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311637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设计一、课程标准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及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及原因。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识读历史低谷,能够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比较,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3、情感与态度: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是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主客观条件。三、重难点 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

2、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四、课前准备 1、教师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学习准备:预习新课,查阅相关资料五、教学线索曹操(200年 官渡之战后,统一北方) 魏 220年(曹丕) 孙权刘备赤壁之战(208年) 吴222年(孙权)联合抗曹 蜀221年(刘备) 军阀混战 评价方法:观察法,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六、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新单元的第一课,在进入新课之前,先请大家听一段电视剧的插曲片段(播放三国演义插曲)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插曲呢?生:三国演义。师:对,这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我

3、们有多少同学看过呢?生:(举手表示)师:那小说中的故事是否完全属实呢?通过学习今天的内容相信能帮大家找到部分答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101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投影课题)。2、新授(33分钟)一、曹操统一北方 1、官渡之战师:东汉末年,政局十分混乱,灾害严重,民不聊生,终于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农民起义的发生,也使东汉政权的瓦解。一些官吏和好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军阀集团。师:(投影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经过多年的混战,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强的军阀割据势力,他们是:北方的袁绍、控制中原心腹地区的曹操以及占据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其中势力最大的是袁绍和曹操。在

4、混战中,袁绍势力发展最快,那么,曹操又是如何扩大势力的呢?生:挟天子以令诸侯。生:还有官渡之战的胜利。师:对。在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有利的地位,并且加上他积极发展生产,解决了军粮问题,招纳贤才,势力大规模的增长,形成了和袁绍隔黄河对峙的局面,最终爆发了对战。(投影: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示)师:有谁知道这场战役发生在哪一年?生:200年。师:那结果如何?这场战役是历史上哪一个著名的战役?生:官渡之战,曹操取得了胜利,统一了北方。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投影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并率兵北渡黄河,消灭了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曹操能以少胜多的原

5、因(投影: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二、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师:那在北方在发生混战的时候,在长江下游的孙权是趁机不断的发展,而刘备这时因为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力量有所增强,而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野心就更大了,希望乘胜统一全国。所以当时是号称八十万,挥师南下,目标就是消灭刘备和孙权,而这时孙权和刘备为了抗衡曹操而结盟。历史上另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开始了(投影赤壁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哪一年?生:208年。师:对,那交战的双方是谁?生:曹操和孙刘联军。师:非常好,那结果如何了?生:曹操失败了。师:对(投影赤壁之战图示)。那我们说当时曹操是号称八十万大军,而孙刘联军不足五万大军而已,如此悬殊

6、的对比,为什么结果失败的是曹操呢?现在请同学们六人小组,自由分组讨论曹操失败的原因,十分钟的时间,然后请小组代表回答。(投影:讨论)生1:曹操太骄傲,太轻敌。生2:曹军不习水性,水土不服,因而失败了。生3:曹军刚经过官渡之战,军力疲惫,而孙刘联军在打有准备之战,兵强马壮粮足,并采用了巧妙的战术。师:大家都说的非常好(投影:曹操失败的原因),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南下了,而这时的刘备攻占了四川,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政权也不断巩固,这时的曹、刘、孙三方势力相当,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的条件,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投影三国鼎立图示)。师:在220年,曹操病逝,曹丕

7、废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史称“蜀”。在222年,孙权称帝,国号吴。(投影表格及图示)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魏国不是由曹操建立的,而是曹丕,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这个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投影:注意问题)七、小结(2分钟)师: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必然结果,并存的三者,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看一系列的恢复和发展的措施,这也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师: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用一首歌谣进行小结: 200年曹袁官渡战,统一北方基础奠 208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 三国鼎立魏蜀吴,洛阳成都建业都。八、自我检测(

8、5分钟)(投影:自我检测)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死(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2、下面哪个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曹丕3、填表格战役时间对手目的结果作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课后思考题:舞台上所见的曹操是白脸的奸臣形象,这公平吗?根据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你如何评价曹操?(提示: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看其大节,看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有何作用和贡献,而不应该抓其一点、不计其余。)九、板书设计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时间:200年交战双方:袁绍曹操结果:曹操统一北方一、曹操统一北方官渡之战背景:曹操希望乘胜统一全国时间

9、:208年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盟结果:曹操失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二、三国鼎立1、背景:三方势力相当,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形成时间:220222年政权: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影响:从混战逐渐走向局部统一,各国发展生产,为统一准备条件十、教学反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明晰”的教学精神,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讨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历史事实,并透过历史事件,让学生在探讨中领悟到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在本节课当

10、中,按时间顺序讲解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其中较为重要和标志性的事件,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学习思路,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上能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和线索。加上在讲解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活跃,课堂气氛相对活跃积极。一曲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宏阔的气势,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巧妙地导入到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自始至终,学生学习兴趣极高,讨论热烈,发言踊跃,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后一个思考题,此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放开思绪,尝试用历史的眼光纵观天下,发表见解。学生的回答,也颇有见地。通过这节课的实施,体现新课标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活用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