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34738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上。2本卷总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 鬈曲(qun) 撇开(pi) 伛偻(y) 脑髓(su)B. 纾祸(sh) 胸脯(p) 箭镞(z) 繁冗(rng)C. 觇视(chn) 翌日(y ) 潜在(qin) 譬如(p)D.憎恨(zng) 褶皱(zh ) 蹩进 (bi) 园圃 (p )2.下列选项中,书写错误最多的的一项是(2分)( )A. 洗练 镶嵌 云翳 饥肠辘辘 B. 纯粹 逻缉 提炼 盛气凌人C. 时髦 取谛 疏

2、浚 慢不经心D. 媲美 赊账 自诩 一蹴而就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藉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 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 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 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A故事 不经之谈 安居乐业 B故实 不刊之论 安居乐业C故实 不经之谈 安土重迁 D故事 不刊之论 安土重迁4、下列选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其不仁兹甚 /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 失其所与,不知 / 拔剑切而

3、啗之 C设九宾礼于廷 /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D. 敛赀财以送其行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宁许以负秦曲 (辜负) 以乱易整(取代,替代)B. 为巡船所物色 (搜寻)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辞别)C. 肆其西封 (延伸、扩张) 永保无疆之休(美好、福祉)D. 吴之民方痛心焉 (伤心) 相如引车避匿(牵引、拉,引申为掉转)6、下列加点字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项伯杀人,臣活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乐盘游 予分当引决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左右欲刃相如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众不能堪,抶

4、而仆之 貌恭而不心服 A. / / / B . / / / / C. / / / / D. / / / 7、 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B. 因人之力而敝之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 君幸于赵王 / 燕王欲结于君8、 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为莫己若者A.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 大王来何操 C. 则思三驱以为度 D.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5、是(2分)(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呐喊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C.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D.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二、课外文言文

6、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

7、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

8、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假然节 借助 B晏如而无恐意 安定的样子C. 方厉吏士 激励,勉励D. 自创业功臣疾病 生病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B常在战场/

9、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C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D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

10、较高,故死为“卒”。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4分)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4分) (3)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 分) 14.文中说“(孙)权奇其能”,请根据语段概括朱然的才能。(4分) 3、 默写(10分)15.(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生乎

11、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师道也, ?( 韩愈 师说 )(4)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6)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凡四方之士, ,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9)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4、 小说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锄李锐(1)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2)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3)“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4)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5)“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6)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7)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8)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