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25806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文章的发表?A政府论 B共产党宣言 C乌托邦 D共同纲领2.巴黎公社建立的政权性质是A 资产阶级临时政权 B工人阶级政权 C共产主义政权 D无政府状态3.下列最能说明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的是:A.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是由工人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 B.无产者联合了起来C.巴黎公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 共产党宣言

2、发表时马克思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态度是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C.对资本主义制度全盘肯定 D.对资本主义制度全盘否定5.标志世界历史进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时期开始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 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 D.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7.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A.工人阶级政权 B.社会主义国家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资产阶级政权8.十月革命前的二月革命推翻的

3、是:A.沙皇的专制统治 B.资产阶级政权 C. 临时政府 D.封建专制统治9. .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德国分裂 B.杜鲁门主义出现 C.北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0. 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 由一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C.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D. 由两大阵营分别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11. 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A“马歇尔计划” 的提出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C两大阵营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2.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是: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柏林墙的修筑 D.朝鲜战争的爆发13.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

4、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的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14.“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 A.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 B.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联合自强 C.实现政治体制一体化 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15.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进行民主化改革,清除封建残余 大力发展科技 美国扶植 大力发展教育A. B. C. D.16. 二战后期,处于颠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的上述议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成

5、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扩张领土的野心膨胀 D.美国要求按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17.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18.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19.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A. 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 1956年南斯拉

6、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C. 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召开 D.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20. 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A. 经济领域 B. 政治领域 C. 文化领域 D. 经济和政治领域21.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22.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的直接后果是A.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使苏联党内斗争日趋尖锐C.导致苏联经济大滑坡 D.使苏联民族分裂愈演愈烈2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

7、明A.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是反恐怖主义的领导国家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积极推动政治经济的全球化24.导致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严重的经济困难得不到解决 B.国家领导人实行政治多元化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D.国内反对派势力迅速壮大25.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 B.推进全球一体化C.实现地区集团化目标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6.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8、27.关于我国早期农耕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最早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形成规模 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稻的国家之一 在发展初期已显露出地域差别 以种植业为主A、 B、 C、 D、28.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29.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30.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C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

9、成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31.下列哪一个是唐朝发明的曲辕犁:D A B C D3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3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34.实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是: A.地主.国家 B.农民.地主 C.农民.国家 D.国家.地主35.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

10、统一与稳定 36.在封建社会初期,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地主土地所有制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36.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是在 A.唐朝 B.北朝 C.元朝 D.宋朝37.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是在 A.西汉的长安 B.唐代长安 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38.“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39.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

11、孙亦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A.休养生息的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40.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两小题,总计40分。请在相应的题号内答题)41、阅读下列材料:(本题22分)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

12、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材料三: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漫画:请完成:(1) 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2)20世纪70年代,美国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有哪些?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8分)(3)材料三中的漫画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4分)31、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8分)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