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历史试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326426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中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历史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武夷山一中 2013-2014 学年(下)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分值:100 分 时间:90 分钟)命题:倪玲 审核:高一历史备课组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1.在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其内阁首相的产生方式是( )A.由选民选举产生 B.由议会选举后经国王任命B.由财政大臣充任 D.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2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 现在最老的在职联邦法官为 104 岁的韦利布朗。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C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体现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3.某学者认为美国 1787

2、 年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 。这种“妥协”主要表现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 北方与南方之间 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 )A. B. C. D.4、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5、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A B

3、 C D6、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体的核心特征是( )A、共和制 B、民主制 C、总统制 D、代议制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其历史文化遗产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重大影响的是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8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此段材料应该出自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共产党宣言 2C 四月提纲 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91871 年 4 月 17 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不

4、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 )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建立工农联盟并肩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10.1917 年 11 月 7 日晚,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的巡洋舰响起了炮声,炮弹的火光划破寂静的夜空。下列事件和这一场景描述相符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11.某历史课题组在探究“十月革命”课题过程中搜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按史料价值大小排序正确的应该是电影列宁在十月 当时俄国和各国

5、记者报道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科书( )A. B. C. D.12.“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这段演说出自( )A.斯大林 B.丘吉尔 C.杜鲁门 D.马歇尔13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修建柏林墙 划定三八线 组建北约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4.下列图片所示人物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3A.创立欧洲共同体 B.建立北约组织 C.推行不结盟运动 D.建立华约组织15.下列事件中对战后美

6、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是( )欧共体成立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中国振兴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 C. D.16. 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的重要一步是建立A. 欧洲煤钢共同体 B. 欧洲经济共同体 C. 欧洲共同体 D. 欧盟17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不包括 A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B中国以其实力挑战美苏 霸权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中国始 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作

7、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A. B. C. D.19.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右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20.汉代田庄的生产 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21请将下列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图片按照先后出现的历史顺序排列 铁托 纳赛尔 尼赫鲁4定窑孩儿枕

8、 水排 后母戊鼎 素纱褝衣A B C D22.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 语 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诗中的“草市” 指的是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 贸易集市C.通宵 买卖的城市夜市 D.繁荣的边疆茶马 市场23.宋代有“榜下捉婿 ”的习 俗,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商大贾争相挑登第士子做女婿,其情景近乎是抢,这说明( )。A.宋代商人地位的提高B.重农 抑商政策的废除C.资本主 义萌芽的出现D.科举制度庸俗化24.日升昌票号由山西商人创建于道光四年(1824 年),分号遍布全国 30 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这最

9、能说明( )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 B.明清时 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C.明清商业出现新的特点 D.商业竞争的加剧25.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 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 ”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26 齐民要术序中说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的主张是( ) A发展商品经济 B重农抑商C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D农业生产应

10、注意农时27.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 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 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2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 是指( )A.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经济沦为资 本主义经济的附庸C.家庭手工 业与小农生产逐渐分离 D.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529能从右图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 C一战期间,重工

11、业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30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这种经济对中国 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环境决定的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12 分,第 32 题 15 分,第 33 题 13分共 40 分)31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 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 权, 为国王而

12、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 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 为 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除 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英国权利法案(1)根据材料一指出,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哪些权力?(4 分)它的颁布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怎样的影响?(2 分)材料二 国会授 权罗斯福 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 ,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 们 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据吴于廑、齐 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并评价美国这一

13、制度设计。 (6 分)32 (15 分)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 构,也是我国古代人民 创造灿烂农耕经济文明的基础。中国作 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经济历史。据此回答:(1)黄梅戏中董永与七仙女“男耕女织”的剧情反映了中国古代 传统经济怎样的基本形式?(2 分)(2)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请列举古代中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三项重大成就。(3 分)(3)土地兼并现象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开明的政治家为此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何在?(2 分)(4)请列举古代中国三大著名的手工业行业。(3 分)(5)西汉时期国家对手工业的管理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 分)(6)随着商业的繁荣,古代历朝都出现了一些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