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2779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床学袁见奇第五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伟晶岩矿床主要内容: 一、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及工业意义二、伟晶岩(矿床)的成因三、伟晶岩矿床的特点四、伟晶岩(矿床)的分类五、伟晶岩成岩成矿地质条件六、思考题与单元实习5.1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及工业意义(一)概念1、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粗大的脉岩,其矿物颗粒特别粗大,一般多在 110cm以上,大者可达 12m。依据伟晶岩的岩性分为:a、花岗伟晶岩;b、碱性伟晶岩;c、基性和超基性伟晶岩,各种伟晶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成分分别与花岗岩、碱性岩和基性超基性岩相当。其中分布最广,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花岗伟晶岩,其次是碱性伟晶岩。2、伟晶岩矿床是在伟晶岩形成过程中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而形成的矿床。(

2、二)工业意义:与伟晶岩矿床有关的主要矿产为云母、长石、石英。有关的重要金属矿产有Li、 Be、 Nb、Ta、Cs 、W 、Sn、Mo、U、Th、REE。其他非金属矿床有萤石、磷灰石、压电石英等。常见宝石矿产是海蓝宝石(绿柱石)、碧玺(电气石)、黄晶(黄玉)、水晶等。5.2伟晶岩(矿床)的成因(一)伟晶岩的成因学说:关于伟晶岩的成因认识可归纳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即岩浆成因学说和重结晶交代说。1、岩浆说此种观点认为,伟晶岩及伟晶岩矿床是由高挥发分岩浆在有利条件下经过缓慢、充分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挥发组分在成岩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挥发组分降低了岩浆的粘度和结晶温度,有利于岩浆的运移

3、和结晶分异;挥发组分热容量大,有利于高挥发分岩浆缓慢冷凝结晶形成伟晶结构;挥发组分易与有用金属 结合形成易溶络合物,使这些有用组分在高挥发分岩浆中富集并最终成矿。有关高挥发分岩浆已知有两种成因:一种是岩浆侵入体冷凝结晶的晚期因挥发组分逐渐汇聚形成的高挥发分残余岩浆,另一种是变质过程中岩石发生的部分熔融作用即混合岩化形成的高挥发分岩浆。2、重结晶交代说此种观点否认高挥发分岩浆的存在,认为伟晶岩及伟晶岩矿床是由已结晶的岩石在后期热液的作用下被交代、重结晶形成的。(二)形成过程及结构构造分带费尔斯曼等认为伟晶岩的成岩成矿作用及过程可分如下几个阶段,使伟晶岩内部常具明显的分带。1、后岩浆阶 段该阶段岩

4、石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成岩温度在 600800C 之间。此阶段早期是高挥发分岩浆侵入到有利构造空间后冷凝结晶的初始阶段,形成了伟晶岩的边缘带。边缘带的主要矿物为长石和石英。由于围岩温度较低,岩浆温度下降相对较快,因此岩石常具细粒伟晶结构。边缘带一般不连续,不含有用矿物。图 51 伟晶岩内部分带示意图1边缘带;2外侧带;3中间带;4内核;5交代矿物带此阶段晚期,继边缘带形成之后岩浆中挥发组分的含量相对增高,温度下降相对减缓,岩浆结晶形成外侧带。外侧带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岩石一般具细粒中粒伟晶结构,当岩浆成分达到石英与长石共结比时则形成外侧带常见的文象结构。外侧带一般也

5、不连续,可出现少量绿柱石等矿物但一般不构成矿体。2、气成阶段随着边缘带和外侧带硅酸盐矿物的不断结晶,挥发组分含量不断增加,成岩成矿介质逐渐由岩浆转变为超临界流体,成岩成矿温度在 600400C 之间,形成中间带和内核。该阶段早期 以结晶作用为主,形成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在富含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条件下则还可形成绿柱石、锂辉石及稀土元素矿物。随着温度降低、流体成分的改变和水作用的增强等条件的变化 ,依次发生白云母化、钠长石化及(在富含稀有元素时)稀有金属等多种交代作用,形成交代矿物构成的岩相带和大量具重要工业价值的白云母和锂辉石、锂云母等稀有金属矿物,交代作用可延续到热

