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266227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B.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D. 空中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空中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与二氧化碳浓度无关。【详解】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地

2、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C对。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A错。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不影响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B错。空中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与二氧化碳浓度无关,D错。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会导致地表温度下降,故A错误。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导致的。不会使地表温度下降,故B错误。火山爆发不会导致地区表面长波辐射增强,故C错误。火山爆发后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大气的削弱

3、作用增强。所以导致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进而使地面温度下降,故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火山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季节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A. 地面辐射弱 B. 太阳辐射强 C. 大气反射强 D. 大气逆辐射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补充的热量少,温度低。考点: 大气的热力作用点评: 难度较小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4. 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 由

4、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5. 图中丁地的有效辐射值相对较大,对其原因叙述可信的是()A. 丁地的气候较为干旱,云雨少,大气逆辐射较弱B. 丁地的地面长波辐射值较大C. 丁地的大气浑浊度高,保温作用强D. 丁地的植被覆盖率高,地面辐射较弱【答案】4. C 5. A【解析】【4题详解】根据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等值线,等值线总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变化。甲地和乙地的取值范围相同,没有增加,A错。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减少,B、D错。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C对。【5题详解】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图中丁地的有

5、效辐射值相对较大,原因是丁地的气候较为干旱,云雨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大气逆辐射较弱,A对。丁地的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地面长波辐射值较小,B错。根据材料,有效辐射与丁地的大气的保温作用、植被覆盖率无直接关系,C、D错。下图为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回答下列小题。6. 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C. 甲、乙、丁、丙 D. 甲、丙、乙、丁7. 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甲地 ()A. 位于海洋 B. 位于陆地 C. 气压高于乙地 D. 气压低于乙地【答案】6. C 7. D【解析】【6题详

6、解】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面上的点气温相同。结合图示等温面分布,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甲、乙、丁、丙,C对。A、B、D错。【7题详解】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气压低于乙地,D对,C错。没有季节、昼夜条件,不能判断是海洋或陆地,A、B错。【点睛】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面上的点气温相同。同一水平面上,气温、气压状况相反,甲地气温高于乙地,气压低于乙地。没有季节、昼夜条件,不能判断是海洋或陆地。下左图为“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某日14:0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 上面左图中气温最高的是()A. 甲 B. 乙

7、C. 丙 D. 丁9. 上面右图中反映城郊间热力环流的是()A. B. C. D. 【答案】8. A 9. D【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8题详解】根据左图的等温线分布,高于高值的原理,故甲位于等温线的闭合中心,气温最高。【9题详解】城市为热岛,故盛行上升气流,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环流,图正确。10.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b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面摩擦力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A. B. C. D. 【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指向低

8、气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对;b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会减小风速,但不能使风力偏转,错;c位于风向右侧,与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会使风向向右偏转,错、对。选C。【点睛】影响风的三种力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为零不影响风速大小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使风向左偏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

9、交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11.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 12. 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 a B. b C. c D. d13. 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它可以直接造成( )A. 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 B. 东北地区的春涝C. 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 D. 华南地区的台风【答案】11. C 12. D 13. C【解析】【11题详解】图示位于南半球,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C正确。中风向不应和等压线垂直,A错误

10、。、中有些区域风向向右偏,B、D错。【12题详解】根据等压线形态,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d,暖锋降水在锋前,d位于暖锋锋前,D对。c位于暖锋锋后,降水可能性小,C错。a 、b 受高压中心控制,是晴朗天气,A、B错。【13题详解】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是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它可以直接造成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C对。西北地区的干旱主要是距海远,降水少,蒸发量大,A错。东北地区的春涝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B错。华南地区的台风与寒潮无关,D错。下图是2012年12月某日14时部分地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4. 图中下列城市的风力可能最小的是()A. 哈尔滨 B. 乌

11、鲁木齐 C. 北京 D. 兰州15. 甲处的气压值可能的取值范围是()A. 985990 B. 990995 C. 9951 000 D. 1 0001 00516. 图示时刻,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A. B. C. D. 【答案】14. B 15. A 16. A【解析】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图中等差是5百帕。图示大陆上是高压中心,甲处位于海洋上,应是低压中心,气压值可能的取值范围是985990百帕。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 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14题详解】图中下列城市的风力可能最小的是乌鲁木齐,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B对。其它

12、三个城市的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A、C、D错。【15题详解】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图中等差是5百帕。图示大陆上是高压中心,甲处位于海洋上,应是低压中心,气压值可能的取值范围是985990百帕,A对。若甲是高压中心,则取值范围是1005-1010百帕,B、C、D错。【16题详解】结合上题,甲是低压中心。图示时刻,甲锋面气旋的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 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A对。 位于冷锋锋前,晴朗天气为主,B错。暖锋降水在锋前,位于暖锋锋后,晴天为主,C错。位于暖锋锋前,多连续性阴雨天气,降暴雪可能小,D错。17.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为动力上升 B

13、. 为高空西风C. 为热力下沉 D. 为东南信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图中为赤道附近热力原因上升形成的赤道低压带;为高空风向,位于低纬度,风向为西南风,属于高空西风;为动力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考点:气压带和风带18.当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 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 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 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气压带比较完整。当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应是指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此时北

14、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西南部是地中海气候,正值冬季,温和湿润,A错。南半球是冬季,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B错。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C对。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盛行东南季风,上升流弱,D错。19.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C. 阿留申低压 D. 夏威夷高压【答案】A【解析】【详解】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保温效应差,降温快,露易凝结,A对。印度低压出现在夏季,B错。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分布在海洋上,不是引起我国大陆上露凝结的天气系统,C、D错。【点睛】10月份,影响我国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保温效应差,降温快,露易凝结。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分布在海洋上,不是引起我国大陆上露凝结的天气系统。20.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