄连、黄柏、黄芩、连翘C、黄连、板蓝根、黄芩、栀子 D、黄连、金银花、连翘、栀子E、黄连、秦皮、苦参、薄公英55、具有润下作用的药物是 DA、大黄 B、芒硝C、砂仁 D、枳实E、火麻仁56、化痰止咳药中兼有润肠能便作用的药物是 AA、杏仁 B、贝母C、百部 D、款冬花E、旋覆花57、治疗马伤水起卧(冷痛、肠痉挛)应选用 CA、银翘散 B、

12、曲蘖散C、平胃散 D、橘皮散E、槐花散58、化湿药中有燥湿健脾、发汗解表、祛风湿作用的药物是 A、藿香 B、茯苓C、猪苓 D、茵陈E、苍术59、乌梅散的功效是 BA、涩肠止泻、行气消胀 B、涩肠止泻、清热通淋C、涩肠止泻、益气固表 D、涩肠止泻、清热燥湿E、固表止汗、清热燥湿60、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处理的火制法有 BA、发芽、发酵、制霜、法制 B、煅法、炒法、炙法、烘法C、纯净、粉碎、切制、镑法 D、淋法、洗法、泡法、漂法E、蒸法、淬法、水烫法、煮法(7273题共用被选答案)A、 外感咳嗽 B、肺虚咳嗽C、 劳伤咳嗽 D、风热咳嗽E、上实下虚的咳喘证72、止嗽散主治的病证是A、 外感咳73、苏子降气汤主治的病证是E、上实下虚的咳喘证84、牛,4岁,排尿时弓腰努责,淋漓不畅,疼痛,尿频而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