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1325472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5.17 非洲的石头城课件 岳麓版选修5(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非洲的石头城,遗址的建筑布局与特点出土文物开放的文明与非洲的骄傲,导入,津巴布韦共和国是非洲大陆东南部高原上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国家,迄今境内仍然遗留者许多古代历史遗迹。津巴布韦南部林木丛生的地区,有一座被遗弃的神秘莫测的石头古城,让人觉得像个海市蜃楼的幻景。人们称它为“大津巴布韦”,这个词在当地马绍纳人的班图语中是“石屋”的意思。那么,在它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走过了怎样的文明历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津巴布韦遗址去领略它神秘而迷人的风貌。,一、石头城遗址的布局及特点,(一)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津巴布韦现存大小石头城遗址200余处。最大的一处叫做“大津巴布韦”,位

2、于马斯文戈市(旧名维多利亚堡)东南24公里,北距首都320公里。已辟为国家公园,与首都直通火车、汽车和飞机航班。 遗址在一片16.2平方公里的丘陵地上,三面环山,北面是湖泊,丛林野草掩映着大片石头建筑群。墙壁几乎都用长30厘米、厚10厘米的花岗石板垒成,中间不用胶泥、石灰任何粘结物,砌得非常严整牢固,浑然一体,蔚为奇观。,(二) 遗址的建筑,石头城遗址分为三大部分:1.大围场1公里外山顶上的城堡;2.在山谷开阔地上的大围场;3.介于两者之间的平民区。,城堡,城墙用片石垒砌,高约7.5米,底厚6米多,坚不可摧。城内保存着废坍的墙基,将土地隔成许多块块,构成错综复杂的房间,使人如入迷官。是最上层人

3、物王族以及巫师的居住区。 考古证明:城堡明显分为两大部分,东面是国王的住地和政治中心,西面是宗教中心和国王的祭祀处。这同黑非洲政教分离的习俗是合拍的。,想一想:为什么称之为“卫城”?,堡前只有两道羊肠小道通到山脚;堡后陡壁绝崖,野兽也爬不上来。从城顶俯瞰大国场,一目了然;展望外围,视野开阔,连一只兔子都别想溜过去。堡墙只开着可容一人侧身出入的狭窄石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人想入城可不容易呢!正因为此,早期的考古报告都把它叫做“卫城”,认为它的作用是在保卫大围场的王城。,大围场,大围场是一座椭圆形的城寨,依山傍崖而建。城墙周长240米,高10米,底厚5米,顶厚2.5米。城区面积4,600平

4、方米。外城之内有内城,呈半圆形,周长90米。据计算,两道城墙共用去石料1.8万立方米,可以盖成一座90层的摩天大楼。互相紧密连结的而又相对独立的房舍,显然有不阿的用途:国王和后妃的住房、随员的居室、神庙、仓库、厨房等等。备座建筑均以石铺的曲径相通,墙体通口和门户用大条花岗石构筑。门首和一些墙石以图案装饰,雕上几何形和鸟的形状,构图粗旷,栩栩如生。 黑人非洲学者姆富卡博士的新著大津巴布韦,反映了石头城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认为,大围场是国王的“三宫六院”,是后妃们的住所,而不是历来所说的王城。真正的王宫是在山顶的城堡内。,椭圆型建筑物的平行甬道,高塔神秘的圆锥塔,城中最显眼的建筑是一座圆锥形实心塔,

5、高15米,可能是当年王室用以祭祀的膜拜物。,英格兰考古学家本特曾花费极大的财力和人力在圆锥塔是的周围大规划挖掘了一条地道穿过圆锥塔,企图寻找一个入口。为此他们搬开了许多石块,但发现塔是实心的,这个入口至今也没有找到也许它根本就没有入口。想一想:这座直刺蓝天的世塔空间是干什么用的呢?,平民区,为什么称之为“平民区”呢?,在大围场和城堡之间,找不到什么大建筑物的遗址。但从出土文物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平民区”。,、奴隶、工匠、商人、王室服务人员,都住在这里的简陋房舍里。要供养城堡、大围场内那么多的王室、贵族、军事人员,非有庞大的后勤队伍不可。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大石头城最盛时,总人口可能达到10万。

6、 、遗址外围可以看到古代梯田、水渠、水井的痕迹,有相当大的铁矿坑和遗存的炼铁工具。遗址内掘出不少金银首饰,甚至有泥土做的铸造钱币的模型。,说明:,在大津巴布韦曾经存在着繁盛的农业和工商业文明!,(三)特点,都用花岗石砌成,没有使用木结构。不用拱门和圆顶,而且石头与石头接缝处不施灰浆,未用任何黏合剂。,解迷: 无黏合物的石头建筑技术 怎样才能做到毫无缝隙呢?,在这些花岗石上烧火,然后突然浇水,利用冷缩热胀的原理使岩石裂成平整的石片,然后再用硬槌将这些石片修饰成平整的石砖。大津巴布韦遗址就是这么建造起来的。,我们一起动动手:,根据所掌握与了解的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资料,结合已有的知识背景,动手绘制一份