6、水溶液阶段。此阶段形成的中间带(包括叠加的交代产物)主要矿物为钾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钠长石, 在富稀有、稀土元素条件下还有绿柱石、锂辉石、锂云母等稀有金属矿物及稀土元素矿物,岩石具粗粒伟晶结构、似文象结构及块状伟晶结构、交代结构。中间带一般较连续,是赋矿的有利部位。内核位于伟晶岩体(脉)的中心部位,主要矿物是具块状及巨晶结构的石英,因而又称石英核。长石(及锂辉石),内核的发育状况取决于伟晶岩的形态和分异情况,分异完全时可具完好的内核,分异不完全时可不具内核或仅发育 于伟晶岩脉膨大部位而呈断续分布。内核是石英(硅石)矿体的产出部位,内核中常可见晶洞,是水晶及黄玉等宝石矿物的重要成矿部

7、位。图 52 含水晶伟晶岩剖面图(内蒙)1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2细晶岩带;3文象伟晶岩带;4长石石英块体带;5长石块体带;6钠长石化长石石英块体带;7钠长石化长石块体带;8石央核;9水晶晶洞;10糖粒状钠长石交代体;11叶钠长石交代体;12钠长石云母交代体;13钠长石白云母石英交代体;14绿柱石;15晚期微斜长石,正长石晶体和晶簇;16黄玉3、热水溶液阶段此阶段是温度下降至 400C 以下开始的。由于环境温度已降至水的临界温度以下,成矿介质已由超临界流体转变为热水溶液。此阶段仍有部分矿物在内核及晶洞中结晶以致成矿,如水晶等 (见图 52)。另外,还可发生重要的交代作用,继续形成相应的矿物带以及

8、矿体。交代作用多发生于中间带及其与核的过渡部位,是白云母及锂辉石、锂云母的稀有金属的重要成矿部位。5.3伟晶岩矿床的特点1、伟晶岩体(矿床)的规模、形状和产状伟晶岩体大小不一,差别极大。大者厚可达数十米,常可达数百米至上千米。小者厚仅数厘米,长仅数米。伟晶岩体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脉状、凸镜状及囊状,可见串珠状、网状等不规则形状。图 53伟晶岩体形态图1规则的脉状则脉状体;3凸镜状体体;2不规;4囊状体;5串珠状体图 54网状伟晶岩脉(据胡受奚等矿床学,1981)1伟晶岩脉;2东西向压性断裂;3裂隙走向实线箭头表示压应力方向;虚线箭头表示张应力方向伟晶岩体均产于断裂及其他形式的构造裂隙

9、中,因此伟晶岩的分布、形状和产状均受其容矿(岩)构造的控制。如产于剪性构造中的伟晶岩多呈形态规则、延伸较大的岩脉,产于张性构造中者则常呈延伸较小的凸镜体。岩体形状和产状对成矿有影响,规则、近直立的岩体其内部分带多呈对称状分布,凸镜状、囊状岩体或岩体膨大部位有利于分异和成矿。2、伟晶岩(矿床)的物质成分特征由于挥发组分与多种金属元素结合为易溶络合物并将它们汇集于伟晶岩中,因而伟晶岩除含一般造岩元素外还经常富含 F、Cl、B、P 等挥发组分、稀有金属元素、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和 Sn、W 、Mo 等有色金属元素及 Fe、Mn 等金属元素。与其复杂化学成分相应的是矿物的多样性。除含一般造岩矿物外,常

10、见锂辉石、锂云母、绿柱石等多达十余种含 Li、Be、Nb 、Ta 、Zr 、Cs 稀有金属元素的矿物;独居石、褐帘石、磷钇矿、晶质铀矿等稀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矿物;锡石、黑钨矿、辉钼矿等有色金属矿物及磁铁矿、钛铁矿等;萤石、电气石、磷灰石、黄玉等含挥发组分的矿物。3、伟晶岩(矿床)的结构构造特征伟晶岩(矿床)的最突出的特征是具伟晶结构、文象结构和似文象结构。按矿物颗粒大小伟晶结构分为:细粒伟晶结构(0.5cm,中粒伟晶结构(052cm),粗粒伟晶结构(210cm)和块状伟晶结构(10cm )。此外,伟晶岩(矿床)还常具交代结构。伟晶岩(矿床)的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岩体内部常具明显的带状构造(见图5

11、5)。如前所述,结晶分异最完全时可从边缘到中心依次形成边缘带、外侧带、中间带和内核(各带特征如前述)。当后期交代作用发育时还可形成具有不同矿物组合特征的交代带。5.4伟晶岩矿床的分类目前对伟晶岩(矿床)仍然没有统一的分类,以下介绍两种较常用的分类。(一)KA弗拉索夫的分类依据伟晶岩分异程度、矿物共生关系和结构特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图 55伟晶岩的构造共生类型图(据 K.A.符拉索夫)1花岗岩;2伟晶花岗岩;3微斜长石;4石英;5接触边缘及白云母石英长石带;6文象及花岗结构伟晶岩;7块体带;8微斜长石单矿物带;9石英锂辉石带;10石英块体和石英带;11交代组合和交代带:钠长石、石英、白云母、微斜

