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轧烘说明书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18605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凃轧烘说明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凃轧烘说明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凃轧烘说明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凃轧烘说明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凃轧烘说明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凃轧烘说明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凃轧烘说明书教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UL70324型涂轧蒸洗烘联合实验机北京纺机所装备技术有限公司BTEI EQUIPMENT TECHNOLOGY LTD., CO.2011MUL70324 型涂轧蒸洗烘联合实验机 产品说明书 MUL70324 SM目 录页数图1. 全机示意图/轧染工艺图- 1图2. 涂层工艺图- 2图3. 涂层机构图- 3图4. 涂刀位置图- 4图5. 涂刀安装图- 5图6. 操作面板图- 6一、产品用途- 7二、主要机构、规格、参数- 7三、安装和调整- 8四、操作说明:轧染试验- 8五、操作说明:涂层试验- 10六、维护保养- 12图7. 传动系统图- 13图8. 电控原理图- 14 共 5 页 第

2、1 页MUL70324 型涂轧蒸洗烘联合实验机 产品说明书 MUL70324-SM共 14 页 第 12 页一、产品用途:本机是印染实验室通用设备,可对各种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进行涂层、轧染、浸轧化学液、汽蒸、水洗、拉幅烘燥等连续工艺试验。二、主要结构、规格和参数:1.车 别:左手。 2.机 幅:300 mm,试验织物最大幅宽250-270 mm。3.车 速:03 m/min,变频调速,数字显示。4.退卷装置: 卷布辊直径60 mm,最大卷布外径300 mm。带力矩电机阻尼机构,可调整放卷张力。带手动往复调偏装置。5.扩幅装置: 不锈钢正反螺纹扩幅辊,直径30 mm。6.涂层装置:

3、涂层厚度05 mm,调整分辨率0.01 mm,双百分表显示。直角/45涂刀,涂层前角20115,调整分辨率5。7.浸 液 槽:容积20L,可分离清洗;可加热恒温,温度:室温95。8.卧式轧车:丁睛橡胶辊面,直径100mm,硬度邵氏75 80 A。气动加压,供气压力0.4 Mpa,轧辊线压力025 kN/m,减压阀调节压力,压力表显示。9.汽 蒸 箱:进口汽封,出口水封,导布辊上三下三,容布量1.33.3 m。汽蒸温度100 2 C,带温度显示。10.张 力 架:铝合金摆臂,不锈钢张力辊,直径40 mm。11.水 洗 箱:导布辊上二下三,容布量3m,容水量58 L。12.立式轧车:丁睛橡胶辊面,

4、直径100mm,硬度邵氏75 80 A 。气动加压,供气压力0.4 Mpa,轧辊线压力025 kN/m,减压阀调节压力,压力表显示。13.调偏装置:系机械式自动调偏装置,由一根直径30 mm扩幅辊,两根40 mm导辊和中心自由旋转机构等组成。14.拉幅装置:针板链条拉幅装置,由针板链条、固定导轨、移动导轨、 正反螺纹丝杠和手轮等组成。拉幅范围0-70mm。 15.喂入装置:喂入辊/毛刷轮喂入,毛刷轮直径100mm。 16.热风烘箱:有效烘燥长度1000 mm,烘燥温度:室温2202。风速可调,变频调速。 17.扩幅装置: 不锈钢正反螺纹扩幅辊,直径30 mm。 18.收卷装置: 卷布辊直径60

5、 mm,最大卷布外径300 mm。 力矩电机驱动,可调整收卷张力。 带手动往复调偏装置。 19.电气系统:本机电气系统主要由PLC,变频器,温控器,调压器,调 压阀,压力表,电磁阀,按钮开关等电控和气动元件组成。 20.辅助设备:蒸汽发生器和空气压缩机。 21.电 源:三相380V,50HZ 22.总 功 率:19KW(其中烘箱加热7.2KW蒸汽发生器9KW) 23.外型尺寸:567010702160 mm 24.重 量:1600 KG三、安装和调整(参见图1:机器外形图)本机一共6个机架,由24个底脚支撑,安装时按:放卷/涂层/浸液/轧染-汽蒸-水洗/轧干-喂入-拉幅烘燥-收卷的顺序排布。穿

6、入机架间的连接螺钉,调整底脚螺钉使各单元前后对齐,左右水平,然后将连接螺钉紧固。连接联合机和蒸汽发生器电源线。连接供水和泄水管路。(本机在用户的第一次安装调试由厂家派人指导)。四、机器的操作 (一)浸-轧-蒸-洗-烘燥连续工艺试验(参见图1和图6)1. 检查浸液加热槽水位,缺水时注入软水。2. 接通联合机和蒸汽发生器电源(电源和汽源指示灯亮)。3. 关闭蒸箱汽封封门、汽封口加热管排汽口阀门和排湿口封门。4. 关闭烘箱排湿口封门。5. 将控制电源开关扭转到右边(各仪表显示灯亮)。6. 设定浸液槽和烘箱加热温度:1) 在测量状态下,按SET键,数码灯闪烁;2) 按AT键,数码灯可以移位;3) 按