7、遗址布局平面图,同时探究它的建筑目的与用途?,二、出土文物,工具与工艺品。陶器碎片,纺锤,铁质箭头、矛头,铁渣、铸模,叶形铁锄、斧头和工艺品中铜、青铜、黄金镯子等。进口货。有棉、丝织品、花瓶、玻璃珠子,波斯的小花碗和中国明朝的青瓷碎片。皂石器。它是滑石的变种,常与绿泥石、头角闪石和云母等相伴生。具有云母的晶体,质地的硬度和油滑的触感,不受任何酸类的影响。皂石鸟,即“津巴布韦鸟”石雕,是津巴布韦的珍贵文物,用皂石雕刻而成。目前有个被国家列为国宝。,图腾,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大围场顶部的“津巴布韦鸟”。在高大的城墙顶上,城内建筑物的石柱上,往往装饰着一只矫健的“津巴布韦鸟”,

8、脖子挺直,翅膀贴身,身如鹰,头似鸽,高约50厘米,用微红的皂石精细雕成。它的学名“红脚茶隼”,是南非和南亚之间的候鸟,年年准时未津巴布韦越冬,被津巴布韦人奉为神鸟,立为图腾。津巴布韦独立之后定为国鸟,作为国旗、国徽和货币的图案。,小结,()从遗址的建筑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国家的统治中心,宗教服务于政治。()从出土的进口货上看,反映了大津巴布韦贸易的发达与广阔的疆界和极盛时期。()从出土的大量牛骨中,可以证明畜牧业的发达。纺锤的发现说明当地人已能织布。铸模及铜铁金器说明冶金技术发达。尤其是大量铁农具,说明生产力水平高。工艺品的发现说明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从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技术看,他们

9、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三、开放的文明与非洲的骄傲,开放的文明,人们在围城内发现了一系列古代文物,其中有阿拉伯的玻璃器皿和中国的青瓷和陶器。这些瓷器碎片是14世纪至15世纪的中国瓷器,其中两块是青瓷大花瓶的底部,底圈中央用青釉绘制着“大明成化年制”6个字,这说明中津两国在那时就已经开始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往来。证明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之间的了解。大石头城在对外贸易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非洲的骄傲,谁建造了石头城?如果是外来人建立的,为何世界上任何史书部未提及?外来人能够建

10、造一个石头城,那未,其他200多个较小的石头城是谁建造的?,通过放射性碳法测定发掘物,石头城是道地的“土产”,是黑非洲人民的伟大创造。1)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津巴布韦的土地上已有众多的土著居民;2)公元五世纪,这个遗址有了第一个居民点,并逐渐扩大;3)十一世纪,马卡兰加工国定都于此,开始营建石头城。后来被莫诺奠塔帕王国取代,都城继续扩大;4)十五世纪进入最盛期。莫诺莫塔帕,意为“矿藏之王”。当时王国大量开采铁、铜、黄金,首都是冶炼业的中心。由于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建造这样宏大的城市,并吸引阿拉伯人、印度人前来贸易。,石头城为何毁灭?关于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哪一种说法最合理?从中我们得到

11、什么教训?,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解释是:十五世纪末,莫诺莫塔帕王国的矿藏枯竭了,牧场过量的放牧,农田连作而肥力下降,生态恶化,工农业生产锐减,养活不了石头城那么多的居民。人们不得不舍弃石头城向北迁移。但是,它禁不起几百年风霜雨露的剥蚀,特别是十九世纪西方强盗的挖掘捣弄,古城化为废墟,仅能供后人研究和凭吊了。大津巴布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于膨胀的结果。,教训,人类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强环保意识。,年月日,津巴布韦正式宣布独立,定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探究学习总结,、你认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在哪里?、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试列举点。,提示:

12、布局错落有致,由三部分组成;都用花岗石砌成,石头拼缝横竖有致,不施灰浆却十分结实。,提示:冶金技术上,铸模的发现,说明当时人能够熔炼黄金、铜、青铜和制造铁器;纺锤的发现,说明当时人已能织布;建筑上不施灰浆的石缝黏合技术高超。,学习延伸,、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看哪一种说法最合理。,有三种说法。一是葡萄牙人的入侵;二是 穆 塔帕王国的北迁;三是大津巴布韦在发展中 人口过分膨胀。三种原因中,只有第三种是 从内部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所以第三种说 法最合理。即此地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 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妇女 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劳作,这种局面注定了大 津巴布韦的衰落。,、结合本课内容,请思考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历史发生之后,一去不复返了,只能凭借所遗留下来的材料去认识。2).现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证据建构而来的,而历史证据则来源于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3).考古学则是研究人类过去历史提供直接实证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唯一学科。4).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描绘1100-1500年间大津巴布韦的有关历史,是因为考古挖掘出了很多实物以反映当时建筑、冶金、纺织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它比文字资料更具有说服力。它有助于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