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25807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阳市2018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文 科 综 合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顾炎武认为“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柳宗元强调“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此其所以为得也”。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都认为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B都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C都强调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 D制度的更替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25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

2、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 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D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26有历史学家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朝中后期。下面历史现象可以作为这个结论的依据的是A一条鞭法实施后,白银货币普遍流通 B万历年间,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1567年,明朝政府允许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D“商帮”的出现和长途贩运贸易发达27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义理之学注重从思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乾隆嘉庆年间考据

3、学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影响这一学风变化的是A清朝思想控制逐渐放松 B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C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清朝洋务运动的开展28甲午战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等人,纷纷向清政府上书,希望清政府聘请外国人为顾问,“亟行变通改革”,实行“新政”。这种现象反映A传教士关心中国政治 B维新变法成了时代主流C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英美意图夺取对清政府的控制权29清朝末年北京出现“近支排宗室(皇族近支),宗室排满,满排汉”的民谣,反映了当时A清政府已经众叛亲离 B民族矛盾成了主要矛盾 C清政府政治集权不断加强 D满汉官僚间矛盾尖锐3020世纪的二十、三十年代是中国文

4、化人较为普遍地回归民族传统的时段,国学复兴运动兴起。“中医”改称 “国医”,京剧改称“国剧”,“武艺”改称为“国术”等等,就在这个时期。与这一现象出现无关的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兴起 B对新文化运动的反省C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D“一战”后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311956年中共“八大”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中央作出这个新的论断是基于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C“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32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

5、的崇拜”。这反映了雅典人A理性与原始蒙昧并存 B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 C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D民主政治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33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是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宗教化的趋势C社会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事 件意 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地理大发现视野开阔宗教改革否定教会权威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达尔文进化论神学受到严厉考验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教会影响力减低 34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指出:“由于罢工是工人所能使用的最后一种武器,代价高昂且对劳资双方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只有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

6、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这一言论A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英国工会领导人已成了资本家代言人C反映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D不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35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欧国家与苏联的能源贸易发展迅速。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后,在美国的努力斡旋下,北约组织理事会在巴黎举行秘密会议,通过了关于禁止向苏联集团国家出口大口径输油钢管的决议。由此可以得出A西方国家视集体安全利益高于国家经济利益B美国与西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C美国对西欧国家政治控制加强D美国与西欧经济一体化加强第 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36题第4

7、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1582年来华,此后三十年一直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作为来中国的第一个西学代表人,他不但第一次正式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和科学技术知识,并且也把有关中国的知识及其历史文化第一次正式介绍给了西方。综编自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者序言材料二:下图为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绘制)局部材料三:他(利玛窦)评论这一点说:“因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

8、他们不仅把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很骄傲,但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利玛窦(意)金尼阁(比)著利玛窦中国札记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背景与在华的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当时国人这种世界观出现的原因,这对后续的历史发展带来什么影响。(13分)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近代以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现象有这样一些革命与主义: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摘编自斯塔夫里阿

9、诺斯全球通史从材料中提取有关近代以来的革命与主义的三条或三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谨。)(二)选考题:共25分历史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目计分。作答时,请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521983年间,中国的工业增长相当可观,平均年增长率为9.8%。但是,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不合理做法”遏制了效率、生产力和工作动力。毛泽东在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工业结构是模仿

10、苏联的制度。国家作为所有人、经营者和雇主,计划并指导所有的公有企业并为之提供资金。国家也提供土地、厂房、设备、基本材料、启动资金、管理人员和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其他一切。国家制定所有商品的价格,不管生产成本和质量。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它的销售价格还高,一种低质量产品的价格比高质量同类产品的价格更高。完全不承认“价值规律”或供需原则。国营企业被要求向中央政府上缴它们全部的利润和折旧资金。197980年度,大约25%到30%的国营企业亏损经营。这套体制虽不合理,但这个过程牵涉到几百万干部,对这个过程的任何阶段作改革,都将影响他们的生活。令人担心的最坏情况是价格失去控制,而引发

11、可怕的通货膨胀。中央政府想避免任何会引起公众愤慨和不安的行动,所以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方式,试探每一步的反应,评估它的后果。然后,要么继续下去,要么退回来。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工业改革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工业改革的措施。(6分)46(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同样的名称,讲同样的语言”,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与独立,“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

12、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美)汉森。W。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材料二:“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1) 据材料一并结合

13、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欧洲民族主义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9分)(2)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6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刘锡鸿(?-1891),字云生,广东番禺人。他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他考取举人后做过郭嵩焘的幕僚,镇压过农民起义。1876年,由于郭嵩焘的提名,刘锡鸿就成为了一名外交官,跟随郭嵩焘出使英国。但是,他对郭嵩焘只提名他为参赞而不是副使十分不满,这为他俩后来的交恶埋下了隐患。刘锡鸿在使英期间有过很多私下感叹,如以前都说英国人是岛夷,“惟知逞强,无敬

14、让之道”,现在才发现人家“上下同心,以礼自处,顾全国事如此”; “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街市往来,从未闻有人语喧嚣,亦未见有形状愁苦者。地方整齐肃穆,人民欢欣鼓舞,不徒以富强为能事,诚未可以匈奴、回纥待之矣”;观其议会“各出所见,以议时政务适于理、当于事而后已而举办一切,莫不上下同心,以善从之”;“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然而私下里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倾慕不已的刘锡鸿却受朝中守旧权贵之命监视郭嵩焘,不断密告其要“以夷变夏”图谋不轨。并在公开场合猛批郭离经叛道,破坏纲常。他声称:“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摘编自刘锡鸿刘光禄遗稿、英轺私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锡鸿“矛盾”表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刘锡鸿的“矛盾”表现进行简要评价。(9分)揭阳市2018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