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325806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资料:_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6 页机务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近两年随着铁运公司牵引动力内燃化改造步伐的加快,为了使内燃机车在公司主体生产中安全、节能、高效的运用,更好地为集团公司服好务,机务车间结合近两年运用内燃机车实际和经验,认为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工作是保证铁运公司主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切实搞好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工作,特编制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第二条:内燃机车运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合理的管好、用好内燃机车,安全、节能、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铁运公司铁路运输生产任务;加强内燃机车的安全管理,确保行车和人身

2、安全;加强乘务员工、检修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车间员工的整体自身素质、技术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坚持三分修、七分养的设备保养原则,努力提高内燃机车运用效率。第三条:车间各级内燃机车管理、技术人员及乘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务实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对技术精益求精;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听指挥;结合内燃机车运用实际,认真钻研运用、检修工艺,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运用、检修工作。第四条:内燃机车的运用管理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内燃机车的各项管理制度、内燃机车乘务员的作业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准确无误的达到管理目的。第五条:本规程所规定的内燃机车运用工作

3、必须遵守的规则、标准和基本要求,是内燃机车乘务人员的基本法规。内燃机车乘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第二章内燃机车运用工作管理第一条: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车间统一指挥、运转工段运用管理、检修工段检修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车间、运转、检修各级组织的职能作用。第二条:车间对内燃机车的运用工作根据生产实际统一规划,综合平衡;车间技术室负责制定有关内燃机车运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内燃机车运用管理规程、内燃机车乘务员岗位作业标准、内燃机车应急救援预案及内燃机车检修计划、内燃机车乘务人员的培训规划,组织内燃机车乘务员的培训、考核和晋升等工作。第三条: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铁运公司生产情

4、况,制定本车间内燃机车运用的有关细则、办法和作业标准,明确运转工段的职能作用;审定运转工段内燃机车当月运用计划及当月内燃机车乘务员配备情况。第四条:内燃机车乘务员使用司机长包乘制,司机长所挑选的乘务员均由车间统一通过理论培训、实际操纵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提供给司机长挑选,组成技术水平高,工作作风好的包乘组。第五条:车间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机车牵引最大功率、作业环境、天气情况等因素积极与公司生产部、调度室制定相应的机车牵引定数,制定内燃机车牵引定数,应贯彻以下原则:(一)必须以铁运公司生产大局为重,合理使用机车最大功率,满足运输生产需要。(二)严格遵守公司线路行车速度,车站线路有效长度,机车、车

5、辆构造速度,下坡道闸瓦压力限制速度,长大下坡道因制动周期限制速度及机车持续速度,确保行车及人身安全。(三)与公司生产部、调度室制定相应的机车牵引定数确定后,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第六条:内燃机车牵引定数的有关规定按照铁运公司日常生产情况,客运列车牵引定数为5-7节,矿运列车牵引定数为20节,冬季、雨季、施工慢行、列车限速等,需要临时减轴时,车间根据公司生产实际与公司生产部、调度室协商并征得公司生产部同意方可减轴。第七条:内燃机车运用计划及分析内燃机车每年的运用计划是车间、运转工段组织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工作的依据。内燃机车的运用计划是根据公司生产实际的需要、机车检修和季节的变化而来的,第八条:内燃

6、机车运用分析是加强内燃机车运用管理、不断改进运用工作的重要手段。车间将运用管理分析工作设在车间技术室,并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第九条:内燃机车运用管理分析工作内容(1)机车运用分析分为日常、定期(日、月、季、年)和专题分析。(2)日常分析由车间质检员和乘务员在交班时进行分析,内容按照内燃机车交接班检查标准进行分析。(3)定期分析由车间技术室牵头在内燃机车小辅修前根据机车本阶段的运用情况,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备在小辅修时得到及时的解决,其分析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情况,机车运用质量及机车各种油料供应情况,机车运用指标完成情况等。(4)专题分析为针对机车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分析内容

7、根据运用实际确定。第十条:登乘机车管理(1)登乘机车的人员设定:当班乘务人员、车间管理人员、机务段直接行车管理人员、本务运转车长、信号、无线通讯检修人员、铁运公司安全监察人员、铁运公司生产组织人员、检查工作的领导干部、因抢救急需,医护人员。(2)一台机车的登乘人数除特殊需要外,不得超过2人,不得影响乘务员正常工作。登乘人员,不得在乘务员操纵座椅上乘坐。(3)机车上应严格控制非值乘人员登乘,机车乘务员对非法登乘机车的人员劝阻无效时,有权不开车,报请车间处理。十一条、内燃机车使用原则(一)内燃机车使用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1、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满足运输需要,符合牵引动力发展规划的原则。2、适应列车编

