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21363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5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1 试验项目1.1 动物实验1.1.1 体重1.1.2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1.1.3 蛋白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1.1.4 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1.5 抗氧化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1.2 人体试食试验1.2.1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1.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

2、验所列的指标均为必测项目。2.2 脂质氧化产物指标中丙二醛和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动物实验抗氧化酶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2.3 氧化损伤模型动物和老龄动物任选其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四项指标中三项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抗氧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3.2 人体试食试验:脂质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三项指标中二项阳性,且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抗氧化功能的

3、作用。22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ntioxidative Function1 动物实验1.1 实验动物选用10月龄以上老龄大鼠或8月龄以上老龄小鼠,也可用氧化损伤模型鼠。单一性别,小鼠每组1015只,大鼠812只。1.2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高剂量一般不超过30倍,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1.3 实验方法1.3.1 老龄动物选用10月龄以上大鼠或8月龄以上小鼠,按血中M

4、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溶剂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1.3.2 D半乳糖氧化损伤模型1.3.2.1原理D-半乳糖供给过量,超常产生活性氧,打破了受控于遗传模式的活性氧产生与消除的平衡状态,引起过氧化效应。1.3.2.2造模方法选25-30g健康成年小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用D-半乳糖40mg1.2g/kg BW颈背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造模,注射量为0.1mL/10g,每日1次,连续造模6周,取血测MDA,按M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模型对照

5、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经口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在给受试样品的同时,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继续给予相同剂量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或腹腔注射,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1.3.3 乙醇氧化损伤模型1.3.3.1原理乙醇大量摄入,激活氧分子产生自由基,导致组织细胞过氧化效应及体内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耗竭。1.3.3.2造模方法选2530g健康成年小鼠(180220g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必要时可增设1个空白对照组。3个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

6、连续灌胃30天,末次灌胃后,模型组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禁食16小时(过夜),然后1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6小时后取材(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不禁食取材),测血清或肝组织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1.3.4脂质氧化产物测定1.3.4.1 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可采用荧光法和比色法测定,方法任选其一。1.3.4.1.1 荧光法1.3.4.1.1.1 荧光法原理MDA(malondiadehycle)是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之一,测其含量可间接估计脂质过氧化的程度。1个丙二醛

7、(MDA)分子与2个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子在酸性条件下共热,形成粉红色复合物。以波长536nm为激发光,在550nm有最强荧光强度。可用荧光法进行微量测定。1.3.4.1.1.2 仪器与试剂仪器:荧光分光光度计、微量加样器、恒温水浴锅、普通离心机、混旋器、具塞离心管试剂: 10mmol/L四乙氧基丙烷(贮备液,棕色瓶4保存12个月),临用前用纯水稀释成1nmol/mL29mmol/L硫代巴比妥酸工作液 硫代巴比妥酸0.209g EDTA.2H2025mg 谷胱甘肽(还原型)1mg用0.02mol/L NaOH 50 mL 溶解(微温助溶,棕色瓶4保存2周)酸水解液0.1mol/L H2SO

8、4125mL0.1mol/L Na2SO4125mL加水150mL用 H2SO4 调pH 1.5,加水稀释至500mL正丁醇以上所用玻璃器皿均需经50硝酸浸泡24h后,再经蒸馏水、双蒸水淋洗干燥,试剂(选AR级)最好用双蒸水配制。1.3.4.1.1.3 实验步骤1.3.4.1.1.3.1 样品制备全血上清液:取血50l加入0.5mL生理盐水,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血清样品:取血0.5mL室温静置10min,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1.3.4.1.1.3.2 标准曲线制作 将10nmol/mL四乙氧基丙烷,用双蒸水稀释成0.0、0.25、0.5、

