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课件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321399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练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练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练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练习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第一课时预习题,1、感知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课文以 为线索 ,以 顺序,依次记叙 发现桃花源、 、 、 的情形。 2、指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含义。 寻向所志( ) 寻向所志( ) 志 寻 处处志之( ) 寻病终 ( ),渔人进出桃花源,时间先后,访问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再访桃花源,寻找,不久,做的标记,做标记,忘路之远近( ) 之 闻之,欣然规往( ) 见渔人,乃大惊( ) 乃 乃不知有汉( ),的,这件事,就,竟然,第一课时课堂作业,1、写出下列黑体字的古义与今义。,鲜艳美丽,多指味道鲜美,交错相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指与世隔绝的地方,指没有出路的

2、境地,不要说,更不必说,关联词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隐隐约约,好像,2、解释下面黑体的词语。 咸来问讯( ) 此中人语云( ) 欣然规往 ( ) 便扶向路( ) 欲穷其林( ) 渔人甚异之( ) 便要还家(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3、出自本文的成语很多,请找出四个。,都,告诉,计划,沿着,走到尽头,认为奇怪,通“邀”,邀请,对,向,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人自乐,无人问津,第二课时课前预习题,按照提示或要求填空。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著有 。 2、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3、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 4、写桃花源中环境优美

3、、生活古朴的句子是:,东晋,陶渊明,陶渊明集,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第二课时课堂作业,1、“渔人甚异之”有哪些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3点) 2、第一段对桃花的描写有何作用? 3、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谈谈你的理解。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结合全文,揣摩上面这段话在,分析一下村人对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A、以前未见过桃花源;B、桃花林面积之广;C、桃花林里没有其他树种;D、景色优美。,渲染神秘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遇见

4、桃花源人作铺垫。,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桃花源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到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第三课时课前预习题,课文描写的情节,一波数折引人入胜,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1、“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2、“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3、”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第三课时课堂作业,1、如今,桃花源已成为旅游名胜,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到那里云寻找那份亦真亦幻的感觉。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将怎样向游客介绍桃花源? 2、某住宅小区开发商的售楼广告巧妙地改用了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即改为“室外桃源”。请你品析这则广告的妙处。,本则广告运用谐音,巧改成语,向消费者展示了该小区环境安静、祥和、优美的特点,给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游客朋友们,这里就是著名的“世外桃源”,清清的溪水、粉红的桃花,整齐的屋舍,你是否有如在仙境的感觉?当年陶渊明憎恶腐败、混乱的黑暗社会,幻想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描绘出了自己理想中的佳境。这样美好的愿望在他的后代子孙身上早已实现了,而他留下的文字和思想却还世世代代影响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