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一点心理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321394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懂一点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懂一点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懂一点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懂一点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懂一点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懂一点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懂一点心理学(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懂点心理学,当心理学走进我们的生活中的时候,懂得一点心理学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懂得一点心理学,并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我们就会发现,不管是人的性格,还是对一个事物的认知过程,包括人的情绪、语言、人际互动、心理疾病等都和心理学联系在一起。,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1、管理者身体力行,然而难以获得下属的信赖支持,效率低下; 2、投资者认为选择了获利的股票,结果损失惨重; 3、有的商品标价越高越好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背后都包含着一些心理学规律,一些人生的疑难问题,都需要运用心理学去解决。,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

2、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1.想事情或做事情时,不知为何,难以集中精力,总是走神 A.是 B.否 2.睡不着或睡不好,次日感到精力不足 A.是 B.否 3.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爱发火 A.是 B.否 4.过于敏感,惧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A.是 B.否,心理自测,5.总想恢复原状。对已完成的事情或清楚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苦恼 A.是 B.否 6.身体感到不适或疼痛,虽然已找医生

3、做过检查且查不出问题,但仍不放心且总是想起 A.是 B.否 7.莫明烦恼,做其他事情也不能分散对烦恼的注意,你为此痛苦不安 A.是 B.否 8.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提不起精神和兴趣 A.是 B.否,9.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 A.是 B.否 10.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或不自在,害怕交往,厌恶人多。 A.是 B.否 11.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晕倒,控制不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话、看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搐抖动等。 A.是 B.否 12.觉得别人都不好,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但事后能觉察自己的多疑和固执 A.是 B.否,心理自测评分标准,选择“是”得1分,选“否”

4、不得分。 评分:总分12分 * 2分及2分以内, 心理属于健康的范围 * 3-5分,可能有些问题了 * 6分及6分以上,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生活中,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成功的人,心理的健康并不具有精神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甭想把整个海洋煮沸 请记住:你没有能力把整个海洋煮沸!个人的知识、能力、精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共同完成项目是明智的选择,不要担心功劳被别人抢走。 合作、合作、再合作,永远都是合作! 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并将这种热情注入别

5、人体内,就必然出现合作的结果。,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如果你从来没有养过鸟,你会因为一只鸟笼去养 鸟吗?先不要急着说不,我们看看下面的真实故事 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他跟同时退休的物理学家卡尔 森打了一个赌要让卡尔森教授养上一只鸟。为此, 詹姆斯教授将一只精致的鸟笼送给了卡尔森教授。而卡 尔森教授却不以为意,只是把这只鸟笼当成艺术品摆放 在家中。此后,只要有客人来访都会谈及有关这个鸟笼 的话题。他们看着空的鸟笼无一例外地问教授,鸟是什 么时候死去的

6、,还有死去的原因。卡尔森教授只好一次 一次地对客人解释自己没有养过鸟。 但是,客人似乎都不怎么相信。过了一段时间, 卡尔森教授再也受不了跟客人解释这个鸟笼的事情,就 干脆买了一只鸟装进笼子里了。 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称为鸟笼效应。,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有个笑话,问为什

7、么小白兔会飞,因为小白兔吃了会飞的糖,为什么狐狸会飞?因为狐狸吃了小白兔,为什么老鹰会飞?.曹冲称象 你先不停的说“月亮”,别人问:“后羿射的是什么?”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月亮”。,职场上,鸟笼效应也无处不在,加班就是一只美丽的鸟笼,那么,加班和鸟笼究竟有什么关系 呢? 在老板和上司的角度:公司就是一个精美而空置的鸟笼。他们看着 自己的资源被浪费、被空置往往会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他们希望每个下 属都主动加班,甚至超额完成工作。 在同事的角度:你就是那只令人遐想的“鸟” 。在职场中,如果常常看 到某位同事加班,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位同事是在故意表现勤奋或者效 率不怎么样。因为他们觉得你就像那只一定要

