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1719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课程设计.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噪声监测小组成成员:监测任务一览表上午:(8:30-11:30)老师指导周文、薛瑶周、 郑2012.10.29下午:(2:00-5:30)个人方案及资料准备周文、薛瑶周、 郑上午:(8:30-11:55)实地优化定点及监测(8 个点)周文、薛瑶周、 郑2012.10.30下午:(13:30-17:30)噪声源监测(15 个点)周文、薛瑶周、 郑上午:(8:30-11:55)噪声源监测(12 个点)周文、薛瑶2012.10.31下午:(13:30-17:30)噪声源监测(12 个点)周、 郑2012.11.01上午:数据处理周文、薛瑶周、 郑下午:数据处理周、薛周、 郑目录 一、

2、收集资料监测对象噪声源类型城市 5 类环境噪声标准值二、监测方案监测目的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制定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三、监测方案实施计划四、数据处理五、结果评价六、课程设计总结七、附录搜集的资料扬子津东区概况校区东侧为弘扬路,路对面为工厂,南面为华阳路,路的对面为扬子津科教园,西面和北面可忽略,校园内部有宿舍区,食堂,教学楼,图书馆,草坪、河流等一些风景区,还有办公楼、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噪声污染源生活噪声:学校内人员及活动交通噪声:学校周围道路车辆,学校内的车辆建筑工地噪声城市 5 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 昼间 夜间0 类 50 分贝 40 分贝一类 55 分

3、贝 45 分贝二类 60 分贝 50 分贝三类 65 分贝 55 分贝四类 70 分贝 55 分贝 三个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1) 0 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 0 类标准 5 分贝执行。 (2)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3)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4)三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5)四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监测方

4、案监测目的1、 对我校区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掌握噪声监测技术2、 完成课程设计,为以后工作积累实践经验3、 噪声数据分析及评价,掌握评估方法等监测中的技术4、 熟悉声级计的使用5、 学绘画噪声污染图6、 加强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监测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学科,因而环境监测实习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理论知识立体化、监测技能实体化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本课程实习,以期达到以上目的。监测对象 扬州大学扬子津东校区(白天):其中餐厅、操场、教室等地方比较特殊,应在特定时间测定监测网点布置:利用网格测量法和定点测量法:26

5、27 28 29 3025 24 23 22 2116 17 18 19 2015 14 13 12 116 7 8 9 105 4 3 2 1 将扬子津东校区用网格划分为 30 个等大的区域网格,但为了实习监测任务能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高效有质的完成数据获取记录,在 30 个网格中经过我们的组员对整个区域现场测定,优化了监测点位。(按小于 5dB 的区域合并,大于 5dB 划分开的规则进行优化)具体如下:监测点名称代表的区域网格1 南大门处的一条公路沿线2 4、5 合并3 3 远离南大门4 1、2 合并5 9、10 合并6 87 6、7 合并8 14、15、16、17 的操场区域9 14 右

6、半部分、13 左半部分合并10 昭文馆11 1112 2013 19、12 合并14 文津楼 1815 24、25 合并16 2317 22、29 合并18 21、30 合并19 2820 26、27 合并21 东大门22 东大门以南的公路附近采样时间与频率时间: 2012/10/30 上午:10: 0011:55下午:13:3017:302012/10/31 上午:8: 3011:55下午:13:30 17:30(具体安排见数据处理部分)频率:每个点分时段监测,每五秒记录一个数据,记录 100个数据,一天测一次,共两天监测方法取一个瞬时 A 声级,连续读取 100 个数据。读数的同时记录附近

7、主要噪声来源和天气条件。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的干扰) ,五级以上大风则应停止测量。测量过程中,一人手持仪器测量,另一人记录瞬时声级,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 1.2m,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m,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注:校门口必须布点,且由于其交通车辆的干扰,声级变化较大特别注意:1.测量时天气应在无雨雪,无雷电情况下进行,风速应在5m/s 以下时进行2.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3.5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种

8、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证数据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1、 正确选择标准2、 选择合适的仪器3、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4、 现场监测条件必须满足监测要求5、 合适的测量时段和准确的测量6、 测量结果的背景修正7、 正确评价测量结果监测方案实施计划准备工作:2012.10.29制定个人噪声监测方案,于下午让老师审查各个方案,并且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 (全员参加)监测过程:2012.10.30-10.3110.30 上午:8:30-9:50 优化监测点位(全员参加)10:00-11:55 测量 8 个点(1、2 、3、4由

9、周文与薛瑶测量记录)(7、10 、16、9由郑与周测量记录)下午:13:30-17 :30 测量 15 个点(20、19 、17、18、 22、6由周文与薛瑶测量记录)(5、8 、11、12、13、14、 15、21由杰与周测量记录)10.31 上午:8:30-11:55 测量 12 个点(1、2 、3、4、5 、6由周文与薛瑶测量记录)(7、10 、16、9、由郑与周测量记录)下午:13:30-17 :30 测量 15 个点(20、19 、17、18、 22、11由周文与薛瑶测量记录)(8、12 、13、14、15、21由郑与周测量记录)11.01 数据处理:10.30 号的数据由郑与周处理

10、10.31 号的数据由周文与薛瑶处理课程设计书由周文画监测网点图,周卿进行数据汇总,薛瑶进行(收集资料及环境监测方案的整理) ,郑进行设计书的其余部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理论:A 计权声级能够较好的反应人耳对噪声的强度与频率的主观感觉,因此对一个连续的稳态噪声,它是一个较好的评价方法,但对一个起伏或不连续的噪声 A 计权声级就显得不合适了。因此提出了一个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的问题,及等效连续声级,符号Leq。它是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 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的大小。因此,等效连续声级反映在声级不稳定的情况下人实际所接受的噪声能量的大小,它是用来表达

11、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的等效量。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其累计分布正态概率纸上为一直线,则可用下面近似公式计算:Leq=L50+d/60,d=L10-L90式中:L10,L50,L90 为累计百分声级,其定义是:L10测定时间内, 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L50测量时间内, 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测量时间内, 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累计百分声级 L10,L50 和 L90 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在正太概率纸上画出累计分部曲线,然后从图中求的;另一种简便方法是将测定的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10 个数据即为 L10,第 5

12、0 个数据即为 L50,第 90 个数据即为 L90。目前大多数声级计都有自动计算并显示功能不需手工计算。环境噪声(区域、交通)测量数据表编号 地点 数据处理员 时间段 噪声源 取样总次数 L1 统计数 Leq十位 个位 Ni Ni 累计 Li Lm略算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环境噪声(区域、交通)测量数据表编号 地点 数据处理员 时间段 噪声源 取样总次数 L1 统计数 Leq十位 个位 Ni Ni 累计 Li Lm略算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环境噪声(区域、交通)测量数据表编号 地点 数据处理员 时间段 噪声源 取样总次数 L1 统计数 Leq十位 个位 Ni Ni 累计 Li Lm略算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监测点位 L10 L50 L90 Leq 时间 天气71.6 65.3 59.6 67.7 10.30 小雨10:00-10:10166.5 61.3 5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