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3189853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好了化学实验,就为我们学好整个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引入】,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西方18世纪中叶的实验室,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图1-13 拉瓦锡纪念馆一角,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习化学的途径实验,途径: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数据、结果 科学

2、分析 做出结论,验证化学原理 作用 获得化学知识,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想一想:1、蜡烛燃烧可能发生那些变化? 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 了?如何验证? 3、蜡烛会有哪些性质?,实验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线状,较硬,由石蜡制作,白色、半透明、固态、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石蜡有可燃性,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碳化变黑,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

3、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汽,而后燃烧。,结论,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火焰最为明亮。,结论,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质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般我们采用这个方法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结论,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说明蜡烛可以气化,(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点燃前 燃烧过程

4、 熄灭后,圆柱形 白色固体 轻微气味 质地软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空气中燃烧 黄白色光亮火焰 火焰分三层 外焰最明亮 温度最高 内焰温度较低 焰心最暗 温度最低,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2) 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将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化学性质: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

5、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活动与探究实验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一,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比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准备收集气体,排水集气法,空气

6、、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结论,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二,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现象,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三,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现象,插入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木条火焰立即熄灭,结论,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多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

7、体的探究,实验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现象,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吸入空气,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佳题选编,1、(河南省中考)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 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再见!,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