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21344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战知识单选题精选200道(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战知识单选题200道(含答案)1.清政府被迫将南京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B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C 台儿庄大捷 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A. B. C. D. 3.南京名胜众多,其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C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4.1937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B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C.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 5.日本帝国主义为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制造的事

2、件是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正式爆发,这主要是由于 C A.中国军队开始奋起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D.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 7.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确定准备抗战方针的主要原因是 C A.中共和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B.西安事变中承诺抗日 C.日本扩大侵华损害其利益 D.英,美支持蒋介石抗日 8.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是在 D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D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

3、宣言 C.八路军和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0.下面对抗日民族统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D.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战线正式建立 11.中共在1927年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到1937年又与国民党合作,这主要说明 C A.国内斗争服从于国际斗争 B.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 C.中共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 D.国共矛盾是兄弟之争 12.下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相

4、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都是在中共倡导和推动下建立 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C.都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 D.都具有反帝的性质 13.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D A.政治基础相同 B.合作方式相同 C.主要任务相同 D.倡导者相同 1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的主要原因是 C A.英美支持其抗日 B.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C.维护自身统治 D.防止日军扩大侵略 15.下列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几次大规模对日作战,最先进行的是 A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16.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CA.台儿庄战役 B.临沂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

5、.忻口战役 17.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D 上海失守 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A. B. C. D. 18.在日军进行的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中国军民共达 D A.5万 B.10多万 C.20多万 D.30多万 19.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的迁移顺序是 A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D.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20.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战役是 C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21.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B A. 淞沪

6、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 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22.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B A.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23.下列关于抗战防御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日本实行速战速决的方针 B.中国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C.抗战的主力在国民党正面战场 D.八路军,严重威胁敌人后方 24.抗战初期,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B A.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抵抗 C. 积极动员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25.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C A.瓦窑堡会议 B.党

7、的活动分子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大 26.下列对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 B.以游击战作为主要歼敌手段 C.反对以阵地战阻击敌人 D.突出人民作用而不以军队作战为主 27.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推行全面抗战路线,而国民政府却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这两条抗战 路线的本质区别是 A A.阶级本质的不同 B.战略战术的不同 C. 作战方针的不同 D.依靠对象的不同 28.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战路线上的根本分歧是 B A.要不要坚持持久抗战 B.要不要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C.要不要开辟敌后战场 D.要不要争取国际援助 29.八地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

8、游击战争,是在哪次会议之后 A A.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30.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C A.晋察冀 B.晋绥 C.晋冀豫 D.冀鲁豫 31.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淞沪会战 论持久战的发表 七七事变 台儿庄战役 A. B. C. D.3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B A.徐州会战结束 B.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汪精卫建立伪政权 3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 B 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 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 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 A. B. C. D. 34.下面对抗日

9、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C A.日军迫于战线过长,无力对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B.中国方面在正面战场连续败退,没有力量很快打败侵略者 C.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 D.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3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C A.加强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进攻正面战场 36.1938年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改变侵华方针,这表明 C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B.中国军队进入局部反攻 C.日军认识到中共是其实现侵华计划的主要障碍 D.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重大变化 37

1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D A.组织大规模军事进攻,逼迫国民政府投降 B.扶植汪伪政权,拒绝与国民政府议和 C.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D.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38.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日本诱降政策的产物 D A.蒋介石的两面性变化 B.汪伪国民政府的变化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亲日派散布亡国论 39.1940年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的伪国民政府的性质是 D A.代表亲日派集团的反动政府 B.大肆出卖国家利益的反动政府 C.帮助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政府 D.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40.汪伪政府与的最大区别在于

11、C A.与帝国主义勾结 B.代表阶层不同 C.对日政策不同 D.对人民的态度不同 41.日本对中国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质上是 D A.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服务 B.变沦陷区的经济为它的附庸经济 C.转嫁经济危机 D. 取得资源,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 42.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经济掠夺的直接原因是 B A. 转嫁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解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C. 实行殖民统治 D.积累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 43.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是 A A.实现同化政策 B.灌输奴化思想 C.宣扬封建道德 D.扩大日语范围 44.日本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主要是为了 A.掠夺地产矿产 B

12、.实行粮食统制 C.肃清抗日力量 D.增加苛捐杂税 45.日本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A.维护殖民统治 B.宣传特务统治 C.实行恐怖政策 D.肃清抗日力量 46.日本搞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相同点是 C A.掠夺地产和矿产,以战养战 B. 培植殖民工具,以华治华 C. 肃清抗日革命力量,巩固占领区 D.进行奴化统治,以日变华 47.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政治态度两面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C.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48.武汉失守后,虽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这主要是由于 C A.日

13、本诱降政策的影响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壮大 C.蒋介石反人民的立场 D.美英对日推行绥靖政策 49.国民党抗日政策转向反动始于 B A.武汉,广州失陷后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 C.皖南事变后 D.百团大战后 50.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的政治态度是 B 妥协投降 放弃抗日 进行活动 同共产党决裂 A B. C. D. 51.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C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52.在抗日战争中,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要目的是 C A.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 B.回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战胜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 53.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在对内政策上的基本立场是 D A.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B.强化保甲制度,控制人民 C.发展特务组织,迫害进步人士 D.坚持一党专政,反人民 54.抗日民族统战线得以维持到抗战胜利的客观因素是 D A.中共正确的策略方针 B.英美等国的坚决支持 C.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 D.日本侵华日标不变 55.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三大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