12、长诗残余体和稀有金属矿物:锂云母、绿柱石部分含铯矿物、铌钽酸岩矿、多色性电气石、锂辉石等;12锂云母带;13锂辉石;14绿柱石;15铯榴石;16磷铝石;17晶洞:高岭石族矿物、石英晶体、锂云母、紫锂辉石等。、文象和等粒型伟晶岩相当于仅发育到外侧带的伟晶岩,岩石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与花岗伟晶岩的外侧带相当。(见图 56)、块状型伟晶岩相当于发育到中间带但没有内核并且未发生显著交代作用的伟晶岩。岩体中心部位具粗粒伟晶结构和块状伟晶结构,主要矿物是长石、石英和白云母,可含一定数量的稀有金属矿物。图 56花岗伟晶岩脉的内部构造(据费尔斯曼)1花岗岩,2长英岩带;3文象花岗岩带;4长石石英带;5晶洞带、完

13、全分异型伟晶岩 相当于结晶分异到已形成块状石英内核的伟晶岩。此类伟晶岩内可见明显的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等交代作用。主要矿物有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钠长石以及绿柱石、锂辉石,其中白云母、绿柱石和锂辉石均可能构成工业矿体。、稀有金属交代型伟晶岩 相当于形成内核以后又发生了强烈的稀有金属交代作用的伟晶岩,形成了由钠长石、锂云母、绿柱石、铌钽铁矿、铯榴石、磷灰石、铀矿物等矿物组成的交代带,构成稀有金属的重要矿床。(见图 57)图 57辽宁海城长石伟晶岩剖面图1岩石碎屑;2钾长石片麻岩;3辉绿岩;4云斜煌斑岩;5黑云母辉长片麻岩;6斜长石中粒伟晶岩;7文象带;8块状斜长石带;9石英核;10块状微斜长石带

14、、长石锂辉石型伟晶岩 没有文象带和内核、交代作用非常强烈、主要由钠长石、锂辉石、石英和大量稀有金属元素矿物构成的伟晶岩。此种伟晶岩构成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见图 58)图 58新疆阿尔泰含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脉地质平面图1浮土;2块状石英带;3块状微斜长岩带内带;4小块状钠长石带;5石英锂辉石带;6锂辉石带;7石英白云母巢状体带;8块状微斜长石带外带;9细粒钠长石巢状体带;10文象花岗岩带;11辉长岩;12锂云母带(二)矿物组合分类邹天仁等人依据云母类型和共生矿物将伟晶岩分成不同的类型并以主要矿物组合(石英除外)命名,如:黑云母更长石微斜长石型、二云母微斜长石型、白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锂辉石型、锂

15、云母钠长石型等。此种分类方法较简单适用,国内多有应用。5.5伟晶岩成岩成矿地质条件(一)地质构造条件伟晶岩具有呈区、呈带、呈群分布的特征,这些多是由地质构造条件控制的。1、大地构造条件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了伟晶岩的分布区域。有利于伟晶岩成岩和成矿的大地构造单元有两种:a、古生代以来的地槽褶皱带(相当于古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如阿勒泰地区,b、大陆板块内的地轴、地盾等古老变质结晶基底的出露区,如内蒙地轴。两种地质环境共同的特征是都经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深变质作用,属深变质岩区。此种大地构造环境不仅有利于高挥发分残余岩浆和混合岩化岩浆的产生,而且深变质环境具有很高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高挥发分岩浆缓慢冷凝和结晶分异形成伟晶岩(矿床)。2、区域构造条件在上述有利大地构造单元内,伟晶岩脉具有带状分布的特征,常构成宽 10-20km,长数十至数百 km 的伟晶岩带。控制伟晶岩带分布的有利区域性构造部位是大型复式背斜的轴部和深大断裂的上盘(见图 5-9)。这些构造部位都是区域中的相对减压带,水及深部岩浆等流体都趋向于在这样的地带运移。高水分压可降低矿物的熔融温度,因此也有利于发生混合岩化,产生高挥发分岩浆。在伟晶岩带中,伟晶岩体也常相对集中成群分布。控制伟晶岩体(脉)群分布的构造部位常是次级构造或大型区域构造与不同方向构造的交汇部位(见图 5-10)。图 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