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20686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选择题第一章:先秦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于以(A)A、“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D、“思无邪”为核心的批评观 2、孔子的“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A) A、“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B、“引譬连类”C、“考见得失”D、“和而不流”3、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韶乐是(A)A、“尽美矣,又尽善也”B、“尽美矣,未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D、“尽善矣,未尽美也”4、教材认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C)A、作者之意B

2、、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5、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A、圣人B、今人C、读者D、作者6、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A、“仁政”理论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D、人性善理论7、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A、

3、“仁政”和人性论B、“虚静”和“物化”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9、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庄子较深的影响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第二章:两汉1、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

4、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B)A、“直谏”说B、“发愤著书”说C、文应“实录”说D、“疾虚妄”说2、毛诗大序的作者据汉书的儒林传、艺文志应该是(A)A、卫宏B、刘安C、孔子D、毛公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C)A、“劝百而讽一”B、“怨而怒”C、“主文而谲谏”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A)A、毛诗大序B、司马迁报任安书C、论衡艺增D、论语八佾5、“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出自(A)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B

5、、司马迁报任安书C、王充论衡自纪D、毛诗大序6、王充论衡的主旨是(B)A、“讽谏”说 B、“疾虚妄”C、“文为世用”说D、“知人论世”说第三章:魏晋南北朝1、最早提出“文人相亲,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D)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2、提出“诗赋欲丽”这一观点的是(C)A、钟嵘诗品B、陆机文赋C、曹丕典论论文D、刘勰文心雕龙3、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C)A、文心雕龙体性B、文赋C、典论论文D、诗品序4、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古代文论家是(A)A、曹丕B、陆机C、钟嵘D、刘勰5、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

6、论家分别是(B)A、曹丕和钟嵘B、曹丕和陆机C、陆机和刘勰D、钟嵘和刘勰6、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A)A、文赋B、文心雕龙神思C、诗品序D、典论论文 7、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宜。”这里的“会意”是指(A)A、具体构思B、中心思想C、领会文章主题D、驰骋想象8、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9、魏晋

7、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一部体大思精的古代文学理论、美学理论著作是(D)A、文赋B、典论论文C、诗品D、文心雕龙10、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是(D)A、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B、人类对自然的斗争C、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D、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11、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B)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D、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12、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格”,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C)A、“风即文辞动人,骨即主题鲜明”B、“风即文辞,骨即文意”C、“风即文意,骨即文辞”D、“风即讽刺,骨即刚正

8、不阿”13、与文心雕龙一起,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最高成就的是(B)A、典论论文B、诗品C、文赋D、文选序14、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A)A、“直寻”B、“诗赋欲丽”C、“诗缘情而绮靡”D、“滋味”说15、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D)A、屈原和庄子B、论语和楚辞C、诗经和庄子D、诗经和楚辞第四章:隋唐五代1、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A)A、“兴寄”和“风骨”说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D、“意境深远”说2、提出诗歌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主张的是(A)A、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B、白居易的与元九书C、韩

9、愈的送孟东野序D、司空图的与王驾评诗书3、皎然的诗论作品除诗仪一卷外,最重要的是(D)A、诗品B、诗格C、文镜秘府论D、诗式4、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C)A、陈子昂B、司空图C、皎然D、韩愈5、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B)A、很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B、仁义道德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人格境界C、高尚的道德修养而具备的充沛的阳刚之气D、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礴的气势6、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从实质上看是继承了(C)A、毛诗大序的“讽谏”说B、论语的“兴观群怨”说C、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D、王充的“疾虚妄”说7、提出“文

10、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A、韩愈B、陈子昂C、皎然D、白居易8、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的唐代诗论家是(D)A、陈子昂B、白居易C、皎然D、司空图9、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A)A、钟嵘诗品的“滋味”说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C、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10、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来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的古代诗论家是(B)A、钟嵘B、司空图C、陆机D、刘勰第五章:宋金元1、教材认为:在道与文的关系上,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里的观点是(B)A、“文以载道”

11、B、“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C、“文者以明道”D、“有道有艺”2、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古代文论家是(D)A、唐代韩愈B、唐代白居易C、宋代苏轼D、宋代欧阳修3、(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段文论出自于(A)A、苏轼的答谢民师书B、韩愈的送孟东野序C、白居易的与元九书D、欧阳修的梅圣愈诗集序4、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D)A、司空图B、皎然C、严羽D、苏轼5、苏轼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B)A、指诗歌创作应“得意而忘言”B、指诗应在平淡中饮食丰富的意味和理趣C、批评宋代一些诗的淡乎寡味D、批评代以议论说理入

12、诗的现象6、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著名观点是词应(C)A、“清空雅正”B、“点铁成金”C、“别是一家”D、“脱胎换骨”7、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D)A、欧阳修六一诗话B、张戒岁寒堂诗话C、吕本中紫微诗话D、严羽沧浪诗话8、提出以禅喻诗的“妙悟”说的古代诗论家是(C)A、唐代皎然B、唐代司空图C、宋代严羽D、宋代苏轼9、提出“诗有别材”、“别趣”说的是(A)A、严羽的沧浪诗话B、张戒的岁寒堂诗话C、苏轼的书黄子思诗集后D、皎然的诗式10、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是(C)A、元好问B、张炎C、严羽D、李清照11、元好问的论诗十三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B)A、说潘岳文章没有写出他的高尚情志B、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C、赞扬潘岳闲居赋情感高尚,但仍未写出他真实而高尚的人格D、说文章总是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声12、元好问的论诗十三首第八首:“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