7、键修改设定值;4) 按SET键确认(详细设定另见温控器说明书)。7. 按风机按钮(风机指示灯亮,烘箱风机运转)。8. 旋转风机转速调整旋钮,调整数字到10-12。9. 按烘箱和浸液槽加热按钮(对应的指示灯亮,开始加热)。10. 按蒸汽发生器加热按钮(指示灯亮,开始加热)。11. 按气源开关(气源指示灯亮,空气压缩机启动)。12. 取下涂刀,妥善放置。13. 将退布辊上的试验布穿过实验机,卷绕在卷布辊上(参见全机示意图)。14. 打开水洗槽和蒸箱水封槽进水阀门,注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关闭。15. 将浸轧液倒入浸液槽中。16. 当蒸汽发生器内压力达到限定值后,打开蒸汽进汽阀门。17. 当烘箱温度达到

8、设定值后,可适当增加烘箱风速。18. 当蒸箱、液槽和烘箱温度都达到设定值后,按前后轧车加压按钮(对应的指示灯亮,前后轧辊闭合)。19. 将调整/联动开关扭转到右边(联动运行按钮灯闪烁)。20. 打开退卷张力控制器开关(张力显示灯亮),旋转压力调整旋钮,设定退卷张力(一般在2以下即可)。21. 打开打卷张力控制器开关(张力显示灯亮),旋转压力调整旋钮,设定打卷张力(小卷时70-90,卷经增大时适当增大,以保持适当卷绕张力为准)。22. 按联动运行按钮(按钮灯长亮,试验布运行)。23. 如果发现进入实验机的试验布跑偏,转动退布辊边上的手轮,向反方向移动辊架,纠正跑偏。24. 如果发现从实验机出来的

9、试验布跑偏,转动卷布辊边上的手轮,向偏方向移动辊架,适应跑偏。25. 试验结束,再按一次联动运行按钮(按钮灯闪烁,试验布停止运行)。26. 关闭退卷张力控制器和卷绕张力控制器(张力显示灯灭)。27. 若需更换浸液,拔出浸液槽定位销钉,将浸液槽沿轨道拉出,取出内槽清洗后放回,再加入新液,推回原位,插入定位销。28. 若需反复试验,可将满卷的卷布辊取下放到退布辊架上,将退布辊放到卷布辊架上,再一次对织物进行处理。29. 若需单独运行前后轧车或针板链条,可将调整/联动开关扭转到左边(联动运行按钮灯灭)。此时分别按前后轧车或针板链条运行按钮可实现前后轧车或的针板链条单独运行,按对应面板上的上下键可进行

10、单独调速(在联合运行时,也可以通过按某个控制单元面板上的上下键对该单元速度进行单独调整)。30. 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加热开关(对应的指示灯灭),关闭蒸汽发生器(指示灯灭)。31. 打开烘箱排湿通风口,提高风机运行速度,可加快冷却。32. 打开蒸箱汽封口加热管排汽口阀门,放出冷凝水。33. 按前后轧车加压按钮(对应的指示灯灭,前后轧车轧辊脱离)。34. 按气源开关(气源指示灯灭,空气压缩机关闭)。35. 当烘箱温度降到80以下,按风机按钮(风机指示灯灭,风机停转)。36. 将控制电源开关扭转到左边(各仪表显示灯灭)。37. 关闭总电源(电源和汽源指示灯灭)。(二)涂层-烘燥连续工艺试验(参见图

11、2/图3/图4/图5和图6:控制面板图)1接通联合机电源(电源指示灯亮)。2关闭烘箱排湿口封门。3将控制电源开关扭转到右边(各仪表显示灯亮)。4设定烘箱加热温度:1) 在测量状态下,按SET键,数码灯闪烁;2) 按AT键,数码灯可以移位;3) 按 键修改设定值;4) 按SET键确认(详细设定另见温控器说明书)。5按风机按钮(风机指示灯亮,烘箱风机运转)。6旋转风机转速调整旋钮(在机尾),调整数字到10-12。7按烘箱加热按钮(指示灯亮,开始加热)。8选择涂层方式(参见涂刀位置图),安放托辊。9将退布辊上的试验布穿过实验机,绕在卷布辊上(参见涂层工艺图)。10安装涂刀(参见涂刀安装调整示意图):

12、1)将涂刀两边下端的V形槽对准摆盘下边的小轴,放入;2)转动刀体,使将涂刀两边上端的凸台嵌入压板下边的凹槽;3)扳动偏心轮手柄,压紧压板及涂刀。11调整涂层厚度(参见涂层机构示意图) 同时旋转两边的调整手轮,使两边的百分表指针都达到设定值。12关闭涂料斗下端的封口,将调好的涂料倒入涂料斗中。13打开退卷张力控制器开关,旋转压力调整旋钮,设定退卷张力(一般在2以下即可)。14 打开涂料斗下端的封口,让涂料流到试验布上,必要时移动涂料斗使涂料均匀的流在涂刀前面的两块挡板之间。15 打开打卷张力控制器开关,旋转压力调整旋钮,直到打卷运行速度达到预定值。16 随着卷经增大,适当增加卷绕力矩,以保持卷绕速度。17 如果发现进入实验机的试验布跑偏,转动退布辊边上的手轮,向反方向移动辊架,纠正跑偏。18 如果发现从实验机出来的试验布跑偏,转动卷布辊边上的手轮,向偏方向移动辊架,适应跑偏。19 试验结束,关闭退卷张力控制器和卷绕张力控制器(张力显示灯灭,试验布停止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