8、放进空置鸟笼的鸟。同时, 你的加班也成为一只精美的鸟笼,让他们联想到如果不把自己也放进去 就显得不够勤奋、不够上进。 在自己的角度:加班就是那只精美的鸟笼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刚进公司的时候,常常会不好意思准时下班,认为准时下班是一个不上 进的员工。当看到别人加班的时候,自己也会故意找点事情做,来拖延 下班的时间。这个时候,加班就是那只精致的鸟笼,让你不得不把自己 放进去。,用任务来填满老板和上司心中的鸟笼 经常性加班到深夜只有两个原因:其一,上司分派任务不合理;其二,你办事的效率太低。 如果一家企业的领导分工不合理,经常在一天 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分配你16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那么

9、,请你为了健康考虑一下转换工作环境。如果是你的工作效率问题,那么请你重新调整自己的处事顺序,高效地完成工作。,职场人士该如何摆脱这只诱人的鸟笼呢?,要善于打破惯性思维,那么怎样才是打破惯性思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故事一 甲、乙两个教徒在祈祷时烟瘾来了。甲教徒问神父:“祈祷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说:“不可以!”乙教徒问神父:“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说:“当然可以!”。 祈祷的时候去抽烟是对神的不敬,作为神父当然会反对。而抽烟的时候都在祈祷,更能表达教徒对圣恩的感激与褒颂,神父又怎么能拒绝呢? 鸟笼逻辑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鸟笼必定用于养鸟

10、,结婚必先置办新房,社会必然分三六九等。这种惯性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地认知和适应周围世界。然而,过犹不及,如果把惯性思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会成为一种刻板思维。,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

11、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 比如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比如在大多数招聘过程中,招聘者与应聘者都是初次见面,对彼此的了解十分有限,

12、因此,应聘者的外貌、衣着、谈吐等外在特点往往成为影响招聘者最终选择的关键因素。那些给招聘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人,往往获得了工作机会。 比如,歌德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

13、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首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

14、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实验证明,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如何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 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举止文明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开创良好的人际关

15、系氛围。,测试前的郑重声明,1、本测试全部内容纯属科学作怪,仅供参考,如有雷同,各位同鞋请勿爆炸 O(_)O 2、请各位同鞋前后左右互相监督,请大家按照要求完成测试,不可贪婪多选,若测出多重人格,本人概不负责 O(_)O 3、请各位同鞋在测试期间保持死一般的寂静,若不小心出声,就让我们大家一起画个圈圈诅咒你 O(_)O 4、请各位事先深呼吸,再深呼吸,捶捶你的膝盖,以防待会测试过后因心跳加速情绪紊乱而酸痛难忍 O(_)O,1、你的性格? 2、什么是重要的?老虎 牛 马 绵羊 猪 3、现在的你如何? 4、你的人生观? 5、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6、哪些人容易使你有挫折感? 7、你适应社会的能力

16、? 8、你遇到困难时的反应? 9、你的心理年龄? 10、你的精神年龄? 11、你在恋爱过程中? 12、你对爱情的忠诚度? 13、失去爱情时的惯性反应? 14、你内心的嫉妒有多深? 15、你的度量如何?,你,你的心有几平方米?,你对未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Question:脱外套,是我们进家门后很顺手做的一件事。那么你是以下哪种人呢? 1:常常慢条斯理、煞有其事地脱外套。 2:脱外套速度快,犹如狂风卷落叶。 3:先穿上拖鞋,再脱外套。 4:外套脱下后随便扔在哪儿,从不收拾。 5:脱外套时整齐而有条理,并把衣服叠好或挂起。 6:脱外套的模式每次都不同。,【答案】从脱外套方式看你的性格 1:你充满自信,而且对自己目前所过的生活感到满足。 2:你性格外向而友善。 3: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绝不苟且。 4:你是自信心和主义观都非常强的人,且富于理智及聪颖过人,是所谓的典型的知识分子。 5:你善解人意,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6:你一定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