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213534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6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基础教案(复习备考)(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 responsible for Organization training, and implementation, and check; 12, master workshops annual economic indicators of implementation, reporting to financial health on a regular basis; 13,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aily oversight in the allocation and use of funds; 14, responsible for all Departm

2、ent statistics, collecting, sorting, reporting of accounting reports; 15, the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Treasury, including the third grade library, a library of materials, products for regular inventory handling, sampling, storage monitoring, the picking work, and provide the i

3、nventory report, 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accounting treatment; 16, responsible for waste and recycling, transportation and settlement; 17, is responsible for all product sales accounting functions; 18,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anys raw materials, auxiliary materials, account management; 19, is respo

4、nsible for the flow of control of all assets of the compan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fixed assets and assets to the departments responsible for clearing, settlement and asset monthly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asset management section of the Finance Department of the company

5、 organized on a company-wide special inspection of asset management; 20,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business activities, monthly projects involved in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company (including expenses, business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cash flow, revenue, etc) financial analysis, provide a b

6、asis for decisions for the company, the business of the company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nd risk analysis; 21, responsible for the settlement of transactions with the Bank; 22, is前言一、复习备考中需要考生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1、经济法基础在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中的地位2、如何正确处理好辅导教材、讲义与课件的关系3、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树立必胜信心二、辅导总思路:紧扣教材,找出“题眼”即常

7、考点;结合具体试题案例讲解,训练考生的应试能力;通过基础班讲解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第一章 总论分析:本章考试题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平均为13分左右,考生应该重点理解记忆最基本的法律概念和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的法律知识。第一节法律基础(一)一、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法律的概念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加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二)法的本质和特征1、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解

8、释: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2、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基本特征的有()。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B、国家制定或认可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社会公众的认可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概念。法是由

9、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答案:ABC【例题2】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和特征。以上的描述均正确。答案:ABCD二、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或民商法律关系;2、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

10、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3、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称为经济法律关系。(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全部财产承担责任;非法人分支机构(缔约能力、诉讼能力);职能部门)。(3)国家。(特定主体)(4)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社会组织。2、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

11、某种行为的自由。(2)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3、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1)物。物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造物;还可以是财产物品的一般价值表现形式货币及有价证券。(2)非物质财富。也称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3)行为。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等。(4)人身。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有三项限制。【例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2007年)A、公民B、企业 C、物D、非物质财

12、富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选项C和选项D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答案:AB【例题2】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律关系客体。自然人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他三项均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答案:BCD三、法律事实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一)法律

13、事件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2、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1)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2)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提示:它们的出现都是不以人们(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二)法律行为1、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

14、作多种的分类:(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即行为的法律性质所作的分类。(2)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对法律行为所作的分类。(3)(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所作的分类。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意思表示而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4)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所作的分类。(5)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6)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

15、态,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自主行为,是指法律主体在没有其他主体参与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的法律行为;代理行为是指法律主体根据法律授权或其他主体的委托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所从事的法律行为。【案例】会计于某在单位领导的授意下,将一张空白发票填写金额后入账。会计于某与其单位领导的行为是否构成了法律行为?解析:会计于某虚开发票入账和其单位领导授意虚开发票入账的行为均构成了法律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也属于积极行为(作为)。【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相对事件范围有()。A、地震B、战争C、签订协议D、发行公司债券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答案:B【例题2】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2005年)A、订立合伙协议 B、签订合同 C、签订和解协议 D、签发汇票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律行为的概念。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答案:ABCD【例题3】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