9、1.0、1.5、2、3、5、10nmol/mL分别取0.1mL加入酸水解液 2mL、TBA工作液0.5mL混匀,避光、沸水浴60min流水冷却至室温3mL正丁醇振荡抽提1min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正丁醇层)测荧光强度(入射狭缝1.5nm,出射狭缝5nm, 激发波长536nm,发射波长550nm)以四乙氧基丙烷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1.3.4.1.1.3.3样品测定 试剂空白管样本管标准管10mL具塞离心管0.1mL蒸馏水0.1mL血清*0.1mL标准酸水解液2mL2mL2mLTBA工作液0.5mL0.5mL0.5mL混匀,避光沸水浴60min,流水冷却正丁醇3

10、mL3mL3mL振荡抽提1min,3000r/min 离心5min*全血上清液 0.5mL(空白管加蒸馏水0.5mL,标准管加标准0.1mL、蒸馏水0.4mL)1nmol/mL四乙氧基丙烷(标准)血清0.1mL(或全血上清液0.5mL)加入酸水解液 2mL、TBA工作液0.5mL混匀,避光、沸水浴60min流水冷却至室温3mL正丁醇振荡抽提1min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正丁醇层)测荧光强度(入射狭缝1.5nm,出射狭缝5nm, 激发波长536nm,发射波长550nm)1.3.4.1.1.3.4 计算公式: B-A B-A过氧化脂质含量(nmol/mL血清)CK =11 F-A

11、 F-A B-A B-A 1过氧化脂质含量(nmol/mL血液)CK =1 F-A F-A 0.05A:空白管荧光度B:样品荧光度F:四乙氧基丙烷荧光度C:四乙氧基丙烷浓度(1nmol/mL)K:稀释倍数1.3.4.1.2比色法1.3.4.1.2.1比色法原理MDA(malondiadehycle)是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之一,测其含量可间接估计脂质过氧化的程度。1个丙二醛(MDA)分子与2个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子在酸性条件下共热,形成粉红色复合物。该物质在波长532nm有极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法进行测定。1.3.4.1.2.2 仪器与试剂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加样器、恒温

12、水浴锅、普通离心机、混旋器、具塞离心管。试剂:0.2M乙酸盐缓冲液 pH3.50.2M乙酸溶液 185mL0.2M乙酸钠溶液 15mL1mmol/L四乙氧基丙烷(贮备液,4保存3个月),临用前用水稀释成40nmol/mL8.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8%硫代巴比妥酸TBA0.2M磷酸盐缓冲液 pH7.40.2M磷酸氢二钠 1920mL0.2M 磷酸二氢钾 480mL1.3.4.1.2.3 实验步骤1.3.4.1.2.3.1 样品制备溶血液样品:取血20L加入0.98mL蒸馏水制成2溶血液。1.3.4.1.2.3.2样品测定试剂空白管样品管标准管2溶血液*0.2mL40nmol/mL四乙氧基丙

13、烷0.2mL8.1%SDS0.2mL0.2mL0.2mL0.2M乙酸盐缓冲液 1.5mL1.5mL1.5mL0.8%TBA1.5mL1.5mL1.5mLH2O0.8mL0.6mL0.6mL混匀,避光沸水浴60min,流水冷却,于532nm比色注:如用试剂盒,可按试剂盒的操作要求进行。*若用血清,样品管0.15mL,标准管0.15mL。1.3.4.1.2.3.3计算 B A B A 过氧化脂质含量(nmol/mL2%溶血液)CK = 401 F A F A B A B A 过氧化脂质含量(nmol/mL血清)CK = 401 F A F AA: 空白管吸光度B:样品吸光度F:四乙氧基丙烷吸光度C:四乙氧基丙烷浓度(40nmol/mL)K:稀释倍数1.3.4.2组织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1.3.4.2.1 原理 见1.3.4.1.2.11.3.4.2.2 仪器与试剂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加样器、恒温水浴锅、普通离心机、混旋器、具塞离心管、组织匀浆器试剂:见1.3.4.1.2.21.3.4.2.3 实验步骤1.3.4.2.3.1 样品制备组织匀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