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3179369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资料:_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固定电气线路安全技术规程1.应及时更新和保存以下基本技术资料:厂区的供电系统平面布置图,应注明变配电所位置、架空线路及地下电缆的走向、坐标、编号及型号、规格、长度、杆型和敷设方式;固定线路接地网的资料,其中接地网(接地装置)应统一编号,并设置接地标识牌,注明编号、检测数据、有效日期等。3.TN-S系统的三相五线制低压电缆应采用五芯电力电缆,TN-C系统的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缆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5.电缆直埋时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当条件

2、受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6.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处应予封堵;电缆沟内无渗漏的积水,对外有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沟内无杂物,沟盖板无裂损,平整可靠。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7.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应交叉,且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而且规格应统一,标志牌应防腐,挂装应牢固。8.线路穿墙、楼板或埋地敷设时均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穿金属管时,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应小于1.5倍,管口应装绝缘护套;室外埋设,上面应有保护层。9.电缆各支点间的距离,水平敷设不应小于0.8m,垂直敷设不小于1.5m,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3、10.电力与热力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敷设的最小净距不小于2m,交叉不小于0.5m;电缆与油管道(沟)、可燃气体及易燃管道(沟)平行敷设的最小净距不小于1m,交叉不小于0.5m。11.电缆敷设最小弯曲半径:聚氯乙烯多芯电缆不小于10倍、交联聚氯乙烯电缆不小于15倍的电缆直径。12.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应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连接板的两端可不跨接铜芯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应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13.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m100m处、电缆中间接头

4、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或标桩和竣工图纸。14.架空配电线路不应跨越易燃材料筑成的建筑物;电杆基础牢固,无倾斜,杆身无裂纹,无露筋。15.拉线与电杆夹角不应小于30度,与线路方向对正;混凝土电杆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设拉线绝缘子。16.横担应平整,直线杆单横担应在受电侧,转角杆及终端杆单横担应在拉线侧;瓷件及绝缘套、垫完整无裂纹,金属件固定牢固。17.相间排列或其他线路同杆、同侧敷设时,排列均应整齐有序,线路周围应无树枝或其他障碍物。19.设备和照明装置使用的电源线一般应采取穿管敷设,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20.配电线路布线的安全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绝缘导线

5、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导线水平敷设室外不应低于2.7m;室内不应低于2.5m;导线垂直敷设室外不应低于2.7m;室内不应低于1.8m;当导线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时,应穿管保护。21.线路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热和渗漏油现象,线路无机械损伤,易触电的裸导体有屏护或其他保护措施,无过热变色,无掉线掉卡现象。22.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5080mm;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距离应大于200mm。23.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连接的电线保护管应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应大于2m。24.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系统主干PE连接牢固;PE线和N线不

6、得任何漏接、错接、混装、串接等现象;PE线或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线或作为正常时的载流导体。25.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管道、水管、暖气管、蛇皮管等作为PE线使用;单相设备N与PE应分开,且从主端子排引出;N与PE分开后,不应再合并。27.用电设备接入处PE标识应明显,明敷的接地导体(PE干线)的表面应涂15mm100mm宽度相等的绿、黄相间的标识条纹。当使用胶带时,应采用绿黄双色胶带。30.电缆运行期间,为防止电缆线路受到机械损伤,应了解和掌握在电缆线路上进行作业的情况,凡因必须挖掘而暴露的电缆应由专业人员守护,并应告知施工的注意事项,办理书面交接手续。32.测量接地电阻值应规范、准确,

7、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且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测量。同一接地网多个测点的接地电阻值应取最大值;一般低压线路中电源中性点工作接地应小于4,TN系统每处重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电气设备、电子设备接地电阻应小于4。当电气设备、电子设备与防雷系统接地共用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当采用共用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应符合诸种接地系统中要求接地电阻最小值要求;测量仪器仪表应定期校准,并保存记录。33.低压电缆一般5年进行一次预防性的绝缘电阻摇测试验,采用1000V兆欧表,摇测应使摇测相对其他相及金属外皮的绝缘电阻测,不应低于0.5M/km。34.高压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值和耐压试验,按电力部门要求由有资质单位

8、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35.发现电气线路故障,包括线路绝缘损坏等现象,应立即通知主管部门处置,如不能自动保护断电,应立即拉闸停电。36.遇有人身触电情况,应立即关闭前级电源开关,迅速抢救触电者,并应保护事故现场,事后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将详细情况记录在值班日志上。37.如发现发生电气引起的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扑灭E类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同时上报。第 5 页 共 7 页固定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机型:3M636、3M634、M3040A、S3SL-400、M3050、M3025、S3SL-2001、遵守铸造设备通用操作规程。2、工作前还必须遵守:a

9、、检查砂轮有无裂纹或缺口,如有裂纹缺口,严禁使用;b、检查并调整工作台面高度,使之与砂轮中心高相同或略高一点;c、检查并高速工作台与砂轮的间隙,使之约为5-8毫米;d、检查两砂轮的磨损程度应大致相同,直径差不得大于原直径的25%;e、检查砂轮防护罩是否安全可靠,如不安全可靠,应通知维修人员修理;f、空运转2-3分钟,检查砂轮的运动是否平稳,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3、工作中还必须遵守:a、开车时,先开通风机,后开砂轮。停车时,先停砂轮后停通风机;b、操作者要戴好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不准正对砂轮工作;c、工件应平稳地压在砂轮园柱面上,严禁用工件撞击砂轮或和砂轮端面打磨;d、随着砂轮的磨损,及时调整安全挡板。第 6 页 共 7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