8、组计划的分工及运输设备的基本条件原则。3、机车无任何设备故障的原则。(二)内燃机车库内储备1、待机车冷却水温度降至30-40时,将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各阀及堵打开,排净各部件、管路内的积水。2、排净燃油箱及燃油管内的燃油。3、柴油机润滑油,液力传动箱、中间齿轮箱、车轴齿轮箱油,牵引电动机抱轴承及齿轮箱油等,应保持规定的油位。4、打开空气制动系统各排水阀排出积水,用压力空气吹扫送风管路、风缸、油水分离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和所有电机、电器、车体及走行部,清除油垢。5、对电器部分的换向器和所有接触点涂工业凡士林。6、清除砂箱内的存砂,并清扫涂油。7、取下蓄电池,由蓄电池组集中保管。8、对烟筒、冷却风扇上

9、部、车体通风孔、空气过滤器外部、牵引电动机通风口等加盖。9、自动制动机手柄固定于中立位或取出位,关闭门窗及百叶窗,锁闭车门。10、每月进行一次柴油机盘车和溜轴。(三)机车调拨1、调拨机车由铁运公司生产部根据铁路运输生产情况,由生产部调度室发出机车调拨指令,车间运转工段将做好调拨机车的一切准备工作,机车状态应符合运用条件2、担当矿石运输的机车,除运行图规定的矿石运输外,根据公司生产实际可随时调拨公司站调车作业以及其它作业。第三章内燃机车运用安全管理一、基本要求(1)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内燃机车的安全运用是铁运公司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引动力内燃化的投入对安全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10、在内燃机车运用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铁运公司、车间的各项有关安全行车的规章制度、决定、命令和指示,全力以赴地做到安全行车,高质量地完成公司铁路运输生产任务。(2)行车安全是机务车间的员工素质、设备质量、基础工作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机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既要重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又要重视牵引动力新设备的科学、安全的运用。(3)行车安全要认真贯彻“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方针。车间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第一线,跟班添乘,调查研究,针对每个时期出现的设备、安全关键问题和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

11、中。(4)车间安全室要坚持定期的对内燃机车安全行车进行分析,建立内燃机车乘务员、包乘组的安全台帐,对在行车中出现的设备、安全关键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出规律,及时进行处理与整改。二、基本标准与制度1、内燃机车司机岗位作业标准2、内燃机车副司机岗位作业标准3、内燃机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内燃机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机务车间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三、教育与考核(1)经常对内燃机车乘务员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岗位作业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教育,特别要针对行车过程中存在安全上的重点,突出问题,结合以往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对乘务员进行行车规章教育,以增强乘务员的安全意识和对规章制度的理解

12、。(2)对内燃机车乘务员,应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规章、作业标准、操作规程的闭卷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技术培训档案,作为提升晋级的条件之一。对成绩突出,应给予表彰或奖励;对不合格的要进行再培训,培训后仍不及格的调离内燃乘务岗位。四、车载无线电平面调车设备的使用及管理1、车载无线电平面调车设备的使用(1)对讲机电源连接完好。(2)打开台机,台机处于自检状态,自检正常后红灯亮起。(3)拿起麦克风自吹,台机有自吹声,表示麦克风良好(4)与调车组人员测试信号,通话是否良好。(5)要求车载台电瓶电量充足,信号显示清晰。2、车载无线电平面调车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铁生字1169号文件关于下发无线电平面调车设备管

13、理办法的通知。五、事故调查、处理及分析1、事故调查(一)轻伤事故由车间负责调查,必要时由安全监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重伤事故由铁运公司负责调查,必要时由集团公司安全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死亡及重大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应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二)认真开展事故的经济损失统计工作。在调查事故时应对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如实计算,不得遗漏,并填入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及时上报。2、事故处理(一)因设计上的错误或缺陷而造成事故的,由设计者负

14、责。(二)因施工、制造、安装和检修上的错误或缺陷而造成事故的,由施工、制造、安装和检修者负责。(三)因工艺条件、技术操作方法上的错误或缺陷而造成事故的,由工艺条件、技术操作方法的确定者负责。(四)因缺少安全管理制度,职工无章可循,或因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点未能及时解决、控制或不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而造成事故的,由车间领导负责。(五)因生产现场缺少安全防护设施、装置、安全信号、警告标志而造成事故的,由生产现场管理者负责。(六)不按规定发给员工劳保用品而造成事故的,由车间领导负责。(七)因设备、设施严重失修,严重超期、超负荷运转(使用)而造成事故的,由设备、设施

15、管理者负责。(八)因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设施而造成事故的,由拆除决定者负责。(九)因违反安全规定、冒险作业或操作错误造成事故的,由操作者负责。(十)明知存在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而造成事故的,由车间领导负责。(十一)曾经发生过事故,而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由车间领导负责。(十二)由于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的,由当事者负责。(十三)由于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事故不断发生的,由车间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负责。第十二条事故调查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车间负责落实。第十三条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包括:调离内燃机车乘务岗位、经济处罚、赔偿经济损失。第十四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按照铁运公司安全监察部的经济考核处理:(一)不听劝阻、违章作业、冒险蛮干造成轻伤事故的。(二)违章指挥或强迫他人冒险作业,造成轻伤事故的。(三)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又未采取防范措施,造成轻伤事故的。(四)玩忽职守、违反安全规定,造成轻伤事故的。(五)明知他人违章作业,不劝阻,不制止,以致造成事故的。